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沒有喪屍,卻啟發喪屍熱潮的小說《I Am Legend》

笑耶
·
·
IPFS
·


《I Am Legend》是美國作家Richard Matheson於1954年出版的科幻驚慄小說。故事講述地球爆發某種瘟疫,令大部分人口都變成類似吸血鬼的怪物,生還者Neville一邊過著刻苦的生活,一邊研究醫治疾病的方法。

乍聽之下,《I》的橋段一點也不像當時的吸血鬼小說/電影。當時的吸血鬼作品大多是這樣的:一隻或數隻住在古堡的吸血鬼,遺害人間,主人公和幾位夥伴闖入古堡,以蒜頭和十字架壓制吸血鬼,再用木樁搗心,最後可能把吸血鬼拖到外邊被太陽照死。其中的俵俵者是Bram Stoker的《Dracula》。《I》半點也不是這樣。

如果整個城市只有一個生還者,他會做甚麼?《I》做出了真實的想像,Neville一開始每天只顧修理房屋被破壞的部分,因妻女逝世而感憂鬱,乃至開始酗酒,而一次差點被殺的經歷令他開始研究門外怪物的起因、構造和有效的殺法。這個變化都是自然而生的:一開始只為生存,然後為了理解而開始探究。

《I》中對怪物的描察鉅細無遺而全部都有科學解釋:討厭蒜頭是因為過敏反應、不怕槍炮是由於體內有藍色液體黏合小傷口、害怕鏡子和十字架是歇斯底里視盲所致。傳統吸血鬼的能力有些十分神化,如霧化和變成野狼或蝙蝠,則沒有在小說出現。令人變成怪物的細菌,只有小量是因怪物咬人而傳播,更大的罪魁禍首是蚊子跟戰後產生的灰塵。這些設定,不難看出作者希望小說可以脫離吸血鬼類型的傳統。

談這部小說不得不談其結局。到了故事的中後段,我們知道吸血鬼分兩種,一種是死屍變成、野獸似的,另一種是人類染病變成、具有病前智力的。主角知道自己成為少數,在死前看一下圍觀他的吸血鬼,發現他們的眼神是又驚又畏,就像人類當初畏懼吸血鬼,切合了「I Am Legend (我是傳說)」的主題。

《I》對吸血鬼類型沒有太大的影響,後來的作品基本上還是《Dracula》的套路,近代更藉浪漫情節借屍還魂。要知道《I》的出版時間是一九五四年,比George Romero的《The Day of the Dead》還要早十四年。讀畢全書後忽發奇想:此書也許啟發了後世的喪屍電影/電視劇。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