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設計 – 如果不是愛,沒有其他答案
街頭設計 – 如果不是愛,沒有其他答案
by 影山裕樹
.
Richard Sennett 在<再會吧!公共人>裡曾說過
「人們越來越關心自我的問題,但較少為了社會的目的而與陌生人打交道。」(p13.)
意識到這件事,所以這世界開始出現許多爲打破這關係而努力的人出現,爲鮮活化生活而嘗試。
.
**在可以開心微笑之前的挫敗與初衷
.
街頭設計這本書裡面每一則案例,都可以說是同時存有社區營造的概念(軟體),與都市設計的基礎(硬體)。作為研究與執行常在這兩邊擺盪的自己,讀完這本書,其實感慨蠻多。
裡面案例能成功,大多是一些由政府基層員工、社區人士,或是對某件事覺得值得做、或說樂在其中的人執扭所推動的。所以看著每個案例實踐背後的困難,都很讓人佩服,也很感同身受。
.
.
從第一篇舉辦星空電影院開始,到最尾一則探討香港的路上活動。都看出每個成功經驗後面,都是推動的人吃了多少閉門羹跟挫敗才做起來的。
例如其中一個案例是想要在公園辦婚禮,問了好幾座公園的管理者,大多以一句“沒有前例可循”就打發了。
等到好不容易找到一座願意讓出辦理的,卻也顧忌、限制許多 。光臨時搭建的空間跟行為不能影響到使用者之外(這是當然),還要擔心下雨,擔心婚禮飲食受風吹等問題。
.
設計者從硬體的規劃、基地的使用,來表演的藝術者、播放的音樂類型與聲音,一直到參加婚禮的人可以帶什麼回禮回去等,都需要“設計”。
整個過程不單單只是辦一次活動,更是將公園這空間可能發生的,所謂行為多樣性與使用彈性提高到最頂。
「我們還特意在舉辦婚禮時展現會場特色、地區資源等的魅力,像是引入公園內的活動、佈置上加入周邊區域的文化、從公園附近的業者進貨等.....要是能向會場、地區居民展現戶外婚禮對他們有加分效果的話,這類活動就會更容易被接受……我們在婚禮會場內設置專區,擺放蔬菜、工藝品、在地歌手的CD等當地的農產品、商品,讓賓客以逛市集的方式選擇,取代一般的回禮禮物。(簽到處給賓客交換券)」(p65.)
短短一段就可以看出,對舉辦者來說,這不是他/她們單純商業活動中的一次
而是希望可以由真正喜愛這座公園的人開始
(會想要在公園舉辦婚禮的新人,大多是因為那座公園對他/她們來說是有重要意義的地方)
與周邊的居民連結
進而將在地的特色與美好推廣給外來(來參加婚禮)的人們
.
**將喜愛的力道發揮到最大、最適可而止
.
「雜亂無章的活動無法長久,必須最低限度考慮到該如何與社會接軌」(p142.)
.
都市中任何空間都無法獨立存在,不與他者連結,這世界、這都市空間中的每一個人也是一樣的,自己一個人做的開心的事難以長久,唯有讓眾人一起感受到那種樂趣與成果,才是永續的可能。
.
而要考量他人的感受,要分享快樂,前提是推動者與參與者都真心的喜愛。 我自己參與的這幾年,很可以感受,當整個團體都真心想要做一件事,但行所能、不問前程時,最終成果大多不會離滿意太遙遠,且往往會得到預想之外的豐果。
我認爲跟相信一樣,當你真心喜愛做著的事時,全宇宙都會跟著微笑。
「導覽人不是招募、培養形成,而是在工作人員的主觀下,尋找有趣的人拜託他們(有御用園丁、落語家、考古學者、女性僧侶、在地主婦、建築偵探、廢棄鐵道宅等)。」(p104.)
「無論工作或學習還是玩樂,只是「知道」跟所謂「入迷」、「樂在其中」的人差距甚遠。正因為是導覽人藉著工作、興趣、生活等,每天思索、體驗的內容所以才有趣。有趣的是只有特定導覽人才能帶領的特定行程。對在地的愛、對工作的愛、鑽研到極致的興趣、對生活在其中的人們的愛。」(p104.)
就跟常在網路被提到的那句話說的一般,喜歡,是哪怕嘴上沈默,也會止不住從眼中流露。如同寫一篇文章、做一個設計,如果你無法觸動自己,無法投入,如何希望他人能一起感動。
..
在這幾個案例中,推動者不一定是在地人,但她/他們往往都找到在地人中有意願、有熱情的參與者,或說找到可以將他們(推動者)所想跟他們(在地人)所愛結合起來的點
『一地最大的魅力不是「物」、「故事」而在於「人」』(p118.)
例如書中提到的一個案例,討論有關漫漫京都,作者探討為何這個在地導覽團體會成功。
一方面當然京都本身硬體夠穩
(但許多失敗案例都告訴我們,硬體再強,沒有好的軟體搭配也是一點用都沒有。如同外表美麗,開口就破功的人一樣)
另一方面更是因爲其中的導覽者十分強大
他們並非團隊自己培訓的專業導覽者,而是透過慢慢觀察 ,從地方中找到對自己工作、對生活的土地有所熱愛的人來加入。
.
然後他/她們所需做的,只是講述他/她們的日常,說自己生活中所喜愛的點。
於是參與者(觀光者)可以看見那些只有相關業者才能看見的點,例如導覽者是僧侶就可以進到寺廟看佛像,更可以看見在地人因著長久歲月生活才能感受到的在地美好。
而正是這點深深吸引著每一位來過的人再來,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次導覽你的會是誰,你又會看見、聽見這地方的哪一種驚喜。
「懷抱熱愛、盡情工作的人看起來既帥氣,工作本身又能成為行程內容。窺探他們工作不為人知的一面,接觸其技藝意念,有著由本人擔綱導覽才有的趣味。如果能知道日常景色是因各式各樣的「工作」而生,就會讓街區看起來更加可愛。」(P107-108.)
..
在閱讀這些案例時,我很多次可以清楚感受到,那些推動者的善於拿捏分寸。
他們知道在何時要推一下
(甚至可以說“煽情”一下)
何時又該停止 不要越過界限
不至於讓共同推動者失去熱情、過於挫敗
而這界限的感知與判斷,往往來自於推動者與所有參與者的共情,那份同理心。
「過於強迫會讓人失去興趣,精細地調節力道是展現品味的大好機會。」(p144.)
同樣的,這份感同身受也會傳達到那些參與者身上,你/推動者覺得好的、喜歡的、自己也樂在其中的,他人也會深切感受到這件事核心本質的有趣與意義。
簡單說,不過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而以,但卻很有用、很重要。
..
同時不要太貪心、想太多,不要辦完一次活動就想著之後可以每年辦,可以持續辦上幾十年。
有多少資源就做多少事,有多人辦多大活動。把當下做好,把每一步走好,將自己的心情好好的傳遞給來的人,就是最好的廣告和渲染。
「重要的是先善用自己身邊的事物到極致,創造出想再舉辦下一次活動的狂熱氛圍。」(p141.)
.
**都市空間猶如一個個心臟
.
這麼多美好的活動,如果沒有一個適合的空間,如何在都市中長久的被傳承下去。
所有這些活動的目的也就是為了讓所有人感受到這個“地方”的美與活力,達到把人聚集在一起的目的
Sennett提及
『都市的大型場所不會被用來集中四周街道的各種活動;街道不是通往廣場生活的途徑。……以往廣場曾經具有多種功能……但如今,都市的群眾生活卻變得破裂而分散。』(p72.)
書中許多案例中可以看到,發掘空間的可能性也是重要的一環。
現代都市長年被詬病的議題之一,就是過於疏遠、冷漠的人際關係。以往在小巷中發生的細瑣的生活行為與交流,現在都消失在緊閉的大門之後。
公私的關係與界限變得明確,這種明確容不下一點模糊,一點什麼發生的可能,讓這城市失去生命力。
所以在推動活動之前,找到一處適合發生與誕生的空間就變得十分重要
『發掘都市中的非正式空間、微小縫隙,再將它們轉化成公共空間並與社區接軌。香港、油麻地的所有路上活動,都是企圖再度縫合被私有化所切分的空間與社會關係,轉變成「都市共有地」』(p190.)
這些空間中所乘載的力量與可能性,往往是我們想像不到的。
不管是自生活行為中延伸的社交行為
(在我論文中我把他稱為 都市中的tango,一種在麵攤或是飲料店常見的“你來我往”)
甚至是草根運動發起的基地
(若沒有當時巴黎那些暗巷,我們不知道那個國家的改變是否可能會更晚出現)
..
而在現在後疫情的環境下這更是適當的時機,讓所有都市人開始思考,想要一個怎樣的空間,是否有可能重新分配或想像空間的使用。
在歷史上有太多巨變的發生,致使人民開始思考其他的可能性,改變同時強硬的改變原本的生活習慣與發生的空間。
現在許多都市中的小咖啡廳完成了一座座空下來的辦公大樓的功能,突然熱鬧起來的騎樓替代了大型的公園成為短暫的社交地,不就是一樣的。
「因發生大規模災害、戰爭,富裕階級喪失資產,沒有資產的貧困階級在黑市的混亂中獲得新的商機,機會因此被平等分配,人們共通的「對發生在人與人之間的事情的興趣(interest)」從而反映在公共空間。」 (p218.)
「災害不僅會補強人們的國家認同,還狂暴地強迫相異屬性的市民不得不面對「共通興趣之事」。」(p219.)
.
**設計是多解之題
.
不管面對何種改變,都市本身就是一個必須承受、且應有能力承受巨變的韌性載體。
在其中不同空間與活動的設計,應該不只來自於專業者,而更需多來自於其中的生活者。
.
人人都會做設計,設計本身就是面對多變議題,藉由經驗與知識找出一個最適合的解法,
所以解法本就會、也該不同,會因應地點不同,文化不同,甚至設計者而不同。
設計美就美在、有趣就有趣在一個題目,可以提出無數可能的解法/表現手法。
.
整本<街道設計>書中字字句句都是設計,從硬體到軟體、從他人到自己。每一個設計都是相信那是最好的一個決定,每一個案例可能都是不同解法。
但卻都可以感受到同一種心情,就是做完這件事,自己不一定可以得到好處,但想到對方可能一生中都會記得這天,記得跟他/她一起來的人,然後會微笑。
那這就是幸福,就是值得。
.
我相信這世上沒有一種能力,可以強大於讓另一個人因為你而笑。
.
**收尾
.
基本上所有從事社造或都市設計的人,我都蠻推薦可以讀一下的。
不一定是為了探索其中那些案例為何成功,更多是你必然可以在其中看到你自己
(不管是那些辛苦與成就感,還是面對一些“聊不來”的人頻頻翻白眼與爆氣的自己)
也因為都是案例,所以不艱深,故若是對於相關經驗與知識有興趣的人,也很可以一讀。
.
**
最後特別摘錄一句書中我很喜歡的一句話
『柳平曾說過:「迎合大眾會削弱原有的那種粗獷魅力。」』(p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