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王文岳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試談 Wikidata Lexeme 詞位在原住民族語的應用跟想像

王文岳
·
·
用 Wikidata Lexeme 詞位再談原住民族語的保存與應用

【萬山魯凱維基媒體工作坊後記之四】

族語有跳脫華語的學習方式嗎?
我們有可能去創造一個族語與族語對譯、族語與外語對譯的環境嗎?

想到當時到在萬山魯凱維基工作坊中
部落的夥伴向我分享:「過去的耆老與長輩常常都要與其他部落互通有無。雖然多納(魯凱語)跟萬山(魯凱語)還有茂林(魯凱語)的話都差很多(而且在過去實際的地點來看,三個部落的距離比起現在都收攏在茂林區境內還要遠的多),但很多長輩都會講。除此之外他們可能還同時會排灣、布農的話。」

回到現在常見的族語常見工具多是使用華語與族語對譯
不是用華語查詢族語
就是用族語查詢華語
這件事情雖然再正常不過
畢竟現在也有不少族人是再回頭學習族語
可是對於族語應用的想像跟可能性
感覺就限縮在了某種小框框

同時族語的語系屬於南島語系
雖然我不是語言學的研究者
但華語屬於漢藏語系的一環
跟馬來語、爪哇語等南島語系相比
是不是在對於特定文化或是語言的全是上面
同是南島語系的其他語言能夠更能完整詮釋的可能?

最近常常在一些族語教學的影片
看到類似的留言:泰雅語的什麼跟馬來語的什麼念起來差不多耶!
那我們有沒有什麼機會或是方式可以去做語詞的串連跟比較
讓這種小小趣味的比較
可以更加直觀更容易被看到?

萬山魯凱語單字在 Wikidata Lexeme 的呈現方式

圖片中的呈現是 Wikidata 的 詞位 (Lexeme) 功能

Wikidata 透過鏈結資料的格式實作辭典功能,串聯不同語言,達成不同語言的對譯。
只要以特定語言作為中介,就能很容易地達成同一詞彙不同語言的對譯。
(當然需要特別去注意不精準對照的問題)

Wikidata Lexeme 中收錄的萬山魯凱語的「kiiʼi 羊」除了收錄語法跟翻譯也能收錄讀音

圖中我們與魯凱族的夥伴完成了萬山魯凱語、茂林魯凱語以及多納魯凱語三者各 10 個詞彙彙編至 Wikidata 中,就能達成三個語言的相互對譯與對照。並且再向英語或是其他語言的對照,便能透過這樣的方式直觀對照不同語言的些微差異,並且也跳脫傳統的 1 對 1 (一個語言對一個語言)的辭典編排方式。甚至過去學者所製作的阿美語 — 法語 ; 卑南語 — 法語 或是以日文編寫的 《 排灣語集 》 ( 1930 ) 、 《 泰雅語集 》(1931)、《 阿美語集 》(1933)等書可以透過這樣的重新彙編,就能很快並很低成本的提供給華語或是其他語言的使用者再利用。

或許這樣的語言保存方式
是一種拓展語言應用與擴大詮釋的可能
當然我不是一個語言學者
歡迎大家給予更多意見

Wikidata Lexeme 中收錄的英文的 Monkey 的呈現,透過選定其中另外一個語言做中介,逐一對照就能很快的完成多語言相互對譯的功能

[萬山魯凱維基工作坊]
時間:20240814–15
地點:高雄市茂林區沁屋民宿
主辦單位: 高雄市茂林區永續人文教育協會

參考文獻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