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SFGOU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簡單自然原理-前言(二)

SFGOU
·
·
它是一個內部結構的雙圓軸心的自旋運動方向是各自的反向旋轉,而互以側邊接觸面順向運動的相互吸引而結合的不相同的圖,這樣的一個圖式,它所代表的意象是元素粒子--中子的內部動態的斷面結構;它所表達的意義是自然界的萬物擁有著生成、變易、湮滅、轉化等等循環不息的動態的相互依存作用形式。


根據公開記載,約在公元前的六、七世紀,東方古文明楚國 (現今屬:中國河南省) 有大思想家老子姓李單名耳,其著作而流傳著有人類歷史上翻譯印行冊數僅次於聖經的偉大的論著【道德經】一書,其中第四十二章有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冲氣以為和。』等字句,講述著自然哲學和人文思想的至理奧義,可謂大道之至簡,只在此言。

筆者長久以來雖然會在閱聽時偶而有所見聞,但卻總是懵懵然而不能確知其真意之所在,雖參考注釋講解,但也只是論說不一的無有依止,直到本書的整理即將接近尾聲的某一天早晨,正是睡意矒瞳之際突然驚醒的發現,啊!難不成前揭經文內所示的章句,似乎就是本書內容中所要敘述的:『自然基本力(空間分散力、物質聚合力)和基本物質(以太)在物質空間的相互作用(道),產生了自然界總體質量物質當中唯一的基本粒子--電子(道生一);接著電子跟電子再相互作用的結合,從而分別的產生了元素粒子之中的質子和中子(一生二);然後質子和中子又再度的相互的結合,進而產生了組成為總體質量物質的氣態、液態和固態的物質三態的質量粒子的原子(二生三),從而氣、液、固三態的原子,再度的相互反覆交錯的組織從而成就了現成存在的宇宙之中的蓬勃萬物 (三生萬物) 』。是契合道理?!

是古今巧合?!還是深藏天機?!或者這就正是自然界宇宙生成演化過程當中的真實脈絡!這裡面摻雜了的而有著長久以來不斷的反覆經歷著的困頓與波折,一時之間感覺似乎可以在這裡即時的輕鬆的放下,更也期待著在往後的閒暇日常裡有著空檔機會,可以不時的在靜下心來的時候慢慢的細細的思索著追尋回味。

同樣的東方文明,其自然觀是既對立又相聯,彼此相互依靠、轉化、滋生、消長的陰陽二元論,而最為深入人心的是,在生活中普遍能夠接觸到的簡明易懂的太極(陰陽)圖,形象的雙魚首尾相連相互依存從而構成為一個陰陽動態和合循環的圓。

就前述老子道德經:「萬物負陰而抱陽,冲氣以為和」的論述,以個人的一般淺顯理解,意義上好像是在論述一個物由本體和作用的兩面結合,從而構成為具有正負能量的物質的完整體,雙魚的圖式就似乎有點不是那麼的精準貼切。但如僅就雙魚首尾環形相連的太極陰陽圖式表達而言,本書也有一個類似的內部有著雙圓併排的圖式,只不過它是一個內部結構的雙圓軸心的自旋運動方向是各自的反向旋轉,而互以側邊接觸面順向運動的相互吸引而結合的不相同的圖,這樣的一個圖式,它所代表的意象是元素粒子--中子的內部動態的斷面結構;它所表達的意義是自然界的萬物擁有著生成、變易、湮滅、轉化等等循環不息的動態的相互依存作用形式

元素粒子的質子,和基本粒子的電子一樣,都是自然界惟二的以自體自旋運動外沿的基本物質(以太),與物質空間的基本物質(以太),相互保持著質量能量動態平衡的穩定型態的質量粒子,圖形都是由一個中心軸自旋運動所構成的大小各自不同的圓。質子因為質量較為巨大而擁有著圍繞在核心外圍旋轉運動的電子,從而建構成為複合結構的穩態粒子;而中子則是准穩定型態粒子,中子是擁有兩個中心軸的圓,內部各依其軸心分別的有著互為相反方向的自旋運動,而相互以軸心側向外沿接觸面順向旋轉的運動能量從而產生相互吸引作用的形式結合。

中子只有在原子核的環境中才能夠相對的穩定,也可以在原子核中動態的經由外力的作用而直接的產生元素粒子的變易,而自然界總體萬物的生、滅、變化就都是從中子的變易中發生。一個質量物體如果全是由穩定型態的元素粒子所構成,那就只能是單純的存在或是湮滅,但卻不能夠從生成存在中的相互依存聯繫作用中產生物質型態或質量的變易,萬物也就不可得。一種太極 (陰陽) 圖,古今圖式相似雷同,只不過這當中各自分別的有其不同的意義表達,在這同樣追求理解自然事物的漫長而久遠的寬廣道路上,似乎在這裡又有著輕微的擦撞而默默地蹦出了那麼一點小小的火花。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