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打什麼績效?
前兩週都在打績效,以每年才打一次績效的頻率來說,這是個必須很慎重,很仔細的反思的機會。
去年許多部門開始了轉型計劃,可能到現在都陸續有人還在轉型,以因應商用機市場的變化,也因此許多曾經的同事離開了我們。去年我們組也送走一位同事,在和他談這件事時的光景,我幾乎還依稀可見他那失望至極的表情。僅管我告訴他,不是他工作不努力,也不是品質特別差,但他不一定能接受真正的答案。
我們究竟在打什麼「績效」?
就像在2013年國道收費員走上街頭,抗議政府轉置處理不周一樣。市場瞬息萬變,科技大廠像華碩或鴻海,每年也都要"優化"人力,將績效在後端班的人員處理掉。他們都是努力工作,有做出成果的人,可為什麼上天要對他們這麼殘忍,要讓他們失去工作,甚至因為這樣就失去謀生能力呢?這些人有一技之長,和同事的協作可能都不錯,也都有滿足職務需求,有的年紀輕身體也健康,應該都有不錯的學習能力,我們憑什麼評價他們的「績效」不好?
前幾天我總算讀完了《APIs are eating the value chain》這篇大作。這算是《Why 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的後續(但不是同一個作者)。如果細讀這兩篇文章,就會知道不管是API還是Software,它們吃掉的其實是同一個叫做「價值」的東西。幾年前Alpha GO大獲全勝時,就有許多人警告人工智慧會取代許多現在的職業,像是醫生,律師或會計師等。Uber讓「老司機」只剩下「老」,Food Panda讓22K有加薪的方法,Chanel Try On讓愛美的女生自己試妝,拉麵機正在挑戰三商巧福…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狄更斯這句話似乎到哪個時代都適用。現在人人在手機裡有玩不完的遊戲,看不完的書及追不完的劇。每天都有新奇的App會上架,幫我們解決不少生活中的大小事。不斷成熟的軟體技術搭上人工智慧,不斷的在挑戰每個人在職場上提供了多少價值,也不斷的在挑戰每個公司在領域產業中存在的價值。我們的"一技之長",就跟放在定存裡的錢一樣迅速貶值,"滿足職務需求"正在從60分及格線悄悄下修,和同事的協作順暢,只是團隊合作的基本遊戲規則。「價值」的定義一直在變,但我們卻不一定察覺得到,更不一定趕得上。
我告訴去年送走的伙伴,工作上的達標是職務要求。「考績」要求的不只是你提供的價值,更是你將來的「估值」。
當時Tesla是一家尚無法盈利的車廠,但它的企業估值超過美國所有車廠的總額。大家都知道為什麼特斯拉可以有這樣的估值,可想而知絕對不是因為它獲利上有"達標",還是很"傑出"。Netflix堀起的時候,和紐約時報雖然同屬媒體業,但Netflix不僅代表著一個新媒體的時代來臨,也代表著一種順應時代的管理風格。身為知識工作者的我們,使用我們既有的知識,完成既定的工作需求,對公司而言,當然有提供一定的價值。但當我們把視野放大到我們的競業呢?放大到整個同類產業呢?拿掉我們名片上的公司名稱,拿掉Title,我們還剩什麼?我們能看出這個產業需要什麼角色,而我們能成為那個「The One」嗎?
網路上會找到一些「績效評比」的考核表單可以參考,可能都還是在工作的品質,成效,或是團隊合作上的一些項目評比。這些都是「績效」,是對的,是重要的,都是我們該注意的事。但隨著居家工作的浪潮開始,有更多的價值已非在辦公室裡可以評量,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打考績的人,自己有沒有跟上「價值」的新定義,能不能站在公司及產業的視野去看,哪些人不只是提供了現在的價值,更具有未來可觀的「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