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思維(1)
在一次去逛COSTCO時偶然看到「超級思維」 (Super Thinking -The big book of mental models by Gabriel Weinberg, Lauren McCann) 這本書,書封寫著「一流的成功人士都是超級思維者!」 讓我好奇的翻閱起來,沒想到內容引人入勝,也非常切合現在凡事講跨界,跨域的主流價值, 所以我就把它帶回家了。書總共分九個章節, 前面六章主要解釋各種「心智模型」(Mental Model), 後面三個章節則主要是討論在經營管理上, 如何運用心智模型的概念創造競爭優勢,包括如何創新,造成影響力,行銷,管理,團隊領導,...等議題。值得我們細細咀嚼並多做練習,內化這些心智模型,幫助你在生活中或是在職場上突破思考的盲點,做出更好的選擇,成為更有效率的決策者。
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寫的書「人類大歷史」(Sapiens -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中, 提出為什麼智人( Homo Sapiens) 可以成為地球的統治者? 他認為主要是因為智人可以相互溝通並互相合作,過著群體生活,此外,就是因為智人有較優的認知能力和集體想像力,可以創造虛構的故事,形成共同的規則,宗教,金錢交易制度...等。但是人類的演化也讓我們常會落入許多心理陷阱和偏見,若能利用一些心智模型去認知到自己思考的偏見和盲點並加以辨識,必能幫助你產生超級思維,應用技巧,迅速擴大你的能力圈。
這本書蠻燒腦的, 這幾天我好不容易把它看完。首先,就來聊聊書中提及的幾個和我們目前的生活及社會現象有關的心智模型吧。
第一章講客觀的思考,減少錯誤 Being wrong less
1. 反向思考 (Inverse thinking): 讓錯誤少一點就能得勝。2020東京奧運羽球女單金牌戰,陳雨菲利用小戴產生較多的失誤(unforced error)而贏得冠軍。 我們除了持續需要對的多一點,也需要錯誤少一點才會成功。
2. 從頭開始論證(Arguing from 1st principle): 從最基礎的由下往上思考,開始論證推斷,可以幫助你較輕鬆的應付/解決不熟悉的狀況。
3. 過度適配(Over fitting):當自己感冒咳嗽時過度緊張,上網google,把所有的症狀都聯想在一起,以為自己得了肺癌。新冠疫情剛開始爆發時,很多人過分緊張, 只有輕微咳嗽卻沒接觸史和旅遊史就以為自己染疫了。
4. 架構的心理陷阱( Framing): 參考架構會依據目前的處境而有所不同, 當你提出一個方案能產生「讓公司能突破競爭困境的機會」, 或是「一個需要投入額外過多資源的努力」的思考架構(frame of reference),命運則會大不同。新聞的標題也常引導我們產生架構效應,影響我們對新聞的認知和解釋。編輯可能會策略性的運用標題來左右民意,我想這點大家應該都常看見吧!(媒體中立嗎?)
5. 推播(Nudging) / 定錨(Anchoring): 餐廳菜單會標示「招牌菜」,「季節限定」...吸引你去注意它, 產生推動你購買的力量。 書本的標價:(印刷本+電子版)和(印刷本)的價格一樣,人們一定會傾向購買 (印刷本+電子版),認為自己賺到了。
6. 可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bias): 依賴接收到的近期經驗,讓偏見謬誤不知不覺影響你對事實的主觀性看法。例如媒體最近對施打完疫苗之後死亡案例的過度報導, 造成許多人以為因為疫苗而致死的機率很高,卻低估普通情況死亡的機率。
7. 回聲室( echo chambers): 由於可得性偏差,你將傾向去相信和你有同樣想法的觀點,類似所謂的同溫層,將導致黨派立場,並高估持相同意見者的人數比例。
8. 基本歸因謬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我們常常將他人的行為歸因於對方內在或基本的動機。常對人貼標籤,認為對方就是一個壞人,卻沒考慮到外在的情況原因。 例如你會認為闖紅燈的人是天生魯莽,卻不會想到他可能急著去醫院。
我們常依照所學的知識和過去經驗對所發生的情境做出反應, 這就是直覺(intuition)在做決定行事。但有時盲目的相信直覺會讓自己落入心理陷阱,遇到麻煩,所以要盡量客觀的思考,多運用心智模型思考, 別讓有心人或媒體帶風向,也別固守舊偏見, 從最基本開始思考論證找出根本原因,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了解不同觀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
You need to take in a variety of foods to be a healthy person. Likewise,taking in a variety of perspectives will help you become a super thin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