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社會環境下,科幻作品的同創新科技才能有良好發展?

天馬先生
·
·
IPFS
·

前文講述科幻作品的文化影響,間接影響群眾對創新科幻的接受,而本文主要探討發展創新科技,除了個人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還需要什麼呢?

基本理論和遠見

對於科技行業,大眾可能跟楊偉雄一樣只認識蘋果的Steve Jobs,但是身為IT9,我想介紹一個對科技界影響已經超過十年的大師──傑佛瑞‧辛頓(Geoffrey Hinton)。

他在1947年的英國出世,今年已經72歲,對於學術或創科界絕對是一個高齡人物。他是心理學家和計算機科學家,他的研究針對類神經網絡(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進行機器學習。他是在1986年將反向傳播演算法(Back Propagation)引入多層神經網絡訓練的學者之一,當年是一大突破!

不過,同年就發現反向傳播法的發展遭遇瓶頸,神經網路只要超過三層以上就幾乎沒有效果,所以1986年多層神經網路宣告失敗。

就算辛頓在2006年就基於受限玻爾茲曼機(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的模型改良,想利用大量平行運算方法解決之前的問題,不過因為問題在於硬體運算能力不足,仍然無法突破。當年的研究傳統都是用雙核CPU來運算,速度緩慢。

至此類神經網路研究看似走投無路,其實不然。深度學習會大量用到矩陣運算,原來最合適的硬體不是CPU,而是負責圖形處理的GPU!

2012年,辛頓的兩位學生利用「深度學習 + GPU」的組合,善用GPU的大量著色器(Shader)進行運算,才真正發揮出類神經網絡的威力。同年他們以SuperVision的隊伍名義,參加ImageNet舉行的圖像識別比賽並獲勝,成功以16.42%的錯誤率拋離第二名的26.22%,用的正是深度學習技術。從此,辛頓被稱為「深度學習之父」,如今深度學習已成為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主流。

這是一個勵志故事。當大家都放棄,辛頓撐了三十年最終迎來轉機!沒有他的遠見和理論研究,就不會有目前百花齊放的人工智能產品。可見我們不能因為賺不到錢,就短視地放棄看似賺不到錢的基礎研究。

「也許很多老練的人會說我們只有理想,不求實際,但假若學生/學者也變得世故,又有誰可以單純的為著理想,努力為社會帶來改變?」──張秀賢(2019)

創科的基礎建設

創新科技的基礎建設,當然不是指傳統的基建。否則數碼港就不會十室九空,香港一早變創科港。創新科技的基建,是科技研究的生態系統。

正如一部科幻小說好看,是建立於它的世界觀,一點一滴,環環緊扣並保持一致性。Gundam在最初期已為世界觀作了許多當時用不到的設定,這些設定成為後續故事的發展基礎。同樣道理,創新科技要有好的生態環境才能誕生,例如:

  • 相配合的法律
  • 不對現有利益者傾斜的環境
  • 學習制度
  • 由業餘至專業的創科/作社群
  • 共享器材

以Uber和電子煙為例,法律到底是要禁止或規管?法律追不上科技發展往往就只能禁止,妨礙發展。環境如果只對現有利益者有利,既得利益者就會用優勢去壓抑創新科技保障自己的利益。

許多IT奇才都是中途輟學創業,學習制度能否支持他們在需要時重返校園?不少科技開發都出於業餘的創科社群,有沒有人能協助他們走向專業?創科需要的器材往往昂貴又佔地方,如果有辦法有效地共享器材和資源,就能大大節省成本。

有了以上的生態環境作為基礎建設,才可鼓勵和支持更多人才發展創新科技,而且有合適的空間將科技孕育成長。

多元開放自由

但是,只有好的基礎建設還不足夠,我們還需要多元開放的自由。又以楊偉雄最愛談論的蘋果教主Steve Jobs為例──許多人以他為創科ICON,卻不知道他做的不是創科,而只是重新創造(Reinvent),將已有的科技改善再重新包裝出售。他曾經力排眾議,反對加入App Store的設計。又曾力排眾議,堅持要推出iPod Hifi。事後證明這兩個決定都是極大的錯誤。

情況就如同艾西莫夫筆下的謝頓(Hari Seldon)一樣,預言需要聚集一群頂尖科學家來製作百科全書,卻沒法預測今日已經出現的Wikipedia維基百科。

在創新科技中,這種長官意志往往都沒好下場,因為長官一人的預言錯誤就會導致整體失敗。要創科發展得好,一定要有多元開放的自由。

Github就是一個例子,它就像IT界的圖書館,所有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的新科技軟件都被登錄在內。透過在開發過程中共享程式碼,任何人都可以隨時分流(Fork)出新的支線項目,追加功能,又能讓原作者隨時決定要不要合拼。既可以在保護原創的狀況下刺激更多的創意,又能快速增加各種功能和變化。有這樣的多元開放社群,就比單一長官意志要好,也更貼近群體的需求。

問題是GitHub的開放自由在某些國家不受歡迎。在中國,就有Censorship of GitHub(https://en.m.wikipedia.org/wiki/Censorship_of_GitHub),特別設立一個GitHub的Mirror存放經過審查的部分。連科技的自由都沒有,到底要怎麼創新?沒有謙虛學習,強加長官意志,還有種族偏好──世界上各大科技公司的CEO都有多元種族的背景,但中國的科技公司幾乎清一色中國人。

除了這種明顯的自由限制,還有科技本身帶來的限制。在《3.5強迫升級》這本小說中,描述了當一種突破性的科技誕生後,大眾會被強迫接受改變,沒有拒絕的自由,就如同今日大家難以拒絕智能手機的科技一樣。如果有一個機制,容許所有人一起去投票決定要不要接受這個科技,人類才算真的有科技自由,而不是被商業公司牽著走。

群眾一同參與創新科技,形成下而上的力量,就可以保障這種自由。開放原始碼,正正就是一種由下而上的創新。眾籌(Crowd Funding)和群眾外包(Crowd Souring)等等,都是脫離商業機構的群眾創新方式。成功的科技產品就會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如果沒有群眾結社的自由,是不可能做得到的。

想改變世界就去行動

無論是科幻還是創新科技,除了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還要有改變現狀的行動力。前者,我們需要幻想者提供想像和意見;後者,需要堅持基本的理論科研,維持自由開放沒有長官意志的生態環境,也需要政府立法開路,打破現有利益的框架。但誰去做這些事呢?往往都是沒有人──就像GitHub上有待開發的項目的一樣:Nobody is doing this,沒有人做這個。那麼,就由我來當這個「沒有人」。

針對IT界,每年都有Hackathon駭客松活動。聚首一堂的IT人才各自提出創新項目的想法,招集認同理念的人員,直接開始製作軟體。Hackathon有兩大口號,其之一就是”Fork the movement”──放在社會運動中,若某方法行不通,你也可以來當個「沒有人」,Fork出一條新的運動路線試試看。試行成功,說不定能整合到主流中影響主流。

既然社會運動可以Fork,政府功能也一樣。另一口號”Fork the government”就是這個意思。政府沒去做或做不好的部分,就別等政府了,自己來當個「沒有人」動手去做。做得好,政府就會拿來用。

創作科幻作品的人,往往都想要改變世界。而創新科技需要的,就是這種改變世界的行動力。

本文內容原自,2019香港科學節講座:科學、創意思維與創新科技,因文章字數限制,所以本文所用的角度不同講座,想了解原本角度,可以用以上QR Code 或 URL 去youtube 收看。

https://bit.ly/2HxSGrg

原文發表在2019年10月8日星期二明報

世紀.二元對坐:如何建設多元創科環境 / 文.天馬先生/編輯.林凱敏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天馬先生曾任職教師、工程師. 立志寫成為科普、科幻作家, 但每天的文字配額俾哂香港. 現為香港科幻會會長 遊戲及科幻「發燒友」。
  • Author
  • More

由網癮發展到”洗腦”的使用者體驗設計

Science Fiction Makes Sense — Using Science Fiction to Anticipate Future Problems

科幻有理 - 借科幻小說創作去預視未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