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这一天(二)

七月流火
·
·
IPFS
·

接上文


现在几乎所有行业都需要持证上岗,教师证、医师证等等等等,但对人类延续和幼崽抚育最重要的人——母亲,却从没有考证之说。

每个人都是懵懵懂懂就变成了母亲,在惯性和母爱荷尔蒙的共同作用下,懵懵懂懂地抚育着孩子。

在传统思维中,母亲是无私的,母爱也必须是无私的,但,这不科学,大多数母亲只会深爱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其他人的孩子,这是人性和天性,也本来就是自私的。

而母亲,首先是一个人,从女童到少女到少妇,她也有完完整整一次唯一的人生。孩子经历的,她都经历过了,孩子将经历的,她未必都知道,都懂得。

有这样一句话“别担心孩子在你摔跤的地方跌倒,他和你走的不是同一条路。”看过很多人的经历后,感觉认同。

一母亲拥有一个漂亮男孩,爱若至宝,也严加管束,希望孩子乖巧听话,如她所愿,孩子一直如此,如今已经41岁,是一儿一女的父亲,依旧喜欢靠在母亲膝盖上撒娇,他和妻儿的生活和花费,也一直依附在父母身上。

还有一个母亲,教育出一个寒门状元,娶了一个官员的女儿,做了一个小官员。不择手段努力爬升乃至平步青云是他唯一的追求,年迈的母亲一边抱怨洗衣做饭照顾儿孙的辛苦,一边骄傲儿子那么有出息。

要么将孩子打磨成宠物,要么甘心做儿女的肥料。好吧,这是个人选择,我尊重。

怎样才算一个好母亲呢?这像一个千古之谜。

我想,抛开所有细枝末节比较容易看清枝干。即便动物也会宠爱孩子,但爱的方式值得推敲。

每个人都是人,都只有一次人生,孩子如此,父母也如此。谁都不是谁的附属物或宠物或肥料。

彼此认可并尊重对方作为人的身份,尊重彼此的个性、喜好和不同,父与子,母与子,彼此像两棵树一样笔直地生长在大地上,顶天立地了无遗憾地过好自己的一生,不好吗?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logbook icon
七月流火写了很多年,如果没人喜欢阅读,就试着换一个方式。 一个偶然机会关注到性少数群体,她们就像一个放大镜,将我们的遭遇展示的淋漓尽致。 于是,我愿意讲述他们的故事。
  • Author
  • More

泰国一角

一周

爱的奇迹——跨性别女性菲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