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xyzzyxyzzy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大陆科技媒体、百度,以及一点悲愤想法

xyzzyxyzzy
·

看了这篇文章后有一些发散的感想。

在本科时一个暑假(2013年前后)我做过大陆科技网站爱范儿(ifanr.com)的远程实习编辑。所谓“编辑”,工作内容实质是争分夺秒翻译并发布(另一种意义上的“洗稿”)各大英文科技媒体当天的文章。这不是一个轻松的活。现在我的Feedly中依然保留有当时工作使用的“Tech”文件夹,其中订阅了Engadget、The Verge、TechCrunch、The Next Web、mac9To5等总数20+的英文科技媒体源。工作期间,从每早10点到下午5点坐穿椅垫,需要查看翻译前一晚的新内容,并持续监视它们的后续发表。

当时年轻无知而孤独的我,本科进修微电子学科。但是学业并不顺利,对科技的好感转移到了特别方便获得信息、仿佛能借此站在科技前沿的中文科技媒体上。从事了这份工作后,我发现实际上绝大多数大陆科技媒体都扒着同样的稿,宣传着包装成“生活方式”的消费主义,相互比拼更新的内容量和洗稿的及时性。失望难以避免,我的工作只持续到了暑假结束,只是和爱范儿的创始人及一些员工的微信好友关系保留了下来。

(此处想到,当时爱范儿的CMS是WordPress,登陆时需要Google Authenticator验证而无需翻墙,如今恍若隔世。)

时间快进到今时。苹果刚进行了WWDC2020线上发布会,而我对消费级科技产品的热情自那时起持续走跌。出于工作和生活中有使用苹果产品的目的,稍稍关注了一下新动态。翻看微信朋友圈时,虽不是第一次感受到,但发现爱范儿的编辑依然在用“审美”、“巨好用”、“黑科技”等字眼传消费主义的教,用十年如一日的空洞思维关注细枝末节的UI变化、配件的新功能、股价的涨跌,联想到他们甚至变本加厉地推出了几期名为“糖会”的线下活动,推广所谓“好产品就是一颗糖”,顿感恶臭扑鼻,把所有相关人员全部请出我也不再怎么重要的微信好友列表。

7年过去了,大陆中文科技媒体没有什么长进;在大陆科技公司的强盛下,更沦为走卒。“审美”、“设计”这些字眼固然像任何时候一样需要作为使用它们产品时的考量,但这真的太太太无关紧要了,甚至有转移注意力之嫌。“百度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反诉一个个人对它的产品使用流程进行描述而侵犯其商誉”,光这件事发生只消发生一次的现实意义就能把那些劳什子“产品设计侘寂美学”打到地狱去,何况这不是整件事的重点,何况在大陆作恶的岂止“百度”、岂止一次。但有多少可以说得,谁又能去说?文章作者霍炬人在加拿大,尚有一丝力量可以没有顾忌地发挥,但也落得需要“恳求大家帮助,在它被删除之前尽量复制、转发此文,用人肉的力量让它一直存在下去”,这是因为(科技)媒体至始至终没有进入应有的位置,装疯卖傻以求苟活。他们到底有没有责任?难道他们,难道百度、腾讯、头条、阿里等等员工“是真的理解不了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吗?”

至此悲从中来。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