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陈奇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我们与“刻奇”的距离

陈奇
·


虽然米兰昆德拉的“刻奇”最为大众所知,但“刻奇”一词并非起源于此。


“刻奇”(kitsch)一词最早源自德国慕尼黑的方言,一个解释是指在三明治上涂抹一些精美的东西,用来抚慰孩童;另一解释是指收集和保留一些破烂,作为人生中某一时刻的纪念。这两种解释都暗含一种廉价和矫情的情绪。而这两种情绪在当代社会也并不少见,比如拍一个《后浪》视频,用来给生活平庸的青年一点崇高的意义感,是一种廉价的情绪;比如去国外某个海滩上度假,把海边的一块石头珍藏起来带回国,作为旅行中的纪念,也是一种矫情情绪的表达。


1. 大众文化的“刻奇”


“刻奇”真正进入大众视野是在1939年,美国最重要的艺术批评家之一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发表了一篇《前卫与刻奇》的文章,里面提到,每个文化都会产生两种艺术,一种是为富人和文化精英的前卫,一种是为文化大众的“刻奇”。


格林伯格的理论建基于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的兴起和中产阶级地位的提高。过去贵族与平民之间的阶级隔阂让平民几乎无法接触到艺术,而工业革命逐渐将这个隔阂打破。过去的穷人可能生活在乡村,与贵族的生活相隔甚远,而城市化之后,穷人转移到城市工作,有了一定资本,逐渐成为中产阶级,在居住空间和物质消费上与贵族相差无几,但因为在文化艺术领域没有贵族多年积攒的审美体验,也没有那么多的闲暇,甚至也没有在文化艺术的预算,无法鉴赏真正有价值的艺术。


于是,“刻奇”文化应运而生,用廉价的商品代替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来满足那些渴望文化享受但对有价值的艺术品麻木的人。看通俗小说代替古典名著,听流行音乐代替古典音乐……


用廉价的成本,获取廉价的情感,就是西方艺术家们批判的“刻奇”文化。如果站在商业的角度来看,引发“刻奇”的东西都是带有明显商业目的的,比如好莱坞电影,最卖座的往往都是商业大片。


2. 山寨文化是一种刻奇文化


放到当下中国的语境,刻奇文化更是泛滥至极。如果说中国的商品有什么特征的话,那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山寨。深圳大芬村的油画,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城,除去这些,最大的当然要属线上的淘宝,全世界最大的刻奇文化聚集地。


大众文化的“刻奇”是去价值化的,将文化和艺术变成纯粹的商品,来满足消费者廉价的情感。苹果手机和国内各大品牌手机是个很好的对比,乔布斯的理念和设计美学,超越了商品的价值。而国内各大品牌手机,长得是越来越像苹果,但最大的卖点除了价格之外,几乎看不到任何背后的价值和理念。而在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原有价值和未来创新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便是大众文化的“刻奇”给文化和艺术带来的伤害,它瓦解了真正的价值,取而代之的是低劣的商品及其被赋予的廉价意义。


3. 意识形态的“刻奇”


相较于大众文化的“刻奇”,米兰昆德拉的“刻奇”更多的是意识形态上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书是对人的“存在”问题的探讨。“存在”的意义是“轻”还是“重”?


在昆德拉看来,人无法赤裸裸的生活,人的存在需要意义来支撑,比如追求绝对的美好生活、绝对真理等。但存在本身是复杂的,不能用一种绝对的意义来实践生活。一旦生命的意义被绝对化,便容易脱离现实,只剩下意义带来的虚假崇高感。


“刻奇”就是“对生命的绝对认同”,也可以说是对存在的诗意激情,这种诗意的激情是脱离现实的。

存在的基础可以是形形色色的,于是就有了形形色色的刻奇:共产主义的、法西斯主义的、民主主义的、女权主义的、欧洲的、美国的、民族的、国际的等等。


上篇文章谈到的是共产主义的刻奇,是一种对共产主义价值的绝对认同。这种绝对认同对共产党来讲,就是要把一切的“粪便”清除,同时制造出一种廉价的崇高感;对民众来讲,就是通过对共产党的绝对认同感受到一种廉价的崇高感,从而赋予其自身存在的意义。


4. 消费主义中的“刻奇”


如果仔细分析当今社会的刻奇现象,会发现大众文化和意识形态常常是融合在一起出现的。比如《后浪》这个视频本身就是商业与意识形态的结合,让人被消费的同时也被意识形态洗脑。B站后来的声明说,《后浪》是一个投放在央视的广告,恰恰证明着这一点。


大众文化在这个商品社会,本身就蕴含着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大众文化其本质就是消费文化。


如果抛去《后浪》视频里何冰的诗歌朗诵,视频里的画面是些什么呢?玩无人机,学外语,跳伞,潜水,玩高达,旅游……这些无一不是消费。如果仅仅是消费,那也无可厚非,但这些消费往往被包装成一套生活方式,潜水是一种生活方式,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一旦上升到生活方式,里面便带有意识形态的成分,这种意识形态赋予了一个人存在的意义。


而消费被包装成意识形态的危险之处在于,一个人通过消费来定义自己。比如“我是一个爱旅游的人”,那旅游是“我”的一部分,“我”需要不断的旅游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当然,这是消费主义对人的异化作用,人的价值不再由自己决定,而是由外在的消费决定。这还不构成刻奇。


真正构成刻奇的是,这种证明被展现出来,被他人观看,从而获得一种意义感。


在旅游时看到的美景,如果只是在当下被自己感受到,那称不上刻奇。只有分享到朋友圈,被最大多数人一起感受,才能称之为刻奇。从他人对这些旅游照的观看、评论和点赞中,“我”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这个意义赋予了平庸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一个更为美好的假象。


正如昆德拉所说,由刻奇激起的情感必须能让最大多数人来分享才行。


5. 如何克服“刻奇”?


“刻奇”现象在如今这个景观社会随处可见。景观社会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一切表象,朋友圈的“岁月安好”、电视剧里主角的精英生活、广告中俊男美女的奢侈享受……这一切几乎都是由消费堆积起来的消费景观。“景观”一词是资本主义、大众媒体和政府的合流,它意味着“所有的直接存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这个表象代替了真实的社会生活,成了人们对生命美好意义的唯一追求。


该如何克服“刻奇”?


昆德拉并未给出答案,但他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提到:

“在刻奇被当作谎言的情况下,刻奇必定处于非刻奇的境地。刻奇一旦失去其专横的权力,它就像人类的任何一个弱点一样令人心动。因为我们中没有一个是超人,不可能完全摆脱刻奇。不管我们心中对它如何蔑视,刻奇总是人类境况的组成部分。”


我想,当我们意识到刻奇行为时,刻奇就不再对我们有任何掌控力,正如人是无法相信谎言的,人也无法被虚假感动。捍卫自身的存在,就是克服刻奇最好的方式。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