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CRW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隨手整理去年在網路發放的「2019香港現況問答」結果

CRW
·
·

我在去年(2019)十一月時跟來自香港的同學一起用google的線上表單做了簡陋的線上問答,原本想應用在大學校園內的議題擴散上頭。沒想到被幾經轉貼之後,累積的填答人數已經超過三千七百多人,多少呈現了當下的台灣社會(主要是網路上的)怎麼看香港的局勢。雖然這本來是基於現場擺攤講解而生的問卷,並沒有紀錄任何受訪者的屬性資訊,難以進行進一步的分析。但攤開填答的狀況,仍有些值得討論的發現,於是丟到這邊給大家看看。

注意:由於沒有預先瞄準的研究母體、沒有設定抽樣方法,而且幾乎仰賴社群媒體Facebook散播,又可以重複填答。所以這無法在統計上用來推論到更大的群體,有興趣繼續探索這個現象的人務必謹慎看待以下數據。

首先是這份資料的大致分布情況,我們是從2019/11/19開始使用這份問卷,直到12月1日結束時有3706個填寫紀錄,可見多數的填答次數集中在20、21兩日。

由於題目是一系列的問答,所以也可以整理答題的分佈情況:

大多數的答對題數都集中在十題左右,平均數落在10.68,標準差則是在3.79。若將填答次數最多的前面六天(19~24)分開來看,平均數與標準差也沒有太多變動。

再來實際看看各題的填答情形,可發現答對率最高的三題分別是Q1關於五大訴求(92%)、Q2送中條例法案名稱(82%)、Q13為何丟燃燒彈(79%),最低的三題則是Q3支持港獨的民調(21%)、Q18大學校長的連署情況(24%)、Q14鎮暴水炮車的數量(28%)。雖然有些題目是議題的基礎知識、或是為了湊滿20題而隨便抓的新聞消息。但有些關於整體局勢的問題,仍有進一步檢視的意義。

首先是看答對率最低的第三題,這題是來自香港民意研究所的「公民社會贊助計畫」調查,調查顯示約有11%的民意支持香港獨立、83%不贊成、5%不知道。而在填答情況中,有將近八成的填答高估了獨立的聲勢。然而從第一題的分佈來看,絕大多數的填答者都很清楚知道這並不是運動訴求(92%),那接下來就很值得進一步瞭解在台灣看香港近況的人們使用什麼管道、以什麼立場看這場運動。

其次是關於鎮壓機器的問題,第四題同樣來自前述的香港民意研究所,五題則是來自新聞報導。前者有45%的填答高估制裁港警的民意,後者則有將近六成的填答高估警監會發揮的功能。這兩題的反應,可能代表填答者太樂觀看待整體民意改革鎮壓機器的決心,又同時對制衡鎮壓暴力的機構有太多期待。

第十四題的鎮暴水炮車常常是新聞報導的焦點,也許是這個緣故,有將近70%的人高估了水炮車的數量。第十五題的數字八千是選在十一月中之前的情況,有剛好過半的填答最接近實際情況,不過八萬至八十萬的選項也佔了44%。雖然這顯示了鎮壓的情勢在認知上被誇大,但不幸的是,港警發射的催淚彈實際上到十二月初就突破萬枚了,鎮壓力道正在逐漸向這樣的認知接近中。

最後是關於香港政治制度的問題,這個題組是由《香港第一課》當中介紹制度的章節而來。在這部分雖然有過半的填答瞭解行政首長選舉與立法會職能受到的限制,不過同時答對兩題的比例僅有36.7%。這或許提示了接下來需要有更多介紹香港政治制度的篇幅,而不必限縮於抗爭事件。因為即使抗爭事件能夠在短期內吸引關注,卻不等於這些關注能夠轉換為政治改革上的長期支持。

雖然這份問答當初並不是設計來瞭解抗爭消息的傳播情況,但也意外發現了隔著台灣海峽看香港時可能遇到的偏誤。如果對這個問答有興趣,可以點網址去看看:https://forms.gle/ub2Mi2tJhYXvvfgP6

如果有意願,也希望matters上的朋友可以分享一下對這份問答結果的想法。我個人挺想繼續改善問題設計,以便之後能找到更有效傳遞議題的方向。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