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的香港」與「文本的香港」(上)
後殖民主義可能是解讀香港這個前殖民地最好的入口。因為後殖民主義不是意識形態,而更多是一種話語體系,它建基於已經結束殖民的前殖民地,用以解釋國際政治、文化、經濟格局。簡言之,殖民主義描述殖民地「是什麼」,而後殖民主義則解釋前殖民地「為什麼如此」。
不過遺憾的是,除了也斯(《後殖民食物與愛情》)等香港作家以外,似乎並沒有太多專家、學者、評論家嘗試從後殖民主義這個角度來研究香港。2014年筆者出版《被建構的香港》一書,是關於香港的文集。當時筆者洞察到「香港」這兩個字其實不是客觀的,而是存在於許多人的主觀認知中。但這種洞察加上後殖民主義理論的加持,就可以打通任督二脈,解釋很多怪現狀。
說到後殖民主義,就不得不提它的鼻祖,阿拉伯裔美國學者賽義德(Edward W. Said)。賽義德在其名著《東方學》中提出了「現實的東方」與「文本的東方」這對概念。賽義德指出,西方對東方的了解,多是通過早期探險家、殖民地官員等等的轉述,從而建構起東方印象。通過這些片段式的印象,無論對東方得出的是壓迫或同情的態度,其本質上都是「殖民主義」的一部分。
對照「現實的東方」與「文本的東方」這對概念,我們也許可以嘗試提出「現實的香港」與「文本的香港」。對香港的認知,早期通過來香港者的旅遊、購物、商業、政治活動累積成為香港經驗,再由加以處理的媒體資訊在內地傳播,建構起由個體經驗羅織而成的「香港印象」。繼而,這些印象片段再被學者、作者、評論者加工,建構起一本「香港辭典」。當人們有需要的時候,就從中尋找自己認同的解釋。重要的不是現實,而是它是否符合人們的固有認知——這就是香港被建構的過程。這種對遙遠邊陲的想像,是區別「內地」與「香港」、「我們」與「他們」的關鍵所在。
只有認識到存在「文本的香港」,才可以解釋為什麼那麼多從未來過香港的內地民眾,開口閉口對香港的評論仍可以頭頭是道,一副操之在我的自信。因為他們點評的並不是「現實的香港」,而是僅憑間接獲取的二手材料建構出來的「文本的香港」。換句話說,他們批評的不是香港,而是他們腦中名為「香港」的一個抽象概念。當他們「支持香港」的時候,「支持」的並非某個具體的香港市民,而是一個抽象概念;同理,當他們「反對香港」的時候,也似乎是空洞無意義的。
賽義德認為,霸權不是通過暴力的形式加強的,而是通過知識等形式的「說服」、通過積極的「贊同」來實現的。在理解「香港」被抽象化之後,我們更該警惕一些被發明出來的「文本」,即最近出現的不少新名詞,例如「曱甴」。如果我們說要「殺死一名示威者」的時候,或許會有點不忍心。但用了「曱甴」這個詞後,即便平時最有愛心的人,似乎也能夠毫無心理障礙地實施語言暴力了。這便是「文本的霸權」,是後殖民時代在宣傳上常用的一種方法。當然,同樣的方法示威者也在使用——當違法用刑行為用「獅鳥」這個新詞加以修飾以後,實際上造成了暴力的「無負罪化」。
以上是從「文本的香港」解讀陸港之間的認知差異,實際上它還能解釋九七後的「戀英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