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DuncanLau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來自愛爾蘭的另一個摩加利(Gary Moore)

DuncanLau
·
·
七十年代,香港賽馬職業化,很多外地騎師來港策騎,其中一位叫摩加利(Gary Moore)的,是多屆的冠軍騎師,深受馬迷擁戴。後來認識一位結他手,同名同姓,所以我也叫他做摩加利。

他生於貝爾法斯特(Belfast),父親是個現場表演的攪手,他六歲時已上過台表演唱歌,而父親在十歲時便買了一支結他給他,因此,父親對他的影響非常深遠。不過,北愛的動蘯,他們舉家搬到都柏林,而他的音樂事業便由那裏開始。他認識了Rory Gallagher 和Phil Lynott,對他的音樂路向有很大的幫助。他和Phil Lynott在Skid Row樂隊結識,非常投契,後來Lynott被逼離開樂隊,大家仍保持聯絡和合作。他和Skid Row岀版過兩張專輯,覺得大家路向不太相同,於是離隊作個人發展。Phil Lynott當時組成Thin Lizzy,多次請摩加利入隊,大家雖是友好關係,又不時合作寫歇,但摩加利只在有人選改變時,客串一些演唱會。他正式岀版的首張個人專輯《Back On The Streets》中,他和Lynott合寫的一曲《Parisienne Walkways》,打上十大,成了他的第一首招牌歌。 

他這時風格主要是硬朗搖擺,結他的主軸非常明顯,而他的形象也是一身皮褸皮褲。專輯有點成績,他移居到洛杉磯,得到一紙合約,亦開始在日本走紅。他回到倫敦,簽到維珍唱片旗下,開展他的個人事業另一章。他當時的伴奏陣容算是星光熠熠,有深紫的鼓手Ian Paice,但最受歡迎的單曲卻是一首中板情歌《Always Gonna Love You》,當時一款Picture Disc,在封面上出現五隻中文字「剛柔魂忍男」(屬於個個字都懂,但合起來便不知所云類別),是自己相當喜歡的收藏品。

他在維珍旗下那幾年,成績非常亮麗,除了自己的作品外,他翻唱別人的歌曲,如Free的《Wishing Well》,或Yardbirds的《Shapes Of Things》等,都比原曲更實淨。但自己更喜歡他重玩Roy Buchana的《The Messiah Will Come Again》,倒是比較少人提及,可能是純音樂吧。他自己寫的歌也時有佳作,如《Empty Rooms》,《Over The Hill And Far Away》等,而那首《Nuclear Attack》高壓爽快,當年先交由Greg Lake岀版,後來才自己灌錄。

踏入九十年代,他𨍭跑道玩藍調音樂,第一張專輯《Still Got The Blues》便先聲奪人,幽幽地說着藍調的故事,追隨者也大為受落。之後,他追源尋根,跟幾位重量人馬如B.B. King,Albert Collins和Albert King合作出版單曲,事業又展開另一個單元。發展下去,他又作了不少新嘗試,例如找來兩位前Cream成員 Jack Bruce 和Ginger Baker,組成BBM,基本上就是他代替了Eric Clapton的Cream 樂隊。他又做了一張向Fleetwood Mac創隊結他手Peter Green致敬的專輯《Blues for Greeny》 ,幾乎全是翻玩Fleetwood Mac的舊作。而背後的故事是,他們相識於微時,Green將自己的一支1959 Les Paul Standard結他借給加利,後來更讓了給他。加利一直保留這支結他,而這張致敬專輯的歌曲,便全部用這支結他錄製。

不幸地,他在2011年5月在巡演途中,在西班牙意外猝逝,享年僅58歲,震驚樂壇。倒是他的知名度和受關注度,反而隨年月提升,唱歌公司推出不少合輯和演唱錄音,至2019年,推出一張全新作品,集合他生前在創作的歌曲,過往未曾岀版的作品,作為對他的最後致敬。

原來,我曾經看過他的現場表演。當時Greg Lake剛推出個人專輯,到美加巡演,我買了票觀看,他便是當晚的結他手,當時我也有懷疑,但不肯定。那年代圖片也不多見,後來才證實,他是那次巡演的結他手。應該是唯一一位樂手,我是事後才知道看過他的演出,起碼沒有錯過。

You play to win, but you lose just the same.
You might win once in a while.


第一首十大單曲《Parisienne Walkways》,由Phil Lynott主唱。
一首慢歌,結他依然辛辣,留意有Ian Paice打鼓。
進入藍調時代。



和Albert Collins合作的單曲。
他曾經做過一場向Jimi Hendrix致敬的演唱會,大玩Hendrix作品,後來有DVD推出。
到2021年才推出的新作品。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