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抗爭背後的後勤網絡(1):文宣隊(上)
在「反修例」運動中,多樣的後勤網絡是「街頭抗爭」背後的重要支援。在對運動的抹黑中,龐大的後勤工作和經濟物資支援經常被視作運動背後有「金主」指使的證據;事實上,示威者背後的確有很多的「金主」和義工,然而他們並不是什麼境外勢力資助的機構,只是無數自發出錢出力的普通市民。
這些抗爭者後勤網絡緊貼政治環境的變化和抗爭者的需求,在不同環節予以支援,造就街頭行動面對政治打壓的韌性,令大規模的示威得以持續長時間。我們分別介紹「文宣隊」、「即時資訊台」、「後勤支援」、「醫療和情緒支援」、「被捕抗爭者支持」這五種後勤網絡。
「文宣隊」帶來「去中心化」的資訊傳播和群眾動員。在「反修例」運動中,政權不斷抹黑運動,扮演媒體「發言人」和領導角色的「大台」不再存在,示威行動的頻率密集且型態多樣。示威者間發展出文宣網絡以傳播資訊、提出運動路線、動員群眾。
「文宣隊」:去中心化的資訊傳播和群眾動員
在「反修例」運動期間,政府密集召開記者會搶佔主流媒體平台,並用大量資源抹黑示威者,主流媒體對於運動的報道並不全面。為了抗衡主流電視台和報章的論調,示威者發起數十場「民間記者會」和「政府記者會」抗衡;學生和網絡媒體的義工則在示威現場進行直播和報導,捕捉重要的警暴鏡頭。在這些媒體外,大量的抗爭者自發投入文宣的創作和傳播、發展出大規模且「去中心化」的文宣[1]網絡,在不斷變化的運動中凝聚抗爭者的共識、爭取社會支持。
在運動爆發初期,抗爭者自發設計圖文單張,並擺街站宣傳《逃犯條例》的惡劣影響,動員群眾參與大遊行;從2019 年6月中開始,示威者架設「電報」頻道,並且印刷實體文宣在各區「連儂牆」和街站傳播。在持續一年的運動中,抗爭者逐漸整合各部分的文宣協作,摸索出令文宣傳播得更廣泛、更即時的協作流程。
概括來說,文宣網絡並沒有統一的運作方式,但離不開「創作」和「傳播」兩個部份。「創作」包括:查核信息,文案、製圖設計;「傳播」包括:網絡傳播、印刷、派發或者張貼於連儂牆。在中間彙整文宣的「電報頻道」則是促成資源共享,令「創作」和「傳播」可以同步進行的重要平台。任何人可以投稿文宣創作;任何人也可以下載現成文宣貼上連儂牆或在街站派發。在這個章節,我們分作「創作」和「傳播」兩部份介紹背後的協作工作,以及這些網絡的發展和變遷。
1、文宣「創作」
文宣「創作」是「文宣鏈」的第一步。「反修例」期間,新媒體平台在短時間內搜集到高產量且切中時事的文宣,它們由無數的匿名示威者投稿,沒有署名和著作權,供群眾下載。例如:「反送中文宣谷」電報頻道在2019年6月中成立以來,發佈超過3萬8千份圖片和視頻,雖然頻道管理員身兼創作和發佈,但頻道上近七成的文宣都是由其他示威者投稿。運動期間,大量的文宣頻道、匿名創作的文宣不斷湧現,這個百花齊放的情景令個別頻道或者創作者都難以壟斷運動論述。
由於創作者眾多,「文宣」的創作形式和主題都非常多樣,有視覺效果強烈的繪畫創作、圖文搭配的海報、漫畫、圖解新聞點評等。礙於「文宣」的形式所限,雙向的討論和對話難以發生,「文宣」有用情感、資訊、觀點在短時間內說服和動員群眾的特性。「統整資訊」、「行動動員」、「凝聚共識」則是運動中常見的文宣主題,我們列舉實際的案例進行說明。
統整資訊:發生了什麼?應如何理解資訊?
2019年下半年,幾乎每幾日都有不同的示威行動、新增的抓捕和打壓;與此同時,政府密集召開記者會攻佔主流媒體平台、抹黑示威行動,示威者難以密切追蹤所有的新聞信息並且掌握整體的動態。在這個背景下,「文宣網絡」持續歸納運動中的關鍵事件、查核信息反駁政府的說辭、也將龐雜的資訊整理成易於消化的「懶人包」。文宣的主題包羅萬有,從警暴事件的彙總、選舉制度的解析、到疫情的簡報和抗疫對策都有。事實上,「文宣網絡」所提供的不只是「資訊」本身,也體現抗爭者陣營對資訊的解讀與關注角度。「文宣網絡」透過「炒熱」易引起共鳴的畫面和新聞、提供一種解讀資訊的取態、在社會輿論中潛移默化批判政府的立場。
行動動員:可以做什麼?怎麼做?
示威者深知「人多」是運動有力量的關鍵,因此在運動的各個階段,示威者都不斷用文宣動員抗爭者付諸行動,強調每個人的參與都能帶來改變。在運動初期,動員主要圍繞著頻繁的遊行示威,但在街頭之外,示威者也在日常生活中挖掘生活各個方面、各種形式的參與可能性。例如:散播文宣、做哨兵、做家長車、光顧黃色經濟圈、加入工會等。文宣將複雜的任務拆解為簡單的步驟、手把手的教抗爭者「如何做」、傾向降低行動門檻,讓零經驗的同路人也可以快速上手。例如:文宣組彙整各行各業新工會的二維條碼總匯,方便示威者找到屬於自己的工會加入。
凝聚共識:同步抗爭者訴求和爭取社會支持
在「反修例」運動中,示威者較少有時間和空間面對面開展討論,於是文宣變作處理分歧、凝聚共識的重要平台。當激進示威者的抗爭行動引發爭議,示威者透過文宣解釋衝擊背後的原因,爭取理解。隨著運動發展,抗爭者以訴求和口號為主題創作文宣,同步運動的方向。
因文宣十分倚賴群眾的自發創作和傳播,當某些口號的文宣被大量創作、廣泛傳播,則反映出抗爭者對這些訴求的認可。例如:在7月1日的立法會衝擊事件後,圍繞著「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的口號創作被廣泛分享;當運動不斷升溫,文宣中的口號由:香港人「加油」變作「反抗」和「報仇」。文宣的目標讀者並不限於運動的支持者,正如文宣創作人「熱血小薯」所言:「想突破同溫層,拉攏更多屬中產階層的淺黃、中間、淺藍的支持。」
註:
[1] 「文宣」原指搭配圖片或文字說明的廣告文件,示威者以「文宣」指稱「運動相關的創作」。
《香港究竟發生了什麼》是一個關於香港的寫作計劃,也是場記憶與遺忘的鬥爭。我們從2021年的6月9日開始每晚連載,梳理香港社會運動的歷史脈絡,以及從2019年春天至2021年,由《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所引爆的民主運動的發展軌跡。希望這個書寫的嘗試,能在阻隔交流的石壁高牆上鑿出一個洞,帶來對話的可能,也煉成連結和反抗的起點。
《香港究竟發生了什麼》繁體電子書(PDF)下載:
tinyurl.com/TC-WhatHappenedinHK
《香港究竟發生了什麼》簡體電子書(PDF)下載:
tinyurl.com/SC-WhatHappenedi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