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kissfirer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大脑和小勺

kissfirer
·

古人喜欢用自己的脑子做礼物送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古装剧或者描写古代的小说里面出现:阁下大恩无以为报,在下愿意/不惜肝脑涂地之类的。

那知此翁心,肝脑作布施—— 宋 · 彭龟年《药翁吟》

你看,肝啊脑子都不要了,施舍给别人了。

我们有理由怀疑,在古代,人的脑袋上都有一个洞,方便人们把脑子拿出来涂地。只是后来人们变得越来越自私,不再随便送人,也越来越不喜欢动脑子,慢慢地进化后,颅骨就长起来了。

 囟门这个位置,应该就是古人脑袋上的洞。

囟门指婴幼儿颅骨结合不紧所形成的颅骨间隙。有前囟和后囟之分。后囟门靠近头枕部,是两侧顶骨与枕骨之间的骨缝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前囟门在头顶部,是两侧额骨与两侧顶骨之间的骨缝形成的菱形间隙。

一般会有2种疾病:囟门提前闭合和推迟闭合。提前闭合这是真的疾病,推迟闭合呢,其实就是简单的返祖现象了。

我们现在所说的挖脑洞,就是从这里来的。

需要动脑子的时候,古代人就会拿把小勺,放到这个脑洞里面搅一搅,让脑子动一动,然后就能想出一个点子——整个这个过程,就叫做“挖脑洞”,或者叫“动脑筋。现代人的颅骨虽说是长密闭了,但是这个古典的说法一直流传至今。

我们再关心一下勺子的诞生。

按照已有的线索,勺子的使用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以前河姆渡文化时期,那时已经出现了很典型的骨头做的勺子。

拥有这么久远的历史,难道勺子的出现仅仅是为了人们吃饭喝汤吗?我们需要拿出科学的精神来考证一番。

你想啊,直到现在,印度人用餐还在用手抓来吃,中国人用2根小棍子就解决了问题。单纯的为了吃,人们完全没有必要发明勺子

据我研究,勺子的出现,就是为了挖脑洞用的——

  1. 碰到需要报答的人,用勺子挖出脑子涂地;
  2. 需要动动脑筋的时候,用小勺搅拌一下脑子,刺激脑神经的活动。

 每人随身携带一把小勺,平时非常注意清洁卫生,不但洗得干干净净,还绝不外借混用

这不是因为那时就有了分餐制,每个人必须有自己的餐具。而是为了防止同一把小勺在不同的脑子里面搅和,万一碰到不健康的脑子后引起脑膜炎的交叉传染。

 我在《“吃”的学问》说过,中国人对吃是非常痴迷的。

人头上有这么一个现成的洞,脑子整天在眼前晃来晃去,就一定会有人研究怎么吃了。

 有诗为证:

病为兀兀安身物,酒作蓬蓬入脑声—— 宋 · 苏轼《病后醉中》
若要还精补脑时,除非一盏醍醐饮 —— 宋· 白玉蟾《万法归一歌》

这都是说,吃脑子的时候要喝酒,大概和现在吃刺身要加芥末的道理差不多。

 鹿胎点点上轻裘,脑片飘飘入宝篝—— 宋 · 赵时韶《落梅》

这是不堂食,要加工成香蕉片一样的脑片,打包带走。

 行年将四士,素标已插脑—— 宋 · 五迈《白发叹》

挑选了4个人,脑袋上插了白色标签,晚饭就是他们了!

 野草涂肝脑,贪心怒虎狼—— 宋 · 孙冲《过古夹寨城》

这个是太讲究,吃脑子的时候还要加作料慢慢享受,连虎狼都觉得没人性看不过去了。

 谁起心中炎,夺我脑上凉—— 宋 · 蒲寿宬《送使君右司赵是斋》

有人发火了,吃了我的脑子让我觉得头上凉凉~

 忆昔当年富贵时,如今头脑尚依稀—— 唐 · 张保胤《又留别同院》

回忆当年发迹的时候,都是吃别人的脑子;现在落魄了,但是吃脑子的嗜好改不掉,只能吃自己的,导致脑子被吃得七零八落没剩下几口了。

 脑子不灵尤怪事,竟将腔血洒燕京—— 明 · 徐渭《读文信公仙岩祠集焚吊》

饭店吃到了不太新鲜的脑子,又不满意赔偿,竟然在京城大闹事!!

 只是脑袋属于每个人的制高点,你稍微长得矮一点,就没可能看到别人的脑子,更别说吃了。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有史以来就喜欢做官,拼了命也要往上爬。

 皇上那是天子,谁当皇帝都是天注定的,凡人求不来。所以人们普遍追求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样,只有皇帝一个人能看到自己的脑子,被吃的风险一下子降到马里亚纳海沟,而自己可以任意挑选感兴趣的脑子食用,这是人生一大享受啊!!

 像诗里面说的

书中自有千钟粟,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车马多如簇。

这些都是障眼法。作者宋真宗赵恒是个大吃货,尤其对人脑着迷,他想表达的真正意思是——书中自有万人脑

身为皇帝,不能直接表现出统治阶级吃人啊,所以他隐晦地来表达,激励那些悬梁刺股的读书人,寒窗苦读时要想想美味的人脑。

所以啊,各位还是要好好读书,虽说颅骨已经长闭合了,但你要爬得够高的话,还是可以吃到人脑的。

那些不愿意好好读书的人呢,要注意保护你们的脑子,最好是睡觉也带个钢盔,戴的结实一点,以免有人来偷吃。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