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AkaRi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速記/親與孝。

AkaRi
·
·

看到關聯文章中截圖的一句話瞬間點燃怒火,速記憤怒和憤怒的底層。


「寵豬舉灶,寵子不孝」,近幾年似乎很常看見這句話。一方面自問這是否是一個對自己的暗示(基於內在世界投射理念⋯⋯),一方面再一次感受到傳統文化和上位者扭曲所帶來的惡業。

華人父母似乎都很在乎「孝順」這件事。

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出自《論語.顏淵篇》

這是我近年常對個案提及的小故事,我總要他們反問自己:「父不父,子何子?」對於喜歡計較孩子孝不孝的人,我常冷笑一聲反問他有沒有翻過字典如何解釋「父慈子孝」?(附上尋尋覓覓之後找到最讓我感動的版本

華人父母常說要孝順親長,最簡單的量化就是金錢、地位、名聲,所謂「奉養」——越犧牲自我、越高的成就、越多的「孝親費」(看看這稱呼多麼高潔),就是個越「孝順」的孩子。港澳我不熟,其他華語地區我也沒去過,實際經驗不足不予評論,單就中國和台灣而言,可以說是「錢就是愛」的最大具現。

以前還有「養兒防老」的信念,對於才剛剛過完八個月育兒生活的偽新手媽媽,我只有無窮盡的怒火。

千辛萬苦的度過了孕期、躺在產台上尖叫、手術台的冰冷、麻醉引起的嘔吐、尿管造成的疼痛、肚子上如火一樣的傷口、讓他人服侍著盥洗的羞恥,每一步都那麼艱澀難行,兩百八十天的自我燃燒,為的是延續生命,智慧的傳承;這個世界的喜怒哀樂都那麼美好,深入骨髓的犧牲不是為了四十年後我每個月可以領多少零用錢而做的。孩子不該是投資,我以為他們是「愛的結晶」,是夫妻之愛的具現化,夫妻相愛、受到世界和上天的祝福,因此孕育並生下擁有我們基因的孩子,將我們的生命歷程、經驗和智慧源源不絕的傳承下去。

奇怪,我以為大家受得是一樣的教育,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不同?(不健全家庭或說失能家庭、親職我也有很多廢話能說,改天理一理再來發洩。)


有的孩子孝順的方式是問候、是陪伴,是偶爾切來一盤水果,或是送兩張江蕙演唱會的門票;也有的孩子表面上惡狠狠的頂撞、從來不給父母留面子,但聽說父母感冒了總是第一個請假跑回家各種威逼利誘的帶出去看醫生(所以說長輩們不愛看醫生到底是怎麼養出來的毛病?)。

老一輩(或兩輩)總是更喜歡收到錢。

這源自成長背景和時代差異我能理解,甚至可以同理從每個月不到三萬塊的薪水中硬擠出一萬存進母親戶頭之類的事,那些自己過得緊巴巴卻為了長輩日子舒適而打腫臉充胖子的孩子們,常常不知道如何關愛父母,或是父母擔心孩子的成就、人生過得痛苦⋯⋯各種焦慮被扭曲和偏執了以後而要求的條件。

我曾經和母家親戚們曾經討論過這件事,雖然避著我母親,但我猜想家母的想法應該相去不遠。舅舅們曾經說過,之所以望子成龍,是因為這個世界對龍鳳以外的存在太過嚴苛,不希望孩子承受自己走過的路和痛苦,無奈惡夢總是一代代複製,像是無底的深淵。這樣的恐懼緊緊跟隨著我的上一代人,也因此他們那個年代有著更多糾結,對於「發大財」的願望和目標才會如此深信不疑。


我猜測所謂「韓粉父母」的崩潰應該是基於這樣的憤怒——老娘他媽的為你打算、思慮過度,視茫茫、髮蒼蒼,你老師的還敢不投韓?這麼好的未來你膽敢不要?給老娘滾吧混蛋!

我想父母長上所在意的孝順、忤逆,應該是「我希望你好,你為什麼不聽我的?」而衍生出的「原來我的付出都是屁」的、被否定感。

「被否定」是情緒挫折當中最有力的其中之一——另外三個我已失憶請自行拜大神(?)——有多少人是為了迴避被否定感而陷入衝突,拒絕之所以是藝術,就是因為被拒絕的人的心理活動是全人類的共業之一。

講白話一點,我想說的其實是,要子孫孝順很容易,中立的愛就可以了。愛也很簡單,不過就是尊重而已,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再求「推己及人」,真的看不懂可以推薦對方讀一下國家教育研究院的資料,然後微笑著說一聲「上帝保佑你」。

我只希望能夠和我的孩子和平冷靜的對談,到我年老時可以和孩子各拿一瓶台灣啤酒,點起我最喜歡的桂花香,偶爾幹幹叫的談笑風生。

現在的時代來看,這個目標是不是還有些遙遠?


很突兀的結尾之備註:這篇其實是自動書寫之一,所以只是喇低賽(攪豬屎的意思),不用太認真;我腦子空空不通文墨而且臉皮薄又脾氣壞——應該看得出來我寫到一肚子火和各種罵人拍桌子——太較真的和我「討論」我真的答不出來,拜託不要試圖和我論證,但分享自己的觀點、情緒、想法、靈感⋯⋯等等都很歡迎。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