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写作:风潮、特征与动因
引用格式 张玉洪:《“非虚构”写作:风潮、特征与动因》,《写作》杂志2021年第6期
“非虚构”写作:风潮、特征与动因
张玉洪
摘 要:“非虚构”(Non-fiction)写作并非新事物。中国的文学期刊推出“非虚构”栏目历来已久。近年来,由于公民“立言”意识的崛起、互联网技术的推动、商业力量的介入和叙事风格的变化,使“非虚构”写作成为一种风潮。真实不虚构、注重历史文献、浸入式采访、常用第一人称和多聚焦普通人等是其显著特点。
关键词:“非虚构”;特征;风潮;动因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甚至不论是新闻媒体,还是文学类杂志,都扛起了“非虚构”写作的大旗。
但在实践中,不少人将“非虚构”等同于特稿;或把“非虚构”看作一个大框,什么体裁都往里装的也不在少数。对“非虚构”是一种新闻产制还是文学创作,认知并不统一。实践中的混淆反过来干扰了公众对“非虚构”的认知。
一、“非虚构”写作成为风潮
“非虚构”这一确切提法起源于1960年代的美国,当时,以“非虚构小说”和“新新闻报道”等为代表的非虚构创作盛行一时。这一概念被引入中国后,成为“非虚构文学”,囊括了报告文学、非虚构小说、纪实小说、口述实录文学等概念。
2010年,《人民文学》开辟“非虚构”栏目;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白俄罗斯作家、前记者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颁奖辞为:“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1948年出生的阿列克谢耶维奇,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其代表作有《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二手时间》《锌皮娃娃兵》等。
因为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大多为非虚构的纪实文学作品,因此“非虚构文学”这一品种在公众中的知晓度大幅提升。
事实上,近年来,不仅多家文学杂志开辟“非虚构”专栏,很多网络平台也开始助推“非虚构”作品:
2015年春节,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王磊光博士的一篇《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经由澎湃“市政厅”栏目刊发,之后网络热传。2016年春节,青年学者黄灯的《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一文经由“当代文化研究网”刊发后,同样在微信朋友圈引起广泛传播。2017年4月,范雨素的《我是范雨素》一文经由“正午故事”发表后,引发大众对于非虚构和平民写作的广泛讨论。
这些底层书写带火了“非虚构”,也促成了相关作者的专题写作。上述三位作者(两个知识分子,一个“北漂”育儿嫂。两个湖北人,一个湖北媳妇)都受到出版社的亲睐,已有两位出版了相关书籍。
作者简介:张玉洪,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电子邮箱:35118648@QQ.COM。
一个误解产生了:“非虚构”在中国是一个新事物。事实并非如此。
“非虚构”各平台的列表(不完全版)
从上表可以看出,文学期刊推出“非虚构”栏目历来已久。但2010年成为一个转折点,跟进的增多;而对互联网平台来说,2015年则是“非虚构”走向全面勃兴的关键年。
二、“非虚构”:概念与特征
虽然“非虚构”并非新品种,文学杂志和网络媒体大量在刊载“非虚构”作品,但它的概念却是比较模糊的。
2014年创办的正午故事(Noon Story)系界面新闻子品牌,其自称“致力于打造原创的非虚构写作平台。我们希望能避开热点和新闻头条,寻找那些不为人知且富有意义的线索,被主流媒体忽视的角落”。不过,有意思的是,《正午》创始人之一郭玉洁这样写道:
“……我们简单地称为非虚构,而不再缠绕于此前的纷繁命名,纪实、特稿,等等。这意味着,只要没有事实层面的虚构,只要是好的写作,不拘任何形式。而情书、墓志铭、学术散文、一次谈话、一段口述,都可能是充满理解力、感受力,在宽广层面的非虚构写作。”
在这里,“非虚构”写作是一个泛概念,只要事实层面真实,都可归入其中。这也是不少非虚构写作平台和写作者的认知。
那么,究竟什么是“非虚构”?我们搜集了多个定义:
1.《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又称《大英百科全书》)是当今世界上最知名也是最权威的百科全书。但并无单独的“Nonfiction”或“Non-fiction”词条。
与Nonfiction有关词条有三个:
①Nonfictional prose(非虚构散文):任何主要基于事实的文学作品,即使它可能包含虚构的成分。例如小品文(essay)和传记。
②Nonfiction novel(非虚构小说):一种文学类型,亦可称为纪实小说(documentary novel)。用小说的戏剧技巧讲述的真人真事。相关案例是杜鲁门·卡波特的《冷血》(1965),他在此书中发明了这种类型。另有约翰·赫西的《广岛》(1946)和诺曼·梅勒的《刽子手之歌》(1979)。
③New Journalism(新新闻主义):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发起的文学运动(American literary movement)。它突破了传统新闻(traditional journalism)和“非虚构”写作(nonfiction writing)的界限。这一类型将新闻研究与小说写作技巧结合起来,报道真实生活事件的故事。发起这场运动的作家通常包括汤姆·沃尔夫、杜鲁门·卡波特和盖伊·特立斯。
2.非虚构或非虚构(Nonfiction or Non-fiction)是指在信息、事件或人物的内容真诚地呈现了真实性和准确性。
3.据美国作家马克•克雷默和新闻从业者温迪•考尔在其共同编写的著作《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中的表述,“非虚构写作有许多称谓:叙事新闻,新新闻,文学新闻,创意非虚构写作,专题写作,非虚构小说,记录叙事”。
4.William Zinsser写作的《非虚构写作指南》一书自1976年出版以来,已经多次再版。在“形式”(Forms)部分的“作为文学的非虚构”(Nonfiction as Literature)一节中,提到多次“Nonfiction”,但并没有明确的定义。该书中提到:“我认为非虚构并非新闻报道的别名,也不等同于任何人都能写出的新闻报道”。
5.所谓“虚构”和“非虚构”,从本质上说,是以“真实”作为区分彼此的标准,而文学上的“真实”遵循的是一种艺术真实,很难用纯粹的客观真实来比照。即使是各种非虚构的作品,在经过作家的叙事处理之后,呈现出来的也都是一种艺术上的真实。因此,“非虚构”与其说是一种文体概念,还不如说是一种写作姿态,是作家面对历史或现实的介入性写作姿态。
……
从以上多种“非虚构”的中外表述来看,可以明确的是:
1.没有“非虚构”新闻一说。新闻报道都应是非虚构的。
2.“非虚构”是一种文学类型(范式),也是一种叙事策略。所以有基于真实事件调查基础上的非虚构小说,亦有非虚构散文。
3.New Journalism(新新闻主义)和非虚构小说同义,但不等于非虚构,严格说它并不是一种新闻报道类型。
在英语语言文学教授John Hellmann看来,“新新闻主义最应该理解为一种文学类型或流派(a genre of literature)。如同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和寓言小说一样,它有一种审美形式和审美目的,从而自成一派(“final direction” inward.)。按照Frye的定义,小说是‘散文中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毫无逻辑困难地称新新闻作品为小说。相比之下,常规的新闻报道因不再坚守其‘描写性或主观性写作”(descriptive or assertive writing)的特质而衰落了”。
John Hollowell则指出,“非虚构小说和新新闻主义的意义体现在:它们反映了传统新闻报道风格和形式的变化;非虚构小说彰显了在消费社会(mass society)中,写作者角色构思与艺术生产之间关系的变化;写作者选择纪录体而非虚构体引发美国写作风潮的重要思考”。
4.作为一种宽泛的概念,非虚构叙事适合大多数学习写作的人运用。
非虚构叙事(纪实体风格,chronicle)主要体现在以下多种类型的作品中:纪录片(Factual television,e.g. television documentaries)、学术论文、自传/传记/回忆录、读书报告、日记、会议纪录、百科全书、随笔、指南和使用手册、历史、信件、自然史和游记等。显然,每个人都可动笔来加入非虚构的创作中。
从其特征上,我们可以看出,在新闻报道中的非虚构叙事并不强调文学性,而是强调纪实性和文献性。一个例证是:2020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作家方方在隔离期间写了60天的日记(2020年1月25日—3月25日),在网络平台热传,部分刊载在《财新周刊》上。从写作上,她用的是平实的语言、生动的叙事、真切的情感。
有些人已注意到对非虚构概念的误用。上海作家金宇澄(代表作《繁花》)就曾表示:“你们把非虚构都搞错了。(媒体上的)这叫小品,真正非虚构是巨作。西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包括《光荣与梦想》这种非虚构,有上下两本那么厚,这个还赶什么时间?”非虚构作家杨猛(代表作《陌生的中国人》)也指出:“非虚构不是一个单独的选题,单独的选题是适应报纸或者说网络媒体需要的一个新闻产品……非虚构写作容量更大一些,它可能是一个没有时间概念,或者说更广泛的时间和空间概念的东西。”
在研究或运用“非虚构”时,容易忽略的是:非虚构写作往往有一个写作计划,不是单一篇目,而是一个项目。简单来说,李海鹏写的《一个举重冠军之死》是新闻特稿,但如果受此启发,写作“冠军退役系列”故事,就是非虚构写作。
正因是项目式操作,时间成本非常高。东东枪写郭德纲的作品在《读库》发表时,报道文本44页,对话16页,外加相声文本16页。这样的篇幅完全可以出一本书了。作者回忆从组稿到完成,有三个月之久:“即使到目前为止,一次用这样大的篇幅描述郭师傅的,应该只有这一组稿子。更可以断定的是,到目前为止,能够有机会安安静静地与郭德纲单独沟通交谈达十几个小时的,能够有机会到郭师傅家里,把他家中基本所有照片从头到尾翻检一遍的,能够有机会几乎采访遍郭师傅近几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人物和目击者的,恐怕应该也只有我”。
当时《读库》主编张立宪与东东枪约稿初期确立了三个原则:1.不遗余力、不计成本、不留遗憾。2.成稿时间服从于成稿质量。但也要尽量快——郭德纲随时可能突然蹿红。3.稿件中不要观点。用事实来说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非虚构写作的一些特质:不强调时效,注重事实本身。
三、“非虚构”风潮兴起的原因
原本发端于美国1960年代的文学叙事创新,为何半个多世纪后在中国再度成为一种风潮?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一)学界的声音
卢艳芳认为,“非虚构”兴起有以下三个原因:1.人们渴望真实。2.政治的需要。“非虚构”写作较明显地体现了文艺创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得到(官方)提倡也在情理之中。3.引起人们和政府对问题的关注。
刘蒙之、张焕敏则从其它角度进了解读:1.中国剧烈的社会变革浪潮为非虚构写作提供了现实土壤;2.现实主义文学与报告文学的功能缺位;3.读者对传统新闻写作方式与风格的厌弃;4.国内外非虚构写作思潮的互动与影响。近些年来,作家专题讨论会、作家会议、创意写作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非虚构写作发表的媒体也不断增加,而非虚构写作的创作者们的杰出作品让非虚构写作的地位更加稳固;5.非虚构写作活动的大众参与性。非虚构写作打破了专业的壁垒,让普通人成为写作的主体。
上述三位论者的观点,部分是合理的,如“真实的需要”,“中国剧烈的社会变革浪潮为非虚构写作提供了现实土壤”、”非虚构写作活动的大众参与性”和“国内外非虚构写作思潮的互动与影响”。但有些论点有些牵强。比如“现实主义文学与报告文学的功能缺位”“政治的需要”“引起人们和政府对问题的关注”。
(二)多重力量助推
在笔者看来,“非虚构”写作的兴起,有几个重要的推力:
1.公民“立言”意识的崛起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当下,“立言”意识与民众教育水平的提高、乐于分享密切相关。“立言”最直接的途径是写作。对普通人来说,就是写作自己或自己身边的故事,或者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另外,还有一些是自由撰稿人,也加入到“立言”者的行列。在一些重大事件中,一些媒体采用“众包”(Crowd Sourcing)的方式也将新闻信息生产的机会释放给普通人。
近年来,普通人写家史、口述史、返乡手记、疫情日记等公民写作的崛起,就是公民“立言”意识的彰显。西方学者曾指出,“事实证明,或多或少属于非正式的口述史,是描述人类行为的基本活动。这是所有社群记忆的特征”。
如果说,官方或主流媒体建构的信息版图是自上而下的,那么,公民的“立言”则是自下而上。在一定程度上,公民的“立言”意识是官方意识建构的重要补充,借助这些微叙事完成了国族集体记忆的拼图。
周逹指出,“‘非虚构’这三个字的魅力就在于点醒我们,记忆是如此私人却又值得保留的东西,它建构在一代人的记忆之上,个体命运与这个时代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果这些故事不被记录,就会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离开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这是多么令人遗憾而痛心的事”。张涛甫也提到,“澎湃的非虚构写作对抗新闻衰老的策略,不是⽂学,⽽是新闻。他们抓住那些值得关注的⼈和事,为时代存档。有些新闻不及时捕获,就可能永远消失在公共视野里,失忆于集体记忆”。
一个佐证是笑蜀(本名陈敏)写的《刘文彩真相》(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笑蜀时任武汉的高校教师,经数年实地调查,专访了许多刘氏后人和相关人士。他以大量第一手材料,还原了刘文彩的本来面目。
2.互联网提供免费平台
在互联网上,有网络论坛、博客频道、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开设有“头条号”,一点资讯开设有“一点号”,给网民提供了免费的创作发布平台。另外,还有创作社区网站简书、区块链内容平台Matters等。
有互联网这一平台,一个人可以有持续的创作计划,也可以办自己的媒体,即自媒体(We Media)。《壹报》就是明证:南方周末前记者翟明磊创办的这份网络报,实际是他的个人博客,宣称“壹报是一个人的报纸,中国缺少的是健全的个人主义者。因此壹报将成为个人主义的媒体,里面或有偏见,或有任性,但绝无谎言。”他独立采访、制作的关于汶川地震的相关报道,为受众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另外,近年来一些商业网站开设的非虚构频道也提供了作品发表平台。如界面新闻旗下的“正午故事”,刊发了大量普通人写的个人故事。2020年3月,该频道就发表了《我做了一个月顺丰快递员》《三万武汉医护人员的理发师》等故事。
3.商业力量介入
“非虚构”在中国成为风潮,商业力量的介入是重要推力。其中,商业网站和风险投资是主角。
如果说腾讯网的“谷雨故事”、网易的“人间”是非盈利的项目(当然优质内容提高网站的点击率与美誉度,亦能转化为经济利益),“真实故事计划”、ONE实验室则是纯粹的商业项目。“真实故事计划”于2016年7月上线,“致力于真实故事的发现和价值实现”。2017年,发起人雷磊受访时称计划推出内容合伙人的概念,“我们签约的作家,每个人都占股,跟公司一起成长。我希望这些人能以作家之名,通过平台有变现的渠道,能活得很好。”2018年,“真实故事计划”开始举办非虚构创作大赛。首届6部获奖作品中,2部已经确认电影改编、1部将拍摄剧集。2016年1月,亭东文化旗下的ONE获得华创资本6000万元A轮投资。ONE实验室于2016年3月成立,2017年10月解散。该实验室当时集结了众多优秀的特稿作品,成员杜强的非虚构作品《太平洋大逃杀》卖出百万级影视改编权。
资本之所以角逐非虚构作品市场,在笔者看来,是基于一些真实故事能够吸引受众注意力。通过打通创意产业链条,可以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分得一杯羹。虽然资本的别名是图利,但相关举措却间接鼓励了更多创作者加入到非虚构创作队伍中。
4.叙事风格的变化
刘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话语范式的总体特征呈现出以执政党党—国家政治诉求为特征的宣传取向、以公共性和社会主体利益诉求为特征的专业取向以及以叙事审美性和文化日常性逻辑为特征的文学取向三种不同的新闻话语范式”。新闻报道中的非虚构叙事显然属于第三种取向的范式类型,但这种范式并不一定是文学取向,多是纪实取向。
黄典林指出,“非虚构理念的兴起及其在新闻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视为新技术驱动的媒介传播生态、政治和话语边界的收缩以及新媒体平台资本化趋势的产物。非虚构新闻话语对公共性的背景化处理、对个性化叙事的趣味性追求、对写作主体的多元化设定,以及产品化资本运作的生产机制,都与新时期的传播生态和政治经济形态相适应”。
上述论点均针对新闻报道,它虽是非虚构叙事的一种,却也折射出了一些共性:非虚构叙事最重要的变化是平民视角和微叙事。这与精英视角与宏大叙事都有很大不同。“非虚构”叙事大量采用第一人称而非第三人称;聚焦普通人的故事,而且很多是边缘群体的故事。
四、“非虚构”写作特点
(一)真实不虚构
这一特点看起来是正确的废话。但对非虚构作品来说,对内容真实性挑剔程度远甚于大多数新闻体裁。小到天气情况、引述的对话,大到整个事实本身,都经得起核查。比如《巴黎烧了吗?》一书,“事事有根据,人人有下落,句句有出处”,作者经过1000天的采访,800人的口述,搜集了536段个人经历,全景呈现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的那一天。
事实核查(Fact checking,一译事实查核)一词在新闻业中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历史可追溯到1920年代美国主流新闻周刊,新闻编辑部聘请事实核查员来校对和核实记者在报道中的事实陈述。近年来,事实核查又成为热词,是因为要积极应对全球“假新闻”(尤其是在社会媒体上)的激增。
对非虚构作品来说,事实核查是核查员为了确认事实、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时间上看,事实核查可能是在作品发布之前,也可能在发布之后。
《纽约客》杂志编辑部有一个18人小分队的事实核查部,负责核查送审文稿细节:时间、地名、场面、引语等。其驻京记者欧逸文(Evan Osnos)曾在杂志发表《Forbidden Zone》(禁区)一文,讲述汶川地震发生后媒体人胡舒立的表现。文中采访了钱钢等多位与胡有过交集的人。钱钢撰文回忆,称从事新闻工作30年,头一回接到事实核查员的电话,“这位事实核查员(Fact Checker)似更谨严。她核查的内容包括:时间、地名、场面;记者在文中引用的我的原话;记者本人提出,而得到我认同的某观点,等等”。
应该说,真实、准确不仅是新闻的生命,也是非虚构作品的命门。一美国记者提出,要注意事实与虚构的界线:“从历史上看,非虚构作品包含着许多编造的内容。……当我们添加一个未曾出现的场景或一句没说过的引语,我们就越界至虚构作品了。这一区别将我带向两条基本原则:一、不要增添,不要欺骗;二、不要干扰他人。不要改变报道对象的行为”。
反观当下的一些所谓“非虚构”作品,本不应匿名的主人公却用了匿名;编造故事以吸引人。比较典型的是网络爆文《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把造假的事实称为“非虚构”,对“非虚构”实际上造成了污名化。另外,“非虚构”作品部分情节失实,也会对整个作品的评价降低。
(二)注重历史文献
李家安认为,从作品内容来看,当下中国“非虚构”写作主要有两个向度,即面向历史或现实;主要有三种类别,分别为自我经验类、调查访问类、史传书写类。从写作方式来看,“非虚构”写作在运用各种文学艺术手法的同时,吸收借鉴了新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田野调查、文献查阅等方法。
文献查阅本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通过搜集、整理、分析有关的文献资料,借助文献等以形成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深刻认识的方法。就“非虚构”写作来说,文献的类型主要包括历史地理文献(如家国史、地方志、地理数据)和日常生活文件(如获奖证书、病历、学历证书、照片、影像资料和报刊等)。
“非虚构”之所以强调历史文献,是因为在写作时往往需要建构个人或事件与历史的关联,并呈现与主题相关的生活环境。这些历史文献亦是写作真实性的护航。比如薛月兵等人就认为,真实性在"非虚构"作品中的具体表现:素材的真实,作品的素材往往经由作家亲自走访问询、调查研究以及查阅文献中得来。
(三)浸入式采访
普利策新闻奖得主 Leon Dash对沉浸式新闻(Immersion journalism)界定如下:它一如其名,让受众沉浸在他人的生活中,从而对影响他们生活、选择和决策的诸多影响有深切的了解。非虚构作家、记者Ted Conover的认识类同:“沉浸式报道是由写作者努力把自己融入在他人的世界里一段时间,此后创作出来的作品。”
非虚构作品要让受众沉浸其中,浸入式采访(Immersive Interview)是写作者常用的方法。这就要求记者等写作者真正深入到被采访对象的生活情境中去,经过与被采访对象的长期接触,了解事件或现象的深层原因。浸入式采访需要深度参与、长期观察,甚至体验式采访。
事实上,优秀的非虚构作品特别注重场景的描写,这些素材就来源于浸入式采访。浸入式采访的好处有多种:通过现场观察与体验,可以获取有效信息;与报道对象心理近距离甚至零距离,从而打开对方心扉;通过浸入式采访,有助于强化报道的真实感。
俄国非虚构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为了写作《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访问了上百位受到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影响的人,有居民、消防员、历史学家、科学家、官员、救援人员的家人、摄影师等。梁鸿为了写作《出梁庄记》跑遍全国十一个省市,访谈了340余人。慕容雪村为了写作《中国,少了一味药》冒着生命危险卧底传销组织23天,向读者展示了传销者是如何蛊惑普通人的。
2019年8月31日,瑞士伯尔尼Reportagen记者节,中国记者杜强凭借作品《废物俱乐部》在全球九百多篇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首届“真实故事奖”(True Story Award)三等奖。2017年夏天,为写作这组报道,作为故事硬核作者,杜强曾在深圳三和人力市场卧底体验四十多天,像“三和大神”一般生活。
(四)常用第一人称
在“非虚构”作品中,在讲自己亲历的故事时,当然会用第一人称;在呈现他人故事时,亦多用第一人称。只不过,后者中的“我”,并非故事的主人公,而是故事的讲述者或引路人。
美国记者特德˙康诺弗说,“第一人称的叙事,可以让读者觉得我是他们的替身:为那些他们没见过的事情而感到惊讶,为那些离奇的事情而感到别扭,为那些牛事而感到欢悦”。“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主角并不是我,而主角是他们。读者支持谦恭的叙述人”。
或许有人会说,第一人称的报道可能会违背客观性原则。对非虚构作品来说,往往会有写作者真实的内心感受和独立的发现,其开动感官,去看、去问、去听、去回应,确实带有独一的视角,虽有主观性却是真实不虚的。何伟认为这是一种平衡:“如果故事过于以自我为中心,那就成了旅行者日记。目前的普遍趋势是减少作者现身,作者常常是隐而不见的。这就是报纸的标准做法,说是能保持焦点和不偏不倚。不过,这也使主题显得更为遥远和陌生。我在写到人物时,希望描写我们交流互动的方式,以及让我们具有同感和分歧的那些事情。……非虚构写作的乐趣正在于探寻叙事和报道之间的平衡,找到办法,既爱说话又爱观察。”
在学界,洪治纲将这种第一人称的写作界定为“介入式写作”:“作家们在叙事中的自我介入,完全是积极主动的,不是消极被动的:是微观化的,不是宏观性的;是现场直击式的,不是经验转述式的”。
在新闻报道中,不少新闻体裁都强调报道要客观,不能让记者(“我”)现象,遑论成为故事的组成。非虚构作品却反其道行之,强调“我”的在场,虽然有了主观性的视角,却让故事更加有血有肉,从而真实可感。
(五)多聚焦普通人
就非虚构作品来说,作者可以是记者、自由撰稿人,也可以是普通写作者;故事的主人公则多是普通人。这些普通人中,边缘群体又占了不小的比例。
从媒体层面,这是一种非主流选择。《正午》创始人之一郭玉洁曾这样写道:“(非虚构)这种命名也解放了媒体逐渐建立起来的选题等级:官员、商人和热点优先,成功者的故事优先。有时,我们会捡起其他媒体弃而不用的选题,它们或者是普通人的故事,‘不够重要’,或者是‘不像新闻’。”
从写作者层面,这是让“不见”为“可见”。爆破工出身的陈年喜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他被称为矿工诗人,2021年推出了两本非虚构作品(《活着就是冲天一喊》《微尘》)。他在耶鲁大学交流时曾说:“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我写,是因为我有话要说”。
五、结论与讨论
非虚构在当下成为一种风潮,与文学杂志、媒体机构和商业力量的推动密切相关,也与民众的教育水平与立言意识相关。在注意力经济时代,一个标签可能是噱头,却能成为推动内容生产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非虚构成为风潮,是时代之需,因而也是一种必然。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非虚构并非一种新闻体裁,但新闻作品都应是宽泛意义上的非虚构作品。作为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中,并没有“非虚构”作品奖。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普利策奖中,单设有“非虚构”作品奖(General Nonfiction)。该奖是颁给图书的,一年一部。对“非虚构”获奖作品的界定是:“美国作家所写的一本杰出的、有适量文献的非小说类图书(不宜放到普利策其他奖项)。奖金为15000美元”。普利策“非虚构”作品奖从1962年起颁奖,首部获奖的是美国现代著名政治记者、历史学家和小说家白修德所写的《1960年,美国总统的诞生》。
狭义上的非虚构作品,多是项目化操作,并不强调时效性。但其产制特点亦很突出,比如真实不虚构、注重历史文献、浸入式采访、常用第一人称和多聚焦普通人等。由于非虚构作者队伍中不少是前媒体特稿记者,学界和业界很多人把“非虚构”作品与新闻特稿划上等号,谷雨故事也将非虚构写作称为“特稿”、“新特稿”。这是值得商榷的。新闻特稿与非虚构作品有许多不同点:时效性较强,多用第三人称。在特稿中,对人性的挖掘是不变的动力。其中,“苦熬”与“抗争”是故事主人公常见的生活状态。在故事方面,新闻特稿强调议题的公共性;在表现形式上,新闻特稿强调文学技巧。
作为一种叙事类型,非虚构并不新,中外亦然。在中国古代,《史记》《资治通鉴》都可以列为非虚构创作的典范。在欧美,书店和图书馆常以虚构类和非虚构类将图书归类。冯骥才一句总结非常到位:“非虚构写作并不等于非虚构文学,但是非虚构文学绝对属于非虚构写作。……非虚构是凭着事实说话,它是历史的本身,也是现实的本身”。
【本文为“新闻工作者的意识形态研究:现状与问题”项目阶段性成果】
Non-fiction Writing:Trends,Characteristics and Motivation
Zhang Yuhong(China University of Labor’s Relations)
Abstract: Non-fiction writing is not a new thing.In China,it has been a long time since literary journals launched the non-fiction column. In recent years, non-fiction writing has become a trend due to the rise of citizens' awareness of writing their own story, the promo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engagement of commercial forces and the change of narrative style. It is characterized by reality other than fiction,historical documents matters, immersive interview, first-person view and mainly the focus on ordinary people.
Key words:Non-fiction;Characteristics;Trends;Motivation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