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島的最初回憶:分離
我對「島」的第一印象,便是在小島生活至五、六歲,即將要上小學的年紀,被大人強行帶到「大島」去上學。
當時的我,還不明白小島與大島之間的文化資本落差;彼時的台灣,也尚未找到答案(也許今天也還沒完全找到)來面對本島與離島難以彌補的城鄉裂隙。
因此,我用盡了一個五歲小孩能想像到的方式滾地抗爭、陳情、哭喊,說「我要留在小島上生活、長大」,卻遇到了父母如鐵石一般強硬的拒絕。
事實上,只要對兒女前途稍微有一點追求的離島父母,唯一的答案就是:送你到大島,離得越遠越好,忘了我也沒關係,只要你不被現代化的浪潮所吞噬,我不在意你是否記得我。
但,人對親情與故土的情感,豈是在這種價值觀之下可以割捨的?
一個敏感的孩子,必然可以理解到,家族不希望你忘了他、但同時希望你出人頭地。如果不必做選擇,他們希望兩個都要。不過,如果只能二選一,他們希望你成為「大城市裡的人」,把離島的貧窮與匱乏遠遠拋在腦後。
也正因此,離島的離字,是離別的離。每一個離島出身的孩子,都經歷了二次分娩:一次與母親分離,一次與母土分離。
有些人確實選擇遺忘,融入大島、大城市的生活,不再回望。但總有人戀戀不捨,希望同時找到返鄉與離開的路,頑固地在兩種悖反的邏輯之中掙扎著,期待有一天可得雙全法,不負故土、也不負父母。
這就是我對「島」的第一印象。事實上,說它是「印象」都過於膚淺。它是烙印,深深的烙印,以現代化與都市化之烈火燒紅,毫不留情地烙在我們離島人身體上的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