收入的意義
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迪頓與克魯曼在2010年,對美國45萬人所做的社會實驗證實,年所得7.5萬美金是美國人幸福感的頂點,超過7.5萬美元的年收入就不會因為所得增加而增加幸福感。對於你而言呢?一個月、一年多少的收入,會讓你感到安全感,多少的收入會讓你的幸福感增加?這個答案很主觀,每個人定義的幸福或滿足感,也非常難以具體化,如果先略過這個問題,筆者就個人淺薄財務觀點,談談個人及家庭的收入這件事吧。
收入與淨收入:你的收支結構
最近很紅的月薪25萬議題,讓大家爭相討論月薪多少可以過上什麼樣的日子。事實上,收入不應只有是"月薪",應該還會有理財收入(利息、資本利得等)、其他兼職收入或是各項的政府補貼(育兒津貼、退稅等),收入的來源越是多元,你的財務風險將越分散。如果把一個人或一個家庭看成是一個公司,受薪階級最重要的無形資產就是"你"這個人,"你"不但是名下所有資產存續的依歸,"你"更是產生固定現金流重要的資產。站在這個角度去思考,可以為你增加未來收入的支出是為投資,例如買股票、基金甚至是房子支付貸款,或是為自己投資各種證照、學歷或課程等,可以為你未來增值的學習。而投資以外的支出,則可以視為費用。
除了收入之外,還有支出。筆者自以為是地把必要支出後的剩餘稱為淨收入。所謂必要的支出即為支撐你或一家人基本食衣住行育樂的這些費用。不管你的固定月收入(月薪+月度固定的投資收益等),固定支出的部分是你可以控制的。要去管理這些費用,許多理財專家會建議"記帳",記帳確實很重要,不過一般人很難堅持,筆者的建議是可以試著去記錄一個月,把固定的支出都匡列出來,在可接受的生活品質之下,把費用分成幾個大類,每個大類預計一些固定的金額並固定其支出管道(同一張卡/現金),每個月檢視使用的狀態,超過一定的比例檢討即可。如行的部分,固定用某一張悠遊聯名卡,油資、捷運或公車都固定用一張卡消費。用現金支出的部分,像是小朋友的幼兒園費用,就固定用現金支出,吃飯買菜也是,如果習慣用全聯買就一次充值1000-2000元。每個月只要檢視剩多少即可,固定的去看費用結構,讓自己對支出有感,不要讓自己追求超過自己負擔的生活品質,就是控制最大的目的。
除去必要的支出後,剩下來的淨收入就是可以自由運用的部分。如果你現在的收入不高,節省下的淨收入更是少得可憐,那筆者會建議你,把這些錢用來投資自己吧。投資自己的部分,除了上述比較功利性的外,在健康及感情(親情、友情及愛情)上,也很值得投資,這些投資可以為你的人生帶來更多可持續性。另外,年輕時,最大可以運用的資源是"時間",除了把淨收入運用在各種投資上,還要配合時間的使用。你所有的投入,包含金錢、時間與精力,或許並不會在當下產生立即的回饋,如果你是有方向及目的的在持續投入,筆者相信總會有回報的一天,而且比你想像的還大。
收入多寡對支出的心態
筆者從26歲投入職場,歷經幾次的轉職,如上所述職場的前2-3年大多的淨收入與時間,都重複投入在自己工作能力的提升為主,多的時候可能佔到總收入的10-15%,這樣的投入也在工作的第5-6年得到好的回饋,一直到前一份工作離職前達到高峰,加上內人的薪資及公司的津貼福利等,在繳納個所稅前,或許也近達所謂月薪25萬的收入。而今年年中,筆者開始了一人公司的生活,領著自己注資再發回的微薄薪資,過著開始吃老本的日子,這樣的反差也多少影響對於支出的心態。
上述所謂必要支出的出發點在於滿足自己能接受的生活品質,月薪三萬跟月薪25萬,最大的差異在於過什麼樣生活品質的心態。以筆者為例,之前喝咖啡一定選精品豆,現在Costco的量販包也很棒,啤酒買歐美或日本進口的品牌,味道比較純厚,現在會去特意注意超市特價的國產啤酒。其實有限度的降低一些品質,並不會影響生活太多。不過,一樣沒有減少的是對於閱讀與學習的投資,或許某些新書價格會稍貴一些,那就透過網路平台找二手書也無所謂。
筆者在海外工作遊歷多年,因小孩教育問題,今年返台自行創業,回到台灣的感覺真好,雖然台灣國內已沒有高度成長的浮躁感與機會,但社會安全網落實佳,醫療與教育的品質與費用,對於收入不高的我,幫助極大,不用擔心小孩生病要先繳上千的掛號費,準公托或公幼的品質及費用都很合理。少了當經理人高壓高工時的生活與收入,多的是與家人共處及思考反省的時間,或許等公司上軌道後,收入跟時間又會有所拉扯。無論如何,我特別珍惜與享受這段陪小孩成長的時間,也感謝台灣這個美好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