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億萬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Web3.0市場小白求職記

億萬
·
·
復盤一下:了解了那麼多,為什麼還是不堪一擊?

這是一場video call 面試。畢業兩年以來,面試大部分都改成了線上,真正經歷過的線下面試,只有一家。這時深深感受到了自己成為remote工作原住民的一員。儘管我不喜歡視頻面試的種種,包括但時代就此改變,適應最快的人才能順利走進下一波浪潮。

秒針歸零,我意識到,面試正式開始了。

1,2,3。。。

“你好,我是xxx”,一個渾厚但友善的聲音先傳來,

對方打開了攝像頭,隨即出現了一副與聲音極其相符的面孔:

“hello,我打開攝像頭先來say個hi,家裏有小孩,我之後就不打開咯?”

話音未了,果然後面傳來一陣哭聲。

我笑著說沒事。其實也是真的沒事,畢竟這種環境反而讓我放鬆下來。加上對方的聲音,真的十分友善,並且一上來就說:“我不太想走普通面試的流程,我們今天可以就聊一聊對web3.0的看法,你可以先自我介紹一下?”

“當然!”我表現的爽快又自信,講自己準備的自我介紹用某種介乎於“自然”與“不自然”之間的某種狀態表現了出來。

概括如下:(具體就不綴述了)

兩年市場人,對2B和2C都有一定的經驗,主導過社交媒體運營和策劃市場活動等;由於自身對於nft的理解,做過nft領域的寫手,有過社群運營的經驗。

“Interesting” - 一個夢魘般的詞彙就此登場了。

隨後一連串的問題,向我砲轟而來:

  • 講一講你對中國政策的看法?

盤:嗯,我雖然做中國市場,卻沒能說出具體的一二三條政策走向來,只是點出了大概的方向,舉例說明我接觸過的人,描述非常散。

具體原因其實是因為那時候的我做事“不求甚解”,其實多問自己為什麼,很多問題都能夠找到答案。

  • 你覺得最近的趨勢是神馬?

盤:對方的問題其實很籠統,到底哪一方面的趨勢呢?我一個市場人應該給到什麼方面的見解呢?

其實最好的作法可能是先拆解對方的問題,因為web3的發展趨勢/web3市場策略方面的趨勢/生態鏈各個領域的趨勢,都是可以聊一大長篇的,或者,可以先問一下,到底是什麼方面的趨勢?這樣也可以自己爭取多點時間思考。

。。。後面一系列,我都沒有按照很完整的結構來回答,即使有些內容抓到的重點,也會讓對方覺得我沒有什麼自己的體系。

越到後面的階段,我也就越佛系,最後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問題要問他的。我確實有,但依然和自己不大相關了,純屬想要學習的態度:

  • 為甚麼該公司(某agency)想要發展web3.0的業務呢?

答:最近大量的公司開始有這個需求,而該公司一直處於業界領先的地位,十分需要看到客戶的這個需求市場,並把自身的業務能力提升一個台階;

  • 為什麼你個人想要進入web3.0呢?

答:我個人從小就學會coding,對這個非常感興趣,之前正好接觸到crypto的時候,是行業剛剛起步的階段,個人興趣趕上了時代潮流,後來發現還能賺錢,所以何樂而不為呢(這段太“凡”了...)

  • 重點來了:我個人很好奇:在🐮和🐻市去制定市場策略上,有什麼不同嗎?

答:牛市時去做一些宣傳其實很容易,你能做的都是跟上潮流,進行常規操作,而當進入了熊市,其實策略是應該更加激進的。為什麼呢?因為在這種混亂階段,每個人都需要找到一個signal,都需要被別人告訴:什麼是應該做的,而什麼不應該碰。


你會聽到,他每天會看很多很多篇文章去了解最新的消息面和趨勢,他會自己做交易(有聽到他對做交易的熱情);

你會聽到,他在講”web3.0存在了那麼多年,已經並不是一個現象,而是已經成為一個既定的事實了”那個句話,所表現出的那股子熱情和憧憬。

你會發現,每一個在web3.0行業摸爬滾打到高位,或勤勤懇懇認真做項目的人們,大多有這樣的特點:他們有著不害怕風險的信心,對行業有著徹夜鑽研的好奇心,對新的趨勢和發展有持續的關注和展望;

你會知道:這行業聚集了那麼多有才華有能力的人,是不可能因為一次小小的事故而導致永久的低迷的。

總之,聽完大佬的見解,非常深入且獨到,我清楚的意識到:

喔,原來我自己做的真的遠遠,遠遠不夠。

(P S. 由於全部為英文面試,請原諒我不能原文覆述,也許失去了很多重要元素,希望大家知道:不是大佬不行,是我不行🙅)


這場面試對我沒有打擊,只有鼓勵,沒有挫敗,只有希望自己更好。如果沒有緣分進入這個公司,和這位大佬共事,那麼就期待我之後的自我成長吧~

估計近期還會有一場其他家agency的面試,大家可以持續關注我喔。

希望web3.0的我們都有美好的未來!


下面是我寫過的一些大家還算喜歡的文章,點進去看看我的水平如何,也歡迎各位友人評論和指正:

《Happy Pizza Day | 加密貨幣消費觀:體驗、憧憬與想像》

《淺析 |Doodles NFT與它的Twitter營銷》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