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活動報名】傅景華 X 鄧鍵一:後真相年代——抗爭中的資訊戰

Matty
·
·
IPFS
·

在討論香港運動的傳播效應時,「後真相」一詞常常會被提到,意思指個人情緒和價值觀已較分析「客觀事實」更容易影響人的判斷。這場浩蕩抗爭經歷過不少重要的轉捩點,例如721元朗白衣人、811被射爆右眼的少女、831的太子站,這些時刻影響了整場運動的走向,在信息傳播中也極具代表性,同時催生出大量有待核實,卻難以接近「真相」的信息。這些假新聞(或說未經證實的信息)切中人性慾望,不同的人只是看到不同的事實切片,各據相反立場的人們都太容易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傳言是真的,傳播固化,同溫層效應,先入為主,不同立場越來越難形成共識。

「後真相」是資訊戰絕佳的孵化器,我們特別容易把故事當成事實,把事實當數據,把數據當證據,而少思考一步所見事實是不是有能力代表整個社會的主流意見,你所得到的信息是不是等同相對完整的證據。

而這場運動身處的傳播環境,面對的手段更為複雜。Twitter、Facebook 和 Youtube 於8月底公佈,刪除了一批社交媒體賬號、專頁、群組及訊息,不少內容是針對香港反送中社會運動,當中不乏失實信息,公佈亦指有證據證明這些賬戶與政府策動有關。

水軍介入公共討論,加劇分裂。 @AndyzZ 在一系列分析水軍如何介入現實世界的文章中提到:「一個常見的偏見是,水軍和虛假信息是一種泛濫於極右翼的現象。但其實,左翼並不能對這種問題免疫。水軍的目的是增強傳播、擴大分裂,那同時出現於左右兩翼,刺激左右互搏,自然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當輿論機器被武器化,資訊戰開幕了。

Matters 本期線下沙龍將要探討的問題是,「後真相」的環境是什麼?怎麼被這個時代加速?這一切怎麼切中了我們的慾望?什麼讓資訊戰變得容易發生?

我們邀請到兩位從運動開始便跟蹤研究的學者傅景華與鄧鍵一,他們分屬不同的調研團隊,討論將基於他們所做的民調和研究進行。

傅景華 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副教授 

他將主要談及三點: 國際社交媒體上的資訊戰, 如Twitter, FB, 和Youtube;中國社交媒體上的反送中運動;在香港社交媒體上的操作。

鄧鍵一  香港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

他會以問卷調查的數據,包括現場問卷調查及電話民調,及焦點小組討論當中,受訪者對分享未經證實消息的看法,分析市民/ 示威者對分享未經證實消息的態度,尤其是分享未經證實消息對推進運動是否有正面作用的看法。

活動訊息:

【活動時間】10月15日(週二)19:00(18:30開放入場)
【活動地點】Digital Lab, G/F, Journalism and Media Studies Centre, Eliot hall, Pokfulam Road,HKU
本次分享會採報名制請填寫報名表提交,填寫後即完成報名。

因場地容納有限,請有意的朋友提早報名~期待和各位探討。

有任何問題歡迎在本文下留言。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