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Y博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日本加拿大香港开放边境,开放的背后不是躺平,而是重新思考如何防疫

Y博
·
境外纷纷减少新冠防疫措施,重新开放,与中国大陆形成鲜明对比。为什么人家能开放?这么看待别人的开放?在我看来,境外的重启是基于对疫情的理性评估,对防疫手段与实际作用的利弊权衡,是积极求变,不是被动躺平。

一、重启的世界不是躺平的世界

连日来香港、日本、加拿大相继宣布放宽或彻底取消与新冠相关的入境限制,引发了世界重新开放的热议。不少人对香港等地的转向“心向往之”,也有不少怀着“善意”的好奇,希望了解这些“重启”是否也能为中国境内借鉴。

当然对境外防疫的变化,国内理性探讨还是颇为匮乏。提到重启以一句躺平概括之的人仍然不少,丝毫未考虑诸多政策变化背后,别人是如何思考权衡。又比如,提到开放,质疑日本等地医疗崩溃的声音在中文世界里此起彼伏,更有动辄以新冠后遗症多么普遍来恐吓的。

国内一些颇有舆论影响力或话语权的人讨论全球防疫变化时选择的素材也让人惊奇,比如会去转一个反疫苗的非专业人士的自媒体文章,却不转WHO、FDA、CDC等机构对疫情以及防疫政策的科学分析讨论。在某种程度上,中国防疫缺的不是常态化核酸,不是表面消杀,不是静态管理,甚至不是高效的疫苗,而是睁眼看世界的勇气。

如果我们睁眼看世界,那么看到的重启的世界绝不是所谓躺平的世界。无论是香港、日本还是加拿大,重启的基础是对疫情的理性评估,对防疫手段与实际作用的利弊权衡,是积极求变,不是被动躺平。

二、重启是基于对疫情的理性分析

香港、日本、加拿大最近的防疫政策改变很大一块在于把当初为防疫而设的入境限制取消。对国人震动最大的或许是香港采用0+3入境防疫方案,不再有入境隔离要求,只需要做3天自我健康监测。

减少入境限制固然有促进国际旅行,恢复经济的考虑,但即使抛开经济层面不提,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对于全球大部分国家,为新冠限制入境是否还有意义?

参考香港过去三个月的每日新增病例:

香港近3个月每日新增病例

少时一两千,多时上万。这些病例是否与入境有关?绝大部分都是本地社区传播,与边境管理毫无关系。既然输入病例已不再对当地疫情有实际影响,入境的防疫限制岂不就是为限制而限制的形式主义?

不少国家重启的另一个转变在于疫苗的接种要求。例如加拿大从10月起除不再要求入境前的新冠检测与入境后的隔离外,也不再要求提供新冠疫苗接种证明。这一政策可能让很多人挠头,疫苗不重要了吗?

疫苗当然很重要,如今全球新冠病死率不断下降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疫苗接种带来的免疫防护。可是疫苗很重要不代表疫苗在任何场合都有用。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严重的免疫逃逸、主要侵袭上呼吸道、潜伏期极短等特征,现有疫苗无论是哪一种,都不能足够高效地防止感染,也不能绝对切断传播。

反思任何场景中——包括入境时对疫苗接种做要求的目的是什么?应该是希望因为接种了疫苗,这个人是感染者的风险降低,或者即使是感染者,进一步传播给他人的风险降低。可当疫苗不能提供这些保证时,继续要求有疫苗接种证明的实际意义与作用就难以阐明。再加之如今全球新冠传播主要本地的社区内传播,入境时做这类要求就更加没有实际的防疫作用。

对当下疫情做理性分析,及时调整防疫政策,移除不再有意义或有效的方法,这才是诸多国家地区开放的真相。

三、重启是基于对防疫目标的科学反思

最近拜登在采访中口误说大流行在美国已经结束引发了巨大争议。这个说法当然有问题,但与其纠结于这种新闻采访中的口误,不如思考近一年多来包括美国在内国际社会对防疫目标的反思与调整。追溯到2021年7月,当时在独立日拜登对疫情的评价是“从病毒中独立”,与现今的结束大流行有本质区别。

一年多前防疫的目标就是防感染,而如今,国际社会以及国际医学界的基本共识是防疫的目标应该是防疾病。因为这一年多来新冠病毒与疫情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年多前最高效的疫苗对当时的病毒株有较好的防感染能力——即便是德尔塔,通过接种增强针也可以长时间维持防感染能力。如今任何疫苗防奥密克戎感染的能力都是捉襟见肘。

同时奥密克戎的传播能力又比德尔塔有显著提升,加上奥密克戎亚株内还在以免疫逃逸为进化方向,如果以防感染为目标,民众将经历永无止境的隔离、停工、停学甚至封城。以学校为例,要有效防感染,有学生或员工检测阳性就意味着密接的学生与员工需要隔离。而奥密克戎极强的传染性意味着学校里可能不断有人检测阳性,导致大量学生与教师因不断处于密接状态,根本不可能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

这种长期的教育干扰带来的危害有多大?是否大到需要我们重新评估基于防感染为中心的防疫政策?因此,国外对防感染这一目标的调整,是基于两个考量,一个是可行性,另一个是实际利弊。国内一些人只看到了可行性一面,认为别人不做是没本事,做不到。这当然是一方面,可全世界不是只有中国人聪明,不是只有中国人有本事,别人做决策时也会有收益风险分析。特别要注意亚洲大洋洲不少国家地区以前防感染做的非常好,但这一年来是主动调整策略。高速公路上看到所有人都和你反向驾驶时,虽然不排除别人都开错方向的可能性,但至少此时此刻,应该先靠边停车确认一下自己走没走错路。

在防感染的可行性不断降低、收益风险越来越不成比例时,疫苗与过往感染的防重症能力仍有良好维持,加上奥密克戎内在的毒性降低与高效抗病毒药物的出现,我们对新冠实际疾病的控制力处于疫情暴发以来最好的时刻

抛开一切成本问题、可行性问题等等其它因素,在一个“真空”的世界里,如果可以把所有感染都防住当然是更好的选择。可我们毕竟活在熙熙攘攘的地球,不是在“真空”。当防感染不再那么可行,成本不再那么可忽略时,我们需要问一句:更可行的防疾病真就那么不可接受吗?

当人群免疫基础比较高,特别是高危人群通过接种高效疫苗维持在较好的免疫水平,辅之以能有效降低重症风险的抗病毒药、单克隆抗体,即使人群里不断有感染病例出现,甚至还有一定波动起伏,实际需要去医院治疗的新冠病人只会是感染病例的很小一部分,死亡病例则更少。这难道不是一个可接受的结果吗?

新冠是我们第一个在技术上能大规模用核酸检测的流行病。这意味着我们有着前所未有的能力去追寻每一个感染,甚至不断刷新传播风险的鉴别下限。可是当大量感染者是无症状或轻症时,如何合理地应对不再取决于检测技术的创新,而在于明确什么才是值得投入资源去治疗的疾病。

加拿大现在每日新冠死亡在30-40例,日本也由八月高峰时的每日300-400死亡回落到100以下。当然,理论上来说几乎每一例新冠死亡都可以通过疫苗+药物来避免,这意味着每个重启的国家都需要探索如何进一步减少新冠的重症与死亡。但这并不代表用防疾病取代防感染的路线有问题。

加拿大每日新冠死亡病例变化

新冠后遗症经常被一些人拿来作为防疾病路线的危害。中文自媒体更是隔三岔五炒作一波后遗症。姑且不论绝大部分此类恐吓营销根本没有对后遗症有客观的描述(比如不是所有人都有后遗症,很多人的后遗症也随时间好转,不少“后遗症”还未必由新冠引起),我们也要注意后遗症发生的比例与严重程度,与新冠感染时疾病的严重程度是相关的。防疾病,降低新冠疾病的严重性,在整体上也在降低后遗症的问题。

多个国家地区选择重启,不是说它们忽视了新冠的危险、后遗症的危险,而是它们认为这种危险是可以用其它方式去控制、去解决。

四、重启是基于对群体免疫的再度定义

在所有国家、地区的开放中,最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人群免疫水平。用防疾病取代防感染,最关键的基础就是人群的免疫水平

没有免疫基础,奥密克戎本身的毒性变化不足以让我们能控制住疾病。可以参考香港奥密克戎暴发至今的病死率:

香港奥密克戎疫情中三针疫苗防护死亡效果显著

如果没有接种疫苗,老年人的病死率非常高,即便是20-59岁年轻人,0.21%的病死率也高于很多人引用的0.1%的流感病死率。但在接种三剂疫苗的情况下,就算是70-79岁的老人,病死率也要低于未接种疫苗的年轻人。

这也意味着在人群免疫水平足够高时,新冠疾病的严重性就能得到有效控制。这种大头控制住的情况下再用抗病毒药、单抗为高危人群做进一步的保护,以及在一些敏感场所采取一定的防感染措施,是一种社会整体代价较小,也更为合理的防疫措施。

很多国家地区的开放也是基于有这种资本。比如加拿大打算开放,当地接种过疫苗的人比例超过80%,日本一项调查显示人群中90%有新冠抗体意味着有一定的免疫基础。香港接种完三针疫苗的比例也不低:

香港三针疫苗接种率

另外,过去奥密克戎的疫情在让香港付出惨痛生命代价的同时也带来了疫苗接种比例中无法体现的自然免疫。

甚至在疫苗接种率严重落后的美国——接种过两针的不到人口70%,三针不到50%,如果考虑自然感染,有一定免疫基础的人口比例据一些研究也达到了90%。

国内不时仍有讨论群体免疫,但个人认为境外的开放很大程度上是对群体免疫的重新思考。传统意义上的群体免疫是指人群免疫水平足够高,病原体无法传播。这对于新冠来说已经是不可能做到了。国内也有人以此来说群体免疫不可行,开放不可行。

可是免疫本身就是多层面的,有彻底阻断传播的最高水平,也有防护疾病的低一些的水平。相对应,人群的免疫水平不是只有传统意义上的群体免疫这一个档。大规模接种疫苗+自然感染带来的免疫基础,能使人群防护新冠重症、死亡的水平维持在较高位置。以这一角度思考群体免疫就意味着开放是可行的。

当然,高危人群比如老人的重症死亡风险更高,讨论人群免疫基础时也需要区分对待高危人群与低危人群。对低危人群起足够保护的免疫水平未必对高危人群也适用。而如何让高危人群的免疫基础维持在足够高的水平是那些重启的地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无法回避的挑战。

在维持免疫水平上我们更能看到那些重启的国家绝非躺平。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香港都开始了新一轮增强针接种,而且大部分也通过换代二价mRNA疫苗以获得更好的防护。

隔几个月不断接种增强针不是一个长远可行的计划。换代二价mRNA疫苗很重要的一个考量就是希望用这种免疫反应更广谱的增强针,在高危人群里也维持更长时间的防护作用,让今后的疫苗接种可以延长到每年一次。

这些都是隐藏在境外重启开放背后,对如何有效合理应对新冠的考量与探索。所以不要自以为是地认为别人重新开放就是防不住后躺平。相反,国人倒应仔细审视国内的免疫基础。从一些研究来看,国内大部分人使用的三针灭活疫苗或两针灭活疫苗+一针重组蛋白疫苗,或三针标准间隔的智飞疫苗,对奥密克戎的免疫强度并不高:

国内灭活疫苗,智飞重组蛋白疫苗中和抗体滴度

从科学角度评估,可以说国内无论是怎么完成的全程免疫+第一针增强针,免疫水平都要低于境外两针mRNA疫苗的水平,如今别人不仅打过第三针,还用免疫反应有进一步提升的二价mRNA疫苗做新的增强针。国内仍未见如何完善境内免疫水平的方案,倒还有吊在灭活疫苗一棵树上做奥密克戎版的。

要说躺平,这大概才是躺平吧。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