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528491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辩行记· 5、动听地说“不” (顺势而为)

528491
·
·

中国传统的所谓雄辩,大抵多为道德板砖的互拍,心性命理的玄谈。还好有一个异类,名为《战国策》。

如今在娱乐节目里大行其道的“策”,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其实是件极其严肃的国家大事。无数苏秦张仪这样的谋臣辩士,空口白牙在兵车万乘的大国之间策来策去,策得好白衣卿相,策不好身败国灭,实在是刺激得很。

最有趣的是,在那个既不能用道德板砖拍人,又不能用神道设教唬人的世道里,面对骂也骂不得,打也打不得的国君,这群被逼到绝境的辩士居然像杨过打出“黯然销魂掌”那样,悟到了说服之道的最高境界:顺势而为。

我们永远都不会真心喜欢遭受反驳,但我们都希望自己更加深思熟虑。所以最有效的反驳不是要证明对方错,而是要证明对方所做的事情,正在违背他做这件事的初衷。因为任何具体行为背后,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意图,只要切入行为与意图之间的缝隙并导出矛盾,就可以让对方自己来收回成命。

《战国策·赵策三》里讲了这么一件事:平原君受魏国之托与赵王谈合纵,几次三番公关不下来,只好请虞卿出马。这位先生也不废话,径直对赵王来了一句:魏国错了(“魏过矣”)。赵王当然很高兴——就知道魏国错了,所以我才懒得理他们呢(“然,故寡人不听”)。

看明白了吧?这一步就叫“顺势”,首先要发现你想反驳的观点的合理之处:魏国当然错了,不然赵王难道是傻瓜?就算赵王是傻瓜,那也是作为老板的傻瓜,不是你想怎么敲打就怎么敲打的。

达成了基本共识之后,虞卿接下来就像电影《教父》的经典台词所描述的那样,说了一个像“是”那么好听的“不”——大王您也错了(“王亦过矣”),因为但凡合作总是强者控制弱者,现在赵强魏弱,而魏国居然主动要求跟咱们混,可见脑子是多么不开窍,赵国又不是搞慈善的,哪能有便宜不占?

这个“不”字的动听之处,就在于从赵王的真实意图(总觉得魏国既然有所求,难免会让自己吃亏)出发,推导出反对其具体行为(拒绝与魏国合纵)的结论。从赵王的角度看,这个“不”完全不是在反驳,而恰恰是在完善自己的想法,因为它真正说中了自己心里生怕魏国占便宜的那点小九九。能把“不”说到这个境界,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如果你还是反感这种马基雅维利式的厚黑味道,那我们得澄清一下:虞卿是个好同志,至少根据他在《战国策》里的出场事迹来看还是挺有正义感的。问题在于,用“好的”去骂“坏的”固然很容易,但往往也是最无效的做法;而真正考验智慧的,是从“坏的”观点的内部逻辑出发,去推导出你所希望的“好的”行为——不能深入理解人性的实然状态,就没资格空谈道德的应然理想。所以说,联合抵御暴秦当然好,各怀私心杂念当然坏,然而唯一可行的说服之道,是像虞卿这样从维护私利出发去阐明合作的必要性。魏国觉得傍上了大款,赵国觉得拉到了小弟,各怀鬼胎都觉得自己占了便宜,这才是完美合作关系的基石。

其实,无论是社会契约论的创始人霍布斯,还是功利主义道德哲学家边沁和密尔,更不用说以《国富论》名垂青史的亚当·斯密,都是从正视人性的阴暗面出发,来设计最自私的人也能遵守的社会秩序和伦理规范。人各私其私,公在其中矣,不需要大家都变成圣人也能实现升平治世,这才是更靠谱,更有操作性的社会建构原则。

还在幻想靠批判人性的自私来实现世界大同?两千多年前就out了。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