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活動提案:雞同鴨講的經驗 | 我的保險理賠與旅居歐洲
本年初最搶手的台產防疫保單,當時在最後一天下手加保,終於在上個月收到保單紙本。不過保單跟成績單不一樣,無法預測何時會寄到,可以及時攔截。打開信箱先看到保單的,是我老娘,他很納悶我既沒機車轎車(有腳踏車),有沒有其他值錢的財產,疫情期間又不能出國,怎麼會買了產物保險。
「就是之前很多人在排隊搶著買的防疫保單阿,保額五百,如果我確診,可以理賠給我十萬,反正才五百塊,所以就買來備而不用」,我說。
聽完之後,老娘沒說甚麼就回去做自己的事。我以為對話結束,沒想到他又掉頭回來跟我曉以大義:
你只買一張,要是確診才理賠十萬,全家那麼多人怎麼夠用?幹嘛不多買幾張?
你只買一張,要是確診才理賠十萬,全家那麼多人怎麼夠用?幹嘛不多買幾張?
你只買一張,要是確診才理賠十萬,全家那麼多人怎麼夠用?幹嘛不多買幾張?
「你看你看,你滿腦子就想著分錢!連一張備而不用的保單,你都想著可以有錢分!巴不得我真的用得到,但是嫌我買太少,你分到的錢會太少。」
我是要保人也是被保險人跟受益人,有理賠當然是賠給我,保單又不是以家戶為單位來理賠。而且理賠金是給我後續就醫、隔離跟防疫使用的,不是理賠孝親費耶!再說了,要是我確診造成家人傳染的風險,那保險應該是每個人留意購買自己的那一份,怎麼反問我沒多買幾張,還覺得理賠金應該分大家一起用?
時間回推到數年前,我的臉書出現了一則陌生訊息,原來是失聯已久的大學同學H。
大學時代,跟H是無話不談的朋友;修課時一起做報告,他從來不會是小組裡的地雷;我也一度參加過H擔任副社長的電影社,課餘也一起相約去西門町看電影。總之,是個頻率不會天差地別的朋友。他在訊息裡聊著近年因為老公職務外派的關係,全家都一起在英國生活。
「我家就住在離大英博物館很近的地方,你有來英國記得找我」
「好啊!那去看展覽就很方便了。」
「你以前有寫部落格,現在還有繼續寫嗎?」
「因為寫論文停了好幾年,畢業即失業,又開始寫了」,我回覆訊息,順便貼上網址。
對話到此,都還大致對焦。兩天之後H又傳來訊息:
我看了你的遊記,原來你之前曾經去歐洲住過半年喔!
我看了你的遊記,原來你之前曾經去歐洲住過半年喔!
我看了你的遊記,原來你之前曾經去歐洲住過半年喔!
這位太太,我還沒去過歐洲,你是看了哪篇遊記,發現我住過歐洲!
之後他就被我封鎖了。我輾轉從別的同學處得知,他辭掉工作之後,生活重心轉變,跟朋友互動也逐漸脫節,話不投機,不是只有我遇到這種雞同鴨講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