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范米索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全职炒短的感悟

范米索
·
·

前几天,跟两个好朋友录制完了最新一期的播客,谈谈从2020年到现在的两年多,大家作为自由职业者的一些变化,我的转变可能是最大的。


从记者、互联网运营为主的打工人到实体店老板,而后又成为撰稿人、自媒体作者、商业咨询、个人品牌操盘、up主、播客主、教练……如今最主要的一重身份是交易员。

本科毕业至今,我已不记得自己的职业生涯转型多少次,变化已经成了我人生的主旋律。普通人的轨迹基本是毕业后用几年时间,从职场新人晋升到一个中高层管理者,而如今的我却兜转转阴差阳错成为了一名短线交易员

鉴于我做全职交易员已有两个多月,主要以短线为主,今天这篇文章想简单谈谈我近期的一些思考。

文章9000字,主要分以下章节:

1、从抵制炒股到沉迷热爱

2、短线是投机,长线是价值?

3、心态的悖论

4、短线交易复盘思路

5、写在末尾

(1)

从抵制炒股到沉迷热爱

你要相信,人是会变的,人是可以改变的。

如果几年前,有人穿越到大学告诉我,你未来某一天的职业会变成一个短线交易玩家,靠炒股做交易赚钱,我一定觉得对方在扯淡。

我是新闻学背景出生,非金融科班背景,纯文科生。事实上,我从大学就接触过交易,当时学校有专门的投资社团,我报名参加只去了两次,听社长和社员兴奋讨论着K线,研究指标,而一旁的我云里雾里,索然无味,对金融的无感,让我直接放弃炒股的心思。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内心无比排斥“金融”,看到这两个字眼,莫名其妙的反感油然而生,听到“炒股”,更是抵触到不行,炒股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故事络绎不绝出现在我脑海,抵制炒股的态度就像是抵制黄赌毒那般。

有趣的是,几年后的今天,一个曾经让我打哈欠兴致全无的东西,如今让我愿意不眠不休兴致勃勃地研究到半年。一个曾经让我无比反感和抵触的东西,如今却成了我人生继写作后的另一大爱好。

后知后觉,我才明白原来自己当时接触这一行的方式存在大量的错误与偏见。

一则,没有遇到好的领路人,最重要的兴趣在初始之伊就被扼杀在摇篮里;

二则,鉴于自己的母亲曾在08年股灾亏损过大额资金,多少受母亲经历影响,加之经常听闻身边人炒股亏钱,股市是赌场之类的言论,更是恐惧、排斥。

不过,随着年纪增长,我知道想要靠打工去实现财富的跃迁是痴人说梦,唯有懂得如何用资本赚钱,才有机会获得财富的积累。

考虑到炒股风险大,于是我在大学选择去买基金理财,从货币基金到股性较强的基金,盈亏比也不大,年化有一两个点收益就很不错,遇上牛市运气好的时候,也出现过一只基金就带来十几个点的收益。

毕业两三年后,收到一些价投派理念的影响,我下决心还是选择开户炒股试试,当时坚定不移地告诉自己:

学习股神巴菲特,做时间的朋友,买入好公司,长期持有即可。

靠这个理念,当然也可以赚钱,如果你把一些股票的历史轨迹图拉出来对比分析,自然能看到几年内股价翻倍的绩优股。

可偏偏很多事并不会完全如你所想,长期持有股票本身是很反人性的事,而我的性格并不适合这种稳健投资路线,我骨子里爱冒险、追求刺激,果敢的性格与雷厉风行的做事手段,早就为我踏上短线之旅埋下了伏笔。

(2)

短线是投机,长线是价值?

在没接触短线前,我对短线一直持有颇多偏见和蔑视。我固执的认为:

做短线就是投机,而做长线才是价值投资。

人在对某个领域一知半解甚至未深入踏足该领域研究时,最容易狂妄自大下出一个自以为很正确的结论,以至于这些年我的脸早就不知道肿了多少次,以后也会继续肿,但肿是好事,意味着你原有的认知在进化。

我不会去逃避甚至删除我曾经的错误认知和言论,反而当我认知改变提升时,我会自己去翻旧账,狠狠打自己的脸,公开坦然的去面对这些错误,唯有对自己做到绝对诚实,才能实现自我的快速成长。

那天我在即刻写过一段话:

很多人包括我以前也误以为短线玩家大多投机份子,没有所谓的长远眼光,更与长期价值主义毫不沾边。可当我靠近这个群体,甚至自己成为群体的一份子,充分沉浸式的感受他们的状态时,我发现自己此前的认知是一叶障目。

我是个实践派,实践出真知可能未必绝对,但是它一定能帮助我们离真相更进一步。从我开始短线之旅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东西需要重新去理解和审视。

短线不比中长线,你可以慢慢思考,短线的思考节奏更快,更考验你的临场反应速度,所以学习和思考速度都需要跟得上。

短线交易不仅没把我变成一个目光短浅的人,反而让我日常的思考比以前叠加了好几层,对很多信息的敏锐度和对一些情绪的理解也提高了N个层次。

因为做短线需要你眼光八方,时刻捕捉和追踪各种可能潜在影响股价的因子,并让大脑快速做出分析与决策。

每一只在经历波动的股票数字背后,都是一系列合力因素构成的结果,而想要预判股票的走势,背后是需要花大量功夫去分析和测算。

我做长线的时候,感觉不到周围的很多变化,更像是循序渐进悄无声息的变着,但是进入短线赛道,我发现“变”才是主旋律,变才是不变,你需要用足够强大的敏锐判断能力,像猎犬一样竖起耳朵,嗅出异常,做到先知先觉,抢先一步,尽可能做到要么不出手,出手就能一击必胜。

那么,如何“以不变应万变”是我需要思考的策略,“不变”的到底是什么?是你的交易策略?交易体系?交易行为?交易心态?……还是什么?这个答案只有自己去寻找,

唯有摸索出一套能自己站稳且立足于瞬息万变的环境之下的方法论,才能游刃有余的去应对“万变”,而这在我看来,恰恰是长期价值的核心。

当把“变”视为一种常态、家常便饭,并且让自己充分习惯和适应这种“变幻莫测”的环境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沉着冷静,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以后即便是面对任何的“变”,都不再将其视为非常态,甚至难以接受和应对。

要找到上述的答案,需要大量的长期实践、学习、思考和坚守,否则被淘汰甚至主动出局比比皆是,能真正留在牌桌上得心应手胜券在握的玩家,一定是被这个无情市场千锤百炼后所筛选出来的人,手里必然有着一套自己的生存之道。

短线交易的世界多投机者,可投机者们也在被这个市场锤炼和考验着,而但凡只想着能在这里轻松捞钱的投机者们最后一定是亏到怀疑人生淘汰出局。

无需别人说他们短视,市场已经先狠狠教训完了这些人,因此能继续在这个世界玩短线玩N年还玩得出色的人,就不再只能用单纯的投机分子和目光短浅去形容了。

要说他们没有穿越周期的能力,不是长期主义,没有目标,胸无大志,眼里只有眼前的三瓜两枣,还真的未必,这些人对市场的认知与理解绝对有一套应对万变的成熟心法。

这两天脑子里一直在思考「短线交易」和「长期价值」两个看似悖论的名词,结合自己的近期经历和感受,越发觉得需要重新去理解很多东西,以前的认知还是肤浅的、狭隘的,尤其是All in做短线交易后的感触和体会更深刻。

于我而言,始终保持大量的思考和学习是长期主义的核心。

而我虽然在操作短线,可是这些能力和习惯却在短线交易的世界里以成倍速度增长,背后恰恰是每天需要面临大量决策,从而倒逼你不断学习和思考的后果。

(3)

心态的悖论

我以前不爱做短线,因为短线需要盯盘,当时我还对朋友说:

“我才不盯盘,为了那一两分钱的波动,盯盘盯几个小时,简直浪费时间。做时间的朋友不好么?只要公司基本面好,业绩没啥问题,慢慢等它起势不就行了。”

直到我现在全职做短线交易,回头再去审视以前自己的这番言论,有对的地方,可也存在很大的误解。

首先,我当时理解不了短线盯盘到底在盯什么,错误认为就是盯着一堆数字上上下下,看到涨就卖出,跌就买入,自然我会将这种行为解释为“投机”,进一步将这个群解释为「不过是,一帮投机分子」。

其次,我不想盯盘是因为我知道人性骨子里的弱点——贪婪、恐惧,在股市会被放大。

一旦盯盘,那么股价涨,我可能就忍不住要买,股价跌,我就忍不住想割肉,我也不想被股市的波动影响自己的心情。

这都是我当时不愿意碰短线,也不愿意盯盘的理由。

可这两个多月的短线训练,我发现我的心态经历了极大的转变和锤炼。

这种感觉和游泳很像,没有接触过水,不熟水性之时,看到水就害怕地想要逃离,把你扔进深水,下意识的反应一定是恐惧、挣扎,一顿乱扑通,可是当水已经成为你每天必须接触的环境,你在这里经过大量训练后,你的心态一定会转变,从恐惧到如鱼得水。

股市同理。

我在最开始盯盘的那阵子,一只股票开始拉升/下跌两三个点时,我就激动地喊着“它涨/跌起来!”

结果,C在电话里无语地对我说:“我以为快涨/跌停了,两三个点就让你大惊小怪,这不是很正常的波动吗?”

而在操作上同理,最初好几次在临盘决策时,都容易手忙脚乱,被数字波动影响的来来回回的挂单、撤单,涨跌幅一大,肾上腺素飙升,心态彻底被搅乱,就会出现毫无理性和逻辑的乱买乱卖。

我看到了我自己的贪婪,也看到了自己的恐惧,尤其是每天都要被迫面对人性的弱点,每一天都需要去让自己在股市被考验、锤炼,逼迫自己去克服骨子里的弱点。

短线交易的反人性在于你的决策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后,用最冷静的思考做出最进攻性的行为。

这个结论是我观察C数月所感受到的,最开始我真的无比震惊于他的沉稳、淡定,无论盘面如何变换,他的应对和思考都相当冷静,完全不像我,早已方寸大乱。

一方面,我在跟他学习技术,另一方面,我也在学习他的思路和心态,而这种几乎零距离的学习,让我在交易这件事上突飞猛进。

交易并非只涉及到策略层面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心态的调整及对人性的博弈。

因小失大、目光短浅、锱铢必较……这些情况时刻都在我身上重复上演着,而他的情形则是岿然不动、游刃有余、及时进场/撤退。

当我懊恼、沮丧之际,他告诉我:“最开始大家都这样,可我做交易快十年了,很多大大小小风云莫测的盘面也基本都见过,所以你想一步登天也不现实,总之,多经历市场就好。”

如若不是C的帮助,我想我要花很久的时间,才能克服在股市里自己人性的弱点。虽然现在依旧还存在这些问题,可是比起数月前的自己,我的心态真的得到了极大的扭转。

即便是遇到盘面突变,打破预期,也能相对沉住气,快速审视情况,做出买卖决策,而决策一落地,无论事后出现拉涨与否,都不会像从前一样,老喊着“没格局,卖飞”,难受得不行。

近期的特斯拉,我手里的期权错过翻50倍的机会,仅仅吃到3倍就撤离,但我知道自己不可能拿得住,我当时的入场价格是103,所有人在看跌时,用技术看出了它会涨,立刻重仓买入正股+看涨期权,因为我对它当时的认知,仅停留在那部分我极其确定的波段。

等到了130多以后,我选择将收益落袋为安,因为后面超过了认知。即便此后,很多朋友赚得盆满钵满,但那些都不再跟我有关,我知道后面的收益我不配获得,因为我的认知不配,所以我也并不后悔。

换做自己以前,我肯定不会在大跌之际选择重仓买入,而是盲目跟风,吃后段的收益,可那只会是运气和随波逐流的钱,即便赚了,或许未来也会以类似的方式亏回去。

做短线,让我明白了一件事:

有时候,即便你从市场赚到了钱,但你的预测和走势不符,那么你也是错的;

即便你在市场亏了钱,而你的预测和判断没有问题,但出现类似系统性风险等情况,那么你也是对的。

人,只能赚到认知范围的钱,可往往这句话也并非是绝对正确的。

有些人即便有认知,依旧会亏钱,为什么?

因为逃不过自己骨子里的贪婪和恐惧。

股市即修罗场,想要在这里带着钱离场,不付出些代价是绝不可能的,而修罗场却恰恰又是让你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最佳的悟道之地。

顶级游资炒家曾在清华大学的演讲说过一段话,我很认可:

“时光荏苒,历史在不断的更替,故事不断发生,形式不断的多变,投机千古年来长存,背后就是人性的恒久不变,人的贪婪和恐惧,人的幻想和崩溃,穿梭在每一个投机股市中。

贪婪在利益的面前不断的放大,恐惧在幻想的崩溃后释放,每一个上涨的过程都会让贪婪淋漓尽致,每一个下跌的过程也会让恐惧彻底展现,人的本性是人的基因决定的,它是一个自动保护机制,是人的本能行为,人很难做到时刻理性的去面对自己的行为,这么做太消耗大脑的能量,也会很难。

一个需要做出理性决策的行为,需要有信息的搜集,有逻辑的框架,推理的能力,情绪的控制,本能的抵抗,这是一个其实复杂和困难的过程,所以每一个需要在股市中长存的人,都需要有一个强大的自我,这是一个自我修炼的道场。

每一次市场的上涨都是故事和情绪的共同结果,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个周期或者说循环,从先知先觉或者试错的资金,到跟随的资金,接力的资金,游资等大家一起轰轰烈烈的搞的一场运动,大的行情就是大的运动,小的行情就是小的运动。

每一次的运动背后反应的也都是人性,从看不懂,到怀疑,到跟随,到疯狂,到犹豫,到幻想,一步步的走到最终的破碎,技术分析的价值就在于时刻去衡量这种情绪的变化,大阳小阴是调整,大阴小阳是崩溃的前兆。

做短线让我真正明白了原来主力是一个个体,而散户是一个合体,任何交易市场都是大鱼吃小鱼,不是散户不够庞大,无法左右市场,而是散户本身很难左右情绪,克服自身弱点,更难拧成一股劲去对抗主力,“羊群效应”在市场被无限放大,资金利用情绪割韭菜也就成了自然。

其中「追涨杀跌」的情绪就是最普遍的散户情绪,害怕踏空或害怕深套,而这种情绪一旦被利用,那么就可以有早盘诱多,尾盘砸的方式做局套散户,杀跌同理,洗盘让散户割肉下车,获得低价筹码,而大多散户的认知和情绪的控制根本达不到高手水平,最终成为资金的盘中餐。

如果你想要对抗情绪,那么必须要有自己的交易原则,设定好明确的买入卖出条件,而不是随心所欲,想买就买,想卖就卖。什么情况下买入?什么情况下卖出?在没有持仓前就需要想清楚,而非临时起意。

好的短线交易员非常懂得忍耐和放弃,只要投资逻辑未发生改变,那么即便浮亏都是必须要接受的,同样只要有股票不符合自己的投资逻辑或者自己看不懂,哪怕股价疯狂上涨也不会跟风卖入,放弃不属于自己认知范围内的上涨。


做交易需要的是无情,因为没有情绪才是市场生存的唯一出路,毕竟资金没有情绪。克服人性的软弱,拥有自己的交易原则,是在这个世界赚钱的唯一途径。

(4)

短线复盘思考角度

说完一些感受,那么也顺便说说自己做交易的思考方法,希望能给在股市里学习的朋友们一些帮助。

短线对人的逻辑训练和思考的要求非常高,很多人单纯将短线当成是一帮投机分子的快买快卖,但实则并非如此。

那么我日常做交易都会思考哪些角度呢?

1、择股逻辑

买入什么股票?是否要选择买入该股票?这个问题其实是很难的,每个人的择股偏好和逻辑不尽相同。

有人偏好权重,有人偏好题材,有人偏好特定板块,有人偏好某只股票,有人偏好人气龙头股,有人偏好低位股,有人偏好量化筛选,有人偏好拿各种技术分析,有人偏好价投要素的选股逻辑,有人偏好看小作文择股,有人偏好别人的偏好(直接给代码、抄了再说)……

总之,二级市场有包罗万象的择股理由,这些都可以成为择股的逻辑支撑。哪怕是你相信一个人给你的代码也是你的决策依据,因为你觉得对方在这件事上有可信度、权威度(比如持证的机构投顾)加之对方一通解释分析,一篇小作文+研报,大概率你可能看不懂,也懒得看,反正对方的权威加之深入研究分析的逻辑,足够支撑你去买入其推荐的股票了,亏了大不了再换一个投顾继续抄。

不过,对我而言,我本身已经自己在做这件事,而因为我选择做的短线玩法基本是追求快、狠、准的高频交易,那么自然与机构投顾的思路会大相径庭,而择股思路也会差别较大。

因为机构大多偏向于稳健趋势票,普通人的心理素质也惊不起大起大落,一天能涨一两个点就足够满足需求,可是做短线的逻辑和中长逻辑差别很大,即便是该公司业绩利空,都不代表相关个股会下跌,很可能一路涨给你看。

光在看指标这件事上,就需要联动去看几个维度:

大盘情况,情绪指数,热门板块,涨停个股,成交量,换手率,筹码分布情况,龙虎榜……

研究近期板块轮替特征,思考主线交易逻辑,个股的股性如何,是否近期有利好/利空消息,图形是否符合结构,是否出现买卖点,是否处于历史低位,是否近期有涨停,各个技术指标情况如何。

收盘当天,每一只涨停的个股一只只看过来,分析研究,这是一件最基本的事。如果当天涨停少,复盘时间就短一点,涨停个股较多,复盘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因此,做短线,盘后复盘三四个小时都是常态,有时候,九、十个小时也很正常,一般3点结束后,我花在研究投资这事儿上的时间不低于6个小时,学习和策略的制定都是在盘后做,而非盘中临场做,盘后如果都想不清楚,指望盘中想清楚更不可能。

因为盘后需要把明天发生的任何可能和相应的策略全部制订好,那么即便出现最坏的情况,也能立刻启动相关策略,快速执行。

当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能百分百的了然于心,只能说策略的制定可以让成功率大幅度提升。

2、反常识情况

比如1月30日初灵信息发布的2022年业绩预告是亏损,但是股票却在后面几个交易日屡次涨停,而涨停就是20cm,那么你就需要思考为什么明明业绩亏损却被市场选择了?

3、顶级交易高手的交易分析

短线交易世界有著名的机构,也有顶尖游资的存在,而龙虎榜则是让你快速知晓高手们当日的交易情况。

龙虎榜一定是我每日收盘后必看的信息,光龙虎榜单上的单个股票和对应的买入卖出营业部,足够让我去思考很久。

举个例子:

a、与龙虎榜的机构或游资同车情况:

如果当天我买入了一只股票,恰好跟某顶级游资买入时刻一致,那么我会相对比较放心,随后去思考他买入的逻辑是否跟我的决策逻辑类似?接着还要思考这个游资的操作风格是什么?买入资金量多少?他明天是否会卖出或继续持有?如果持有,又会在什么时候卖出?卖出的决策逻辑是什么?明天我是否要选择卖出?什么情况下走?什么情况下留?

b、与龙虎榜的机构或游资持有相反意见

有时候我认为气数已尽吃了一两个跌停且异动+亏损+股东减持各种利空信号频出的股票,结果突然过两天在龙虎榜看到机构或游资却在跌停时买入。比如周五龙虎榜里的炒家和桑田路昨天买入了当日跌停的恒久科技。

那我就会忍不住思考为什么游资们会纷纷选择买入一只陨落且利空出尽的前强势连板龙头股?他们买入的考量和逻辑是什么?为什么会做出和自己逻辑完全相悖的交易决策?他们接下来是在博弈什么?他们又是什么位置进去的?为什么在那个点位做出了交易决策?届时会在什么时机抛出?

4.买到涨停股

A股和美股的规则不同,这也就意味着你要考虑的要素非常多,港美股没有T+1的限制,更没有涨跌幅规则的限制,但是A股有,这样就意味着你买到一只股票,日内如果涨停,要到隔天才能卖出。

一般我买到涨停股会思考几个问题:

这只股票预计能涨停几连板?支撑这一结论的逻辑是什么?我打算持有这只股票到什么时候?股票出现什么情况锁仓?什么情况需要立刻清仓?集合竞价如果不及预期怎么办?直接挂竞价走还是等到正式开盘再走?明日市场的情绪和大盘情况预计如何?对你现在手里持有的股票是否有影响?这是走独立行情还是跟着大盘指数走的票?……

5.买到不及预期的股票

如果买到此前看好的股票却不及预期,第二天低开甚至发生亏钱效应,那么就需要分情况去思考:

a、集合竞价出现低开

昨日收盘还是赚钱的股票,如果在第二天开盘前,集合竞价不及预期,出现低开甚至发生亏钱效应,是否符合预期?

如果不符合预期,那么怎么处理这只股票?继续持有还是在集合竞价阶段立刻挂单逃出及时止损?

b、盘中突然发生高低走情境

本打算继续持有的股票,盘中走势突然发生掉头转变,是否需要立刻做出止盈决策,见好就收?还是等到尾盘再看走势情况?

以上情景非常考验人的临场决策能力,人们经常出现的情况不是后悔懊恼自己怎么不耐心多拿一会反而卖飞,就是后悔没来得及卖,最后赚钱变亏钱,这样的剧本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上演着。

临盘决策如果没有一定的技术分析能力支撑,到了盘中若变盘再做短线决策,十有八九是慌乱非理性的情绪决策在驱动,除非这种走势剧本完全在你掌握之中,你背后有更强的逻辑支撑着你的买和卖,岿然不动、了然于心。

(5)

尾声

写下这篇文章,绝非劝人玩短线,因为做短线交易对人的要求很高,普通上班族,上班+加班,已经占据大量时间精力,下班再加上股票研究,除非你特别热爱,否则大多数人都无法沉下心去学习。

想要聆听市场在说什么,得付出很高的专注力。可是人的投机心理是很重的,毕竟看别人动动手指就能赚自己一个月甚至一年的工资,因此很容易对股市有错误的认知和期待,最后把股市当赌场,下场就是赌一次亏一次,偶尔小赚都弥补不了此前的大亏,结果把工资亏得七七八八,愤然离场。

在二级市场的金钱对每个玩家都很公平,你想来这里短时间就赚得盆满钵满?不可能没有任何代价。因为这个世界前期一定会让你亏钱,这是每个初入股市的人都逃不过的魔咒定律,不妨问问自己,真的能承受得住以年为单位的锤炼和考验吗?

当然,最稳妥的选择不如去买etf、基金之类的产品,长期持有,做时间的朋友,考验的就是一个人的耐心,本质上也很反人性。

总之,无论任何投资选择,都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欲望,控制自己的预期。交易者若要寻求成功,就要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的交易方式。

写到这里,想再次感激C,鉴于他的滴滴司机体验之旅已结束,所以此后我都会用C来替代他,即便我知晓他不会看到这篇文章,还是想写下这一段感谢他。

迄今为止,他都不知道也并不关心我是谁,我的经历,从没看过我的文字和思考(除了另一个股评号内容),更不用提视频和播客,即便线下偶尔约饭,彼此都会下意识打开券商软件,开始查阅是否新出政策消息,相关的个股大概有哪几只,分析并思考是否周一能做等等。因为,他的信息源特别的垂直和纯粹。

虽然目前我的交易水平和思考依旧不及格,可今天我能写下这篇文章,离不开这两个多月里他手把手的带,类似师徒制模式。

盘后除了我自己的思考和学习时间外,有一部分时间是大家一起连麦看电脑,开始查阅信息和个股情况展开更详细的复盘及策略的制定。

此前,我还没能力输出这方面领域的认知和思考,而这些时日全身心的训练学习,我自己能显著发现对于短线交易的思考在提升,技术上的操作也在不断精细化,交易心态同样有了大幅度的改变与提升,这一切都在帮助我一点点塑造属于自己的交易体系和风格。

曾经,我理解不了一些交易高手口里的“我的体系/风格/审美”到底在说什么,我觉得这些字眼看上去熟悉又无比陌生,听上去更是虚无缥缈,更荒谬的是,我当时理解不了什么叫做“审美”,因为我下意识的认知是「交易还有什么审美之说?不就是炒个股?」

现在,我真的完全感受到什么叫做“审美”,尤其是在这几个月里来回看了那么多的股票图形后,更加深刻体会到了这两个字眼。

C也常对我说:“你要提高自己的审美,优中选优,不是什么机会都要去抓的,有些股票即便知道要涨,我也不会做,因为它不是我想要的,它的结构、力度都不是。”

以前,我随心所欲交易时,哪怕做一只涨幅一两个点的票已经是无比满足,而在审视了他的择票品味后,我发现我对股票的阈值和审美也在大幅度被提高。

这种感觉就像是你喝的都是粗饭,能满足裹腹需求,甚至有时候还吃不上,你的要求是能有口饭吃不错了,偶尔喝到肉汤就把你开心坏了,可突然某天你不仅能老喝到肉汤,还经常有大肉吃,那一刻你的阈值会直线拉升,粗饭自然变得看不上,因为你知道怎样可以有机会喝肉汤、吃上肉。

一个人想拥有高级的品味,无论是对食物的品味,对信息的品味,对股票的品味,甚至对人的品味,一定都需要品尝或接触过足够多的高级,否则就会错把垃圾当成宝——

吃着奶精冲泡的奶茶大赞美味,遇到烂人却沉迷不自知,拿着下行趋势的股票却告诉自己是价投,坚定相信它一定会迎来曙光,那么你人生的上限也就被自己的品味锁死在了那个档次。

只有当你所处的环境拥有足够多的高级,无论是人或物,你见识过足够多的优,或许你才会有辨别与鉴赏的能力。

唯有见过天地之大,才能做到心有乾坤。

股市路漫漫,修行路漫漫,这条路注定会面临大量的孤独和不被外界理解,不过有幸遇到优秀的领路者,帮助自己重新认知这个世界,看到更多精彩纷呈打破认知的东西,反而没有半分的孤独,遇见同道之人同行一程,是莫大的幸运。


微博@斜杠少女范米索

播客@空无一物

电报群:https://t.me/misso0513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