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日冕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歷史趣聞|《古埃及24小時現場》(下)

日冕
·
·
古埃及人將一天分為白天十二小時及黑夜十二小時,本書可以說是一個文字版的各行各業實境秀,考古學家唐諾.萊恩以幽默的口吻,向我們講述當時人民的生活群像,從木乃伊師傅、建築師、盜墓者、祭司到王后等,透過二十四名不同階級埃及居民的體驗,去撇見此一消逝文明的某個時間切面,映射出當時人民生活的各種片段。

祭司是豹紋控?

古埃及的神秘體現在他們特殊的信仰模式,一套複雜的多神信仰以及宗教儀式。他們是個極其虔誠的民族,宗教滲透到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銘文石刻到莎草文獻都反映出這一點。

在龐大的宗教體系中,祭司在此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也很大程度加強宗教的影響力。他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侍奉眾神,根據不同的職責祭司也有等級之分。除了主持宗教儀式、神廟的修建及日常維護外,木乃伊的製作也是他們的職責之一。在一個視宗教為生命的社會體系中,祭司擁有無可替代的身分地位。

祭司的穿著(左一)

縱然祭司們有令人稱羨的身分地位,但也有不為人知的辛酸。和法老一樣,他們必須時刻保持清潔。希羅多德的《歷史》就有一段紀錄:祭司每三天剃一次全身的毛髮,為了不讓蝨子和其他髒東西在他們侍奉神時出現在身上。而且必須嚴格遵守大大小小的禁忌,他們不能吃魚、服裝方面也有諸多限制

阿蒙-瑞的祭司被喚醒

凌晨時分沛瑟從睡夢中醒來,他睜開睡眼惺忪的雙眼環顧四周,身邊熟悉的聲音響起:「時間到了!」晨間儀式已到,沛瑟掀開自己的亞麻被單,在腰間裹了短裙,肩頭披上了布巾。類似的裝扮與同樣的光頭,在火炬搖曳的微光下難以辨認誰是誰,唯一的線索只有身高了。

所有人跳入湖中,雖然已重複過無數次,沛瑟還是很不習慣從冰冷的水裡走出來。上岸後趕緊把自己弄乾,穿上統一的服裝,繼續準備晨間的儀典。沛瑟對於祭司活動的積極參與已行之有年,他是阿蒙-瑞的四號祭司,雖然地位不及前面三號祭司,但這個頭銜已經足以讓他在家鄉橫著走了。

和多數的同事一樣,祭司這個職位只是沛瑟的兼職工作,他另外有書記的工作,祭司的部分只是一年三回,每回一個月的兼職。這種輪替系統可以有效防止祭司這個族群變得過於強大。沛瑟本身對於這樣的方式也很贊同,有種小別勝新婚的感覺,這個工作可以讓他暫時逃離一成不變的書記工作。

在淨身完成後,所有人穿越中央天井,來到一個規模較小的庭院中,這個區域只限祭司和儀典的助手在場。東方若有似無的光芒,顯示著晨間儀式將在數分鐘後登場,沛瑟與諸祭司排好隊,每一個步驟與階段都有相應的經文需要誦唸,一位專事誦經的的祭司開始隊起了嘴巴,其他人立即加入合唱。

早上的參拜告一段落,下午還有晚上各有一次,然後神像就會被鎖進祭壇,直到明天早上才會重開。這是個不斷進行的循環,日復一日,直到沛瑟當值的服事期間結束為止。

雖然不免會有無聊乏味的時候,但祭司們永遠有最美食相伴,神廟內各種珍饈美味堆積如山,祭祀完畢後會一一發給他們。天上神仙的剩菜剩飯,在地下凡胎的嘴裡也是美味大餐,這種法老級的體驗還真不是常人能夠想像的,沛瑟心裡暗自得意。

不同於西方社會的信仰,祭司並不提供為個人解惑的服務,他們的工作是代表至高無上的大祭司-法老,履行合宜的儀典解已與神祉保持融洽的關係。至於一般的庶民他們的狀況,則不在他們關心的事項之列。

獨特的墓葬文化

古埃及人對死亡及來世的觀念,使他們發展出一套繁複的的墓葬儀式,目的是使死者得到永生。在愛貓成痴的古埃及,這套模式同樣也適用在貓身上。在古埃及如果某戶人家的貓死亡之後,主人會剃掉自己的眉毛以示哀悼,而那隻貓會被做成木乃伊

幾乎和所有文明一樣,古埃及人也有在死者墳墓放置隨葬品的習慣,他們會選擇在永生之境有用的東西,幾乎所有日用品也會跟著一起入土。木乃伊是墓葬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環,在製作過程中會有一名祭司誦唸咒語,以確保死者不僅肉體得存,連靈魂都可以昇華不朽。需要七十天方可完成,之後再放入人形的棺材中。

專業的孝女放聲哀號

荷努特諾弗列與漢蒂是母女檔的孝女,也就是專業的哀悼人,一經雇用為客人代勞,她們會看似撕心裂肺的在喪禮儀式上哀戚哭號。今天要下葬的是伊比,一個在底比斯名聲級差的人,連自己的兒子都不願參加他的葬禮。他的木乃伊已在早上送回他生前的別墅,準備和他的棺木合體,裡面放置了很多塞葬用品及一些吃食。

等母女倆到場時,剩下的工作就等著讓伊比渡到西岸。在場的除了防腐師和祭司,還有數十名搬運工。所有人依序前行,祭司在最前面領路,荷努特諾弗列與漢蒂則走在最後。她們開始拿出看家本領,沿路放聲大哭,尖銳的哀嚎與虛偽的悲戚,吸引了沿路民眾的注意。右側的石膏牆上描繪伊比一生當中的某些高光時刻,被「修圖」修得看起來既強壯又英挺,坐在一個堆滿美食的桌前。

古埃及人認為寫下、說出或呈現在繪畫中字句有一種超自然的現實屬性。許多達官顯貴的陵墓壁畫,描繪的都是來生生活的各種場景。他們覺得光用這些話語,就可以讓逝者在身後衣食無虞,甚至過得比生前還滿意。

最終所有人來到陵墓的天井處,他們看到了遠處的祭壇。開始把木乃伊從棺木中移出,此時誦經祭司拿出書卷開始唸咒,接著一身純白肩上披著豹皮的殯葬祭司依序出場,他是最重要的的關鍵人物,因為他要負責主持淨化儀式與「開口典禮」,也就是讓伊比的生命功能重啟的程序。

殯葬祭司用一個形狀類似斧頭的工具「錛」,靠上木乃伊的嘴唇,此時從角落出現一個男人拿著剛切斷的母牛腿,準備等下獻給木乃伊。在此期間荷努特諾弗列與漢蒂不能偷懶,他們輪流哀泣,且為了避免哭聲太過單調,他們還得技術性的穿插聽來毫不做作的淒厲叫喊,這樣哀傷的氣場才會飽滿而沒有破綻。

荷努特諾弗列注意到在所有的喪葬物品,有一綑莎草紙捲寫得特別顯眼。她心想那肯定是《死亡之書》的抄本,上面記載著各種給死者的指示與幫助。在黑暗而可怖,身邊放眼望去盡是魑魅魍魎的陰間旅行,是對逝者勇氣的一大考驗,所以他們必須把正確的知識宇宙與揣在手,才能順利通過。

五花八門的儀式慢慢來到了盡頭,眾人把木乃伊放回棺木中,然後用繩子把棺木降至柱井下方待命人員的手中。最後依序把所有裝有伊比內臟的卡諾卜罐、一部分家具、櫃子及若干籃子往下送。最後把裝著《死亡之書》的容器放到棺木的上方。所有人開始從墓室撤離,用石頭把墓室通道關閉後,爬回井柱上方。

荷努特諾弗列與漢蒂發出幾聲尖叫,但這次是因為葬禮後的宴席開場,這恐怕是母女倆唯一一次真心的呼喊,眼前的美食讓他們深深感動,肉類、果物和酒水排成一片。「謝了,伊比。」荷努特諾弗列邊大快朵頤、邊小聲嘟噥著。這話雖仍不免帶有酸意,但可能是他這幾年得到的最高評價。

參考文章

https://practiceegyptian.com/2017/02/23/祭司的日常/

https://www.lsqww.com/lishimishi/shijieshi/339575.html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663777

《去他X的歷史!111個打臉教科書的爆笑史實真相》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