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信Matters是一個創作平台
黑色、白色、灰色:說出來的那個人......必須是我嗎?
這篇文章其實我思考了好一陣子才決定仔細地寫下,我不想馬虎或隨便地去談這件事,否則就乾脆噤口別說也罷!
隨著歲月把我的年紀一點一點往前拉,興許我並沒有因為年歲而變得懂事,而是因為所經歷的事、犯過的錯、受過的傷,以及那一丁點成功或失敗的經驗,所以,好似年紀漸長後能更成熟一點去面對的事也變多了。
這些成熟漸漸教會了我許多事,其中一件事 — 許多事情別說得那麼「絕對」。絕對的黑、絕對的白,好似我都漸漸不敢如此肯定地說出口了。事情的是非對錯再混入人情義理可能就又沒這麼徹底,我認為很多事件可能都是灰色的!好的人也會有壞的一面,壞的人也可能有良善的一面。
正如我看過的一本寫作教學的書曾提到:當您看見文字上描述著一位母親買了一大袋水果回家就自己躲進房間裡吃,絲毫不顧在客廳哭鬧的孩子。看到這您可能會覺得那位母親真是自私,但故事繼續走下去,那位母親會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她罹患的某種罕疾,必須盡速補充維他命C,以讓情緒和身體狀況趕快穩定下來,好再去安撫自己的孩子。讀完故事您興許會對這位母親有些了解,而不再對她的行為感到憤怒,甚至會有點同情。
我們必須把故事讀完,才有辦法知道事情的全貌。可是於真實生活中,我們沒辦法如此,因為我們不是上天,我們不具有上帝視角。為著如此,我總是經常提醒自己:「懷著一顆溫柔的心,多去同理別人一些吧!」即便如此,我無法全然做到,但就是盡力而為吧。
說了這麼多,我到底想講什麼?其實,我想說的是一件星期一大概晚上六點發生在Matters上的事件。也許這根本不是第一次發生,只是我第一次看見,而看見了之後,我有點難以忘記,也好似不能假裝沒看見。
寫下這篇文章只是想表達我個人的一些淺見,甚至期望能拋磚引玉地引起在Matters上生活的人一起思考些什麼!我這裡沒用「引起共鳴」這個詞彙,是因為我並不是要讀者完全認同我所說的,只是希望這是一件能一起討論的事。
事件
終於,進入了正題。事件經過是這樣的,這個禮拜一(11月8日)晚間約莫六點多,當我如常隨意瀏覽著Matters上的文章時,這回我想看看「最新」的文章有些什麼,我心想:「也許可以發現一些與我投緣的作者或文章喔!」
就在我按下「最新」的瀏覽頁面時,我驚呆了,甚至有些不可置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了什麼?!我在最新的文章,第二篇看見了斗大的文章標題寫著類似:「加賴:○○○○○,爆乳援交什麼○○○○○」(以上標題是我自創的,因為我壓根兒不記得確切的標題內容了←當時也沒想過會寫這篇文章,所以更覺得不用特別去記這種東西)。
我一度以為自己看錯了,並不是好奇心驅使,我點近了文章,並懷抱著有種想得到一種救贖解答的希望,但我更痛心了。因為文章的內容確實寫了些關於性交易的字眼。我停在畫面思忖了一下,並拿給老公看一下,確定我自己理解和第二人的認知不會相差太多。老公和我說:「這出現在Matters上的確不適合。」
我跳出了那篇文章的頁面,隱約還看見了有五個拍手(也許是嚇到手抖)。接著我繼續在「最新」文章頁面往下瀏覽,滑不到幾篇文章,又看見了類似的文章出現。我依然處於驚嚇狀態,索性就離開了「最新」文章的瀏覽版面,我轉而去看已經追蹤的作者或精華文章。
然而,那一晚我想得最多的就是那篇沒什麼實質內容的文章。當然我並沒有需求,只是覺得「不妥」。我想:「為什麼那樣的文章會出現在Matters上呢?」、「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不要在讓它出現呢?」......諸如此類的問題與答案在我腦海裡亂竄,我好像有點得不到平靜。因為說真的我真心蠻喜歡Matters這個地方,所以當然不希望這個地方「爛」掉。
關於那有點恐怖的文章,我想Matters官方似乎也很快處理掉了,因為我就看過那麼一遍,沒在看見它陰魂不散地回來(在此謝謝Matters的協處人員,對於Matters官方運作不完全了解的我,若有說錯什麼官方運行方式也還請糾正)。可是我依然在想,那有沒有辦法讓這樣的文章連出現的機會都沒有呢?
我和老公從坐在客廳聊回了床上,都在聊有關這件Matters上的小插曲。老公說:「那如果那Matters的註冊難易度提高呢?」我說:「可是Matters鼓勵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創作者。」老公接著說:「我是指註冊資料的時候,例如除了綁E-mail,還可以綁定電話。」我聽到了這裡提出了:「那綁身分證字號呢?」但我們討論了一番後又覺得身分證的做法會不會又太涉及個人隱私了點?
接著我們又聊了好多,聊到了隔天,又到了今天。我自問:「這事件本身錯了嗎?」我覺得比起去論對錯,也許用「不恰當」、「不適合」來說會好一點。因為我深信Matters是一個創作平台,不該出現這樣的資訊,本人懷疑著這樣的內容真的能稱得上文章嗎?我覺得它更像廣告或行銷,而那些看起來驚悚的字眼則像行銷廣告的必要字眼(在這邊不好意思的舉例一個例子,像「無套」,這就如同是賣保養品的廣告字詞上要有「晶瑩剔透」一樣,那些關鍵字詞的出現,讓我確信自己不會產生「誤會」,這肯定是個非以創作為主軸的資訊)。
這樣的資訊不管出現在哪是不是都會有些怪怪的呢?如果我今天登入了A片網站呢?好像還是怪怪的。因為台灣的性產業並沒有合法化,詳見:維基百科 — 台灣性產業。
引用維基百科關於台灣性產業的內容:在2011年時修正《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0條、第81條,增訂第91-1條後,在性交易區域內開設性產業或進行性交易者,娼嫖皆不罰、區域外則娼嫖皆罰。但由於目前尚未有任何地方政府設立專區,故實務上是娼嫖皆罰。
不過,話說到這還沒結束,那麼,如果是在「網路上刊登情色廣告」違法嗎?(可參考此評論網之文章—《成年人的性交易廣告,竟然跟未成年人有關?!》。結論是:目前台灣並沒有辦法處罰「成年人間」的性交易廣告,所以即便在Matters上散布這樣的資訊,可能也是無法可管。(我是針對我蒐集到的相關資料做出這樣的結論,若有法律相關的專業人士可以補充或完整表達出更多,還請幫忙,謝謝!)
我並非覺得性交易是不對的,因為在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就是一個供需市場,有需求才有供給,這樣的需求不可能消失的話,就會出現黑市交易(非法交易),就台灣目前的現況就是如此。於此,暫不討論性產業是否合法化的問題,否則問題會被發散出去。
看得見的手&看不見得手
Matters上的風氣相當自由,比起由官方掌控多數決策的寫作平台,我感受到的Matters更像一個由創作者與讀者自治的地方。我曾經好像看過某些文章得知屬於Matters的官方人員(編輯、管理者.....,抱歉,請原諒我找不到一個完全覺得合適的稱呼)其實人數不多。我覺得即便有著這些人,他們也同樣是讀者和創作者,我們不能期望一個地方自由,卻絲毫不懂得自律。套句《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所言:「想獲得真正自由就必須高度自律。」在我認為被濫用的自由,或以自由之名亂搞,只會使自己存在的地方毀滅。
若把Matters的官方人員比喻為政府,我們是人民,我們期望一個國家能變得更完善的話,不能夠整天只看著新聞罵政府,而自身卻始終無所作為。分裂、挑撥和謾罵好像都不會讓世界變好,如果可以,期望可以理性而有建設性地去談論我們嚮往的改變。
不過我並不會說Matters是個社會的縮影,雖然一開始想得時候覺得有點像 ,因為這裡的確充斥著各式各樣的人,如同真實社會上有各式形形色色的人們。然而,我後來細細地想著,我覺得Matters更像是一個有共同理念的團體,為著這樣的信念我們存在這裡,如果是這樣就不可以「玩壞這個世界」,又或者說,如果有能力的話,我們應該要去捍衛自己想留下來的城市(不論您想擁護的是自由的文字創作平台、有價創作,又或者是其他東西,如過那樣東西是只有在Matters上你能感覺到的,那麼,這裡也需要你)。
「看得見的手」與「看不見得手」是政府在維護市場平衡時得必要手段,今天我不是想談經濟學,而是我想藉由這個比喻來思考:「那麼倒底Matters官方需要介入管理嗎?如果需要的話,該介入多少才好呢?」(先說,這大哉問,我依然沒有答案)
補充:「看不見的手」強調市場對資源的配置作用,通過價格、供求、競爭和風險機制,市場能夠促使生產要素優化組合,促進商品生產者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生產技術,並最終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看得見的手」強調政府對資源的配置作用,由於市場失靈的存在,單純依靠市場調節並不能使經濟自動趨向於均衡狀態,必須要通過國家干預,運用各種政策手段綜合調控經濟,才能實現經濟的良性發展。
我個人覺得官方管理的介入有其必要,只是要深入到多少,這可能有關於官方的決策,當然我們身為Matters上的一員也都有些責任,因為討論空間是活的、是可以變動的,Matters也好似教會了我這一點,每個人都是創建這宇宙星系的一份子,我們相互影響著。從前我覺得在一個平台上創作是被動的,應該說我不覺得自己可以改變平台任何一點什麼,只求自己的文字創作若能改變自己或溫暖到他人的心,我就很開心了。
情色文學
我從來不反對情色文學,雖然諸多文化上於此有所爭議,但我認為書寫及是表達人類情感的一環,若「性」本身也是人們想談論的,又何妨?
明末清初時盛行的艷情小說也多描述情慾,著名的《金瓶梅》最為人所知。再說起2015年電影票房大好的《格雷的五十道陰影》,這部作品其實也是由EL·詹姆絲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誠實地說,我看過這部小說作品,看得時後的確讓人連讀文字都臉紅心跳,我覺得要寫到這樣的程度,作者的功力也是不容小覷,並不是隨便寫出幾個露骨的字眼就能博得讀者想繼續看下去的衝動。雖然《格雷的五十道陰影》這部小說於文學上價值爭議也是戰了好一番,但我個人覺得讀者本身若喜歡那部作品,對於他個人本身而言就是一部好作品。
在這邊我提起了情色文學,只是想表達一點自己對於這類創作的看法。不過我仍堅持我看到的是情色「資訊」,不是情色「文學」。至於,為什麼?可能還是要看到的當下才有辦法自己下出結論,不然,我在這邊說得口沫橫飛,您可能也會覺得有點抽象。
如何讓Matters更好呢?(如何改善這問題?)
如同我前文所言,Matters的好與不好,需要想待在這裡的每一個人。因此我腦力激盪地想了一些可能的解決方法,雖然可行性評估可能還有待商榷,因為一個方案的可行性必須同時考慮成本(人力成本,Matters有足夠的人做這件事嗎?金錢成本,Matters目前的規模有資金完成這個方案嗎?)
如下列出幾個方案:
- 提高Matters帳號註冊難易度(除了電子信箱,還可以綁定手機驗證)。
- 利用人工智慧(AI)的方式先審核文章,就像Youtube每次上傳影片都會先審核是否有情色、暴力或兒童不宜的內容。我知道關於這個Youtube審核機制也有過吵得沸沸揚揚的時候,指出AI的錯誤判讀可能會錯殺優質內容。
- 利用文章內的「關鍵字」來審查,由官方設定幾個文章的「敏感關鍵字」,若內容有提及那樣的字眼就會先到官方審核是否創作內容不妥?(如果目前有這樣的機制,又或者有了這樣的機制的話,我這篇文章可能就會需要先被「審核」一下,笑)
以上方案,可能都未必健全完善又未必適合,只是我想了好一陣子,興許寫出這篇文章來我自己會舒服點,因為我想說出來這件事,內心會好過點。
我姊姊曾說過我太過於「英雄主義」,對於此,我思考過、反省過。對啊!有時候,我也會覺得自己未免太自以為是,我認為的種種,又不代表每個人都這樣想,那為什麼一定要捨我其誰地去說些什麼呢?可是,有時我又會去想:「但我也有權利說出來啊。」我通常不喜歡對事件強烈的表態,比起得罪人,我更怕自己會後悔,我怕幾年後,或發生了什麼事之後,我自己就不是這樣想的了。但有些事情,就像這件事,我還是想說(而且今天還說了很多),因為我認為寫字者的筆,就像一把刀,我要為自己得時代革命,沒有要對抗誰,只是想要一個屬於自己的世代,好的時代。
初衷&理念
每個人、每個團體,每個平台都有自己的初衷,如果說那是一個理念,那麼就守著自己認為的信念就好吧!
這就像許多日本的咖啡廳不准帶寵物和小孩入內,針對這點可能也會有許多爭議,例如:「怎麼可以把孩子和寵物相提並論?」、「孩子也有人權啊!」之類的種種,要吵,真的吵不完。我覺得把這件事用是非對錯去看很難有個結論。但是,如果說這間咖啡廳的老闆開店的初衷是:「希望每一位客人都能在安靜的空間好好享用一杯咖啡。」那麼,您還會說這樣的信念太過分了嗎?
當人和人間的自由與自由互相牴觸時,我覺得可以反思著自己想要的「自由」是否太過於侵略性,否則就各退一步吧。
Matters平台的成立以及在這裡成為讀者或創作者的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有屬於自己的初衷,就踩著那個底線去捍衛自己想保護的東西吧!
我盡力地想把文章寫得言之有物些,所以文章多處有引用「超連結」的地方,若有我說的不完善的地方,還歡迎大家一起討論,讓一件事情逐步完善起來。
我不知道這篇文章發出去會怎麼樣(興許也沒過多的人看,也不會引起討論的風氣,而是我自尋煩惱,想得太多),但我還是想說:「我無意以文字引起任何筆戰,我只是想著希望Matters更好,當然這個「好」也是我心中有個模糊的樣子,未必是你的答案。」
這篇文章讓我的鍵盤清脆地響了好幾個鐘頭,寫到了尾聲,我發燙的腦也才好似慢了下來。
今晚來去好好睡一覺吧!我重要的信念之一:「沒有什麼比人能好好吃飯、睡覺重要了!」大家晚安,若您看完了全文,深深地,深深地,感謝您閱讀我的文章(或聽我發牢騷),希望您看完此文也別因此睡不好,睡前別想太多,您可以明天再來看,今晚好好去睡吧 :)
最大的悲哀不是壞人的囂張氣焰,而是好人的過度沉默。—馬丁路德
【封面圖:是我多年前寫下的句子,配上網路免費圖庫做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謝謝您在一日珍貴的時光中,撥空閱讀我的文章。如果您喜歡我的文字創作,期望您能幫我點擊文章最下方綠色的拍手按鈕,或成為我的讚賞公民,鼓勵我持續創作!我將於Matters上持續發布新文章,期待我們能在這以文會友!祝福您日日好日,事事順心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