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看香港電台電視節目長大的
《頭條新聞》新一季啟播,想不到馬上引來警務處處長的炮轟,更有前特首提出要炒人和訴諸法律,藍絲團體也配合到港台舉牌抗議,一時間好像風聲鶴唳。節目的主要演員都堅持下去,網上的支持也出乎想像,節目繼續,已經到了第三集。突然傳出無線電視申請不再播放香港電台三個節目,包括《頭條新聞》,《鏗鏘集》和《議事論事》,而且馬上獲批。即係點?
網上馬上有人教大家去網上看,訂閱他們的YouTube頻道,按讚他們的FB頁。其實香港電台有自己的數碼頻道,亦是免費播放,絕大部分人都可以收到,只要轉台便可以了。我以為這幾年來,因為無線新聞的失實報導和種種不濟,很多人已轉台了?大概慣性收視仍然是很現實的一回事。
我也以為今時今日大部分人都不大會再在傳統電視機看節目,自從互聯網進展至寬頻網路,在網上看已是新趨勢,連歐美地區的節目也是垂手可得,而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方便,更是隨時隨地都可以看,每個電視台也有自己的App,要看甚麼電視節目,選擇其實何其多,各人有各人的喜好,不喜歡的不看便是,如果那節目不受歡迎沒有人看,用不著你投訴,遲早被Cut。而實際上,《頭條新聞》已播了三十年,怎麼有人好像剛發現它一樣?我懷疑那些叫駡的人,很大機會是一集也沒看過。
可能會令一些人嚇一跳,但香港電台的電視節目是陪伴很多代香港人成長的。那些《獅子山下》,《鏗鏘集》以至《城市論壇》的節目,少説也有三十多年歷史,一些還依然在每週播放新製作。然而,更長壽的還有那叫《警訊》的,1971啟播,明年便是五十年了!但對於我這一輩的人來說,《小時候》才是我們最珍貴的回憶,家其和小敏兩個角色深入人心,連帶一衆小朋友總雞腳,三柴,一番和二番這些同學鄰居,還有沙田瀝源邨的背景,一個新市鎮的開始,看著一班小朋友四處闖蕩,當年那種處處有希望的日子,大家是開開心心過日子的。
而《獅子山下》也許是早幾年推出的,主角良鳴一家人住在橫頭磡新區,說的是比較艱苦的歲月。當時以菲林拍攝,創作自由度高,孕育出一輩人才,如梁立人、甘國亮和陳冠中等做編劇,而編導的如許鞍華、方育平、張婉婷、劉國昌等,被譽為香港第一代的新浪潮導演。更錦上添花的是那首主題曲,顧嘉煇,黃霑和羅文這個鐵三角,便是這樣譜下這不朽香江名句,激勵幾代香港人,發展岀所謂的「獅子山精神」,我們都引以為傲。
移居加拿大後的確沒有機會再看,直至千禧年後,互聯網漸漸成熟,影音傳播也漸入佳境。當時我是在找一些中文電台在網上收聽,卻找到香港電台的Podcast網站,很多舊節目的Archives ,但要先下載才可看。於是便重拾舊歡,追看回那好幾年沒有看過的節目,然後也開始瀏覽其他的,那已經是相當廣泛內容的節目,從那時便定期在網上觀賞不同節目,漸成習慣。
再到寬頻網路成為日常,他們的節目也加碼,當時有一個叫《窮富翁大作戰》的,每次請一個城中名人,過幾天基層的生活,住劏房,甚至籠屋,做掃街清潔,體驗一下。當時是很受歡迎,一共拍了三輯。香港電台的節目就是多元,很多是記錄片形式,例如一系列的《香港故事》,已經記不起有多少輯,通常十集為一輯,每一輯都有自己的主題,應該有三、四十輯了,最新的一輯為《追尋人生》,這是我一直有追看的節目。
除了時事和這類紀錄片製作之外,其實港台也有劇集,當中比較多人認識的,大概是《沒有牆的世界》和《火速救兵》,還有不少外判,由本地團隊製作的微電影和單元劇。他們也十分支持本地學生,將電影學院的學生作品剪輯播放,近年更有全動畫的短片節目《8花齊放》。此外,更會輯錄學生公開的比賽,如朗誦,校際音樂節,常識問答比賽等,近來更包括學界籃球,都會在港台頻道看到。
港台始終是政府部門,他們的首要工作不是去娛樂大家,節目多是資訊性,或是提出社會議題,希望大家思考。但他們亦有幫政府宣傳的節目,一些討論環節也盡量兼顧不同陣營的意見。而自從有了數碼頻道,他們也轉播央視的節目,甚至國慶閲兵典禮,問題是,有多少人知道,又有多少人去看。我敢打賭,今天在批評港台的人,很多連一個節目也沒有看過的,是佔大多數!
有兩個節目自己一直看了多年,是《漫遊百科》 和《藝坊星期天》,每星期一集但沒有連貫性,題材集集不同,不感興趣的題目,大可少看一集。《漫遊百科》就像百科全書,有時談文學,有時說歷史,科學,建築,你總會學到一點新事物。很多時,城中的座談會之後,會剪輯片段在節目中播放,例如每年的書展。而《藝坊星期天》則主要談藝術,音樂,戲劇等,很多時是剛有表演者在香港演出,便在節目中做訪問,甚至即場演奏,很多是大師級,或是Up and Coming的新星。這些節目都巳經播放超過三十,甚至接近四十年。
觀乎近期對港台的批評,整頓港台只是遲早的事,就像其他香港正在崩壞的事情一樣。港台不是完美的公營媒體,但它盛載了很多香港人的美好回憶。
最後,假如大家未知道,台灣的生祥樂隊去年底來香港的演唱會,港台有足本的收錄,敬請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