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310《史記》卷十七〈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02:封賞親戚其實是時勢所逼?
──────────原文──────────
漢興,序二等。高祖末年,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高祖子弟同姓為王者九國,雖獨長沙異姓,而功臣侯者百有餘人。自雁門、太原以東至遼陽,為燕代國;常山以南,大行左轉,度河、濟,阿、甄以東薄海,為齊、趙國;自陳以西,南至九疑,東帶江、淮、谷、泗,薄會稽,為梁、楚、淮南、長沙國:皆外接於胡、越。而內地北距山以東盡諸侯地,大者或五六郡,連城數十,置百官宮觀,僭於天子。漢獨有三河、東郡、潁川、南陽,自江陵以西至蜀,北自雲中至隴西,與內史凡十五郡,而公主列侯頗食邑其中。何者?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廣彊庶孽,以鎮撫四海,用承衛天子也。
──────────翻譯──────────
漢朝建立後,封爵有「王」與「侯」二種等級。高祖末年,不是劉氏而稱王者,或沒有功勞而且不是天子所封而稱侯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同討伐他。高祖的子弟同姓而被封為王者有九國,唯獨只有「長沙王」是異姓諸侯,而有功之臣被封為侯者有一百多人。自雁門、太原以東至遼陽,是「燕國」和「代國」;常山以南,太行以東,過黃河、濟水,以及阿、甄以東一直到海邊,為「齊國」和「趙國」;從陳以西,南至九疑山,東含江、淮、穀、泗,直到會稽,為「梁國」、「楚國」、「淮南國」、「長沙國」,這些諸侯國的週邊都和「胡人」、「越族」接壤(皆外接於胡、越)。而內地北到太行山以東,都是諸侯王的封地,這裡面比較大的諸侯國有五六個郡,連接數十個城,並設置百官,建造宮觀,做出超越身分的行徑,使用了天子的規模制度。漢朝朝廷實際上只擁有號稱「三河」的河東郡、河西郡、河南郡,還有東郡、穎川郡、南陽郡,還有從江陵以西至蜀地,北從雲中郡至西邊的隴西郡,加上位於中央的內史郡等,共十五個郡,這十五個郡的土地裡,公主與列侯的食邑也有不少在其中。為什麼會形成這種局面呢?這是因為天下剛剛平定,骨肉同姓者較少,所以廣泛地分封用以讓子弟們強大起來,並藉此鎮撫四海,保衛天子。
─────────解說與心得─────────
歷史老師總喜歡告訴我們:施行封建的王朝總會爆發宗室之亂,例如:西周有管蔡之亂、西漢有七國之亂、西晉有八王之亂、明朝有靖難。這個結論讓今日的我們感到困惑,既然封建制度勢必會造成宗室之亂,為何後世王朝總無法從中學到教訓?難道歷史能帶給人們的教訓,真的就是「歷史不能帶給人們教訓」嗎?
今日讀了司馬遷的這段史料,才知道這些王朝之所以推行封建,實在是不得不為的緣故。以上一段所提到周朝為例,當時之所以非得分封土地,實在是因為那個時代尚未開發,所以在交通不便下,為了更有效控制各地,也只能派親信去管理。可惜後來因為中央積弱,地方封建政權才會不理會中央,相互兼併,甚至最終威脅到中央。
至於新成立的漢王朝之所以還是得進行封建,實在是因為漢高祖劉邦以一個普通老百姓的身分取得霸業,在根基不穩的情況下,很有可能被另一個人所取代。所以為了讓「劉氏」一族快點壯大起來,就勢必得進行封建,好讓劉氏一族可以獲得更多資源,以免遭到他人的推翻。
以普通老百姓成就霸業的角度來看,明代的開國國君朱元璋與漢高祖劉邦的狀況類似,後來的明王朝也選擇封建,相信道理應該也是一樣的。換句話說,司馬遷所謂的「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廣彊庶孽,以鎮撫四海,用承衛天子也」,這段話如果套用在明朝,其實也是可以的。
只不過,即使有不得不進行分封的形勢,如何保證這些封建勢力不會威脅到中央?這可能就是這些領導人當初無法設想與防範的。漢王朝該如何因應這個潛在的危機?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