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镜禾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相聚

镜禾
·
珍惜每一次相聚。

我不太会做饭,但喜欢叫亲朋好友来家里吃饭。

请客来家里吃饭,感觉是亲密的事。没有哪一餐让我印象深刻,但记得很多家中宴请亲友们欢聚时的瞬间。

喜欢请客吃饭是源于这些年在外工作,发现别人请吃饭,经常是外出餐厅吃,大家刚开始都有些拘谨,几杯酒下肚,放开地聊起来,但毕竟是在外面,还是没那么放松,常常聊到餐厅打烊,被迫停止。大家提议说,要不开启下半场? 

这时候,即便去了下半场,被中断的那股兴致也荡然无存。

感觉大家都有压力。索性叫了大家来家里吃饭。

我喜欢跟他配合,做一桌子菜给大家吃。在家里的饭局常常吃到下半夜。大家随便吃喝玩乐,聊得不亦乐乎。看着他们开心,我也开心,只是辛苦了他,既要做饭,又要陪着喝酒。

从生活,聊到工作,聊起近日的所见所闻,再回忆起往事,几乎无所不谈。在家里吃饭比去外面餐厅终究是轻松自在多了。

这是过去这些年经常会做的事。似乎到了某一天,就会自动浮现请大家吃饭的念头。而大家喜欢来我们家,基本上每叫必到。无需讲礼节礼数,大家或空手来,或随便带点吃的,都是随意。

近两年,大家因为换工作,换城市,或成家生养孩子,生活被塞得满满的。相聚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少。好在一年还是会尽量相聚。

有句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每每看到大家笑哈哈的欢聚,会升起莫名的悲凉。迟早会散,所以更觉得相聚的珍贵。这样想来,那些彼此可能产生的摩擦,冲突,都不再重要。无论多少次相聚,再见还是能把酒言欢。

但见得少,沟通的话题也就不如曾经那么相似。因为有距离,大家聊天开始多少有些克制。人都是在变化中的。当不能参与彼此的变化,共感就会少一些。唯一不变的是,即使彼此有些相互不再如当初一般热烈、共同的想法或话题,但大家聚在一起,起码不需要刻意的说话,也不会感觉到尴尬。

“咱们有一年没见啦。”

“啊,这么久了吗”。

“是啊,上次过来,还是去年这个时候呢。”

上周,一个近俩年长期在外出差的朋友过来。我们举杯相庆时,他忍不住说道。

“那你要多来啊。”我说。

“呃,我也想啊。经常需要外出呢。这次也就回来2周,唯一的一个周末就想着过来找你们了。”他还是那副腼腆的笑脸。

朋友话并不多。但每次在家里吃饭,还是能聊几个小时。我们慢慢吃着,慢慢聊着,感觉空气中充满着惬意。

吃完饭,他往沙发上一躺,就像回到了家里一样。

他从外地过来,晚上会住家里。晚饭后,我们出去散步。回来洗漱完,他拿出家里常备的折叠床,打开,躺下,极其自然。

第二天,我们会一起买菜做饭,再叫上三五个朋友,又是一个愉快的周末。

周天晚上,送外地来的朋友去停车场。他有些不舍地说,这一次要去国外出长差,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回来再相聚;不过,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感觉自己充满电了。

我忽然发现了为啥喜欢叫亲友们来家里吃饭了。原来,我们这里可以作为一个“充电站”。

大家都是在外的旅人。很开心,他们能在这个驿站稍作放松。这或许是在家请客吃饭最大的意义。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