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II|02 兩房愛恨
我的父母都是移民。父親和他的弟弟(即是我叔父,我叫他叔叔😆)在他年青時移居到K城。後來叔叔不知怎的得到一個前往東南亞B國的工作的機會,但我父親沒有同往。叔叔在那裡認識了一位女士,該女士在叔叔工作完畢後便隨叔叔回到K城,成為了我的嬸母(我管叫她嬸嬸)。嬸嬸得知丈夫的兄長(即是我父親)大齡未婚,想起她家鄉也有個雲英未嫁的姊妹淘(即是我母親),於是決定為我父親作媒,邀請我母親從B國到K城旅行,順便看看我父親是否合眼緣。
就是這樣,原本天各一方的兩人就成為了夫婦。
正因為父母原居地都不在K城,我在這裡並沒有甚麼親戚。在K城我只有叔父一家比較親近,加上母親與嬸嬸原本是姊妹淘,我們兩家小孩小時候比較親近。但是我母系那邊的親屬就只有暑假時我隨母親到B國時才可相見。
兩邊都不大相見,兩邊都是大家庭(對我而言)。由於有著地域上的距離感,我其實對兩邊的感情都不十分濃烈。小時候是到哪裡就與誰玩耍,長大一點就明白大家只是血緣上有關係,也許比熟朋友更生疏。而當我再長大一點時,我才從父母的對話與旁敲側擊(!)中得知家族的複雜關係。因著距離感,我一點一點地得知家族故事時,一點真實感也沒有,反而有點像看戲。
我外公原居地在中國南方小城。當年因家鄉無法謀生,於是到了B國謀生。在家鄉時,外公本與我外婆成婚,但未有孩子。據我母親解釋,外公當年以為無法為妻子伸請到B國的簽證,而男人一定要有妻子(!),所以外公就在B國另娶妻子。怎知到後來,外公成功把鄉下的妻子也伸請到B國,於是外公就有兩個妻子,亦即有我兩位外婆啦。
身為小孩的我,不明白那麼多,只是覺得有兩位外婆這件事很特別。我記得當時與同齡朋友講起大家都覺得有趣——其實不只是此,當我說起我母親來自B國時大家都已經覺得很有趣,因為當年在K城認識B國的人並不多。我的婆婆明明是「大老婆」,但根據我母親表示,她常被「二老婆」欺負。我第一次見到外公外婆時,他們已經可以說是「分居狀態」——他們住在同一間兩層的獨立屋中,我外婆和她的子女和一個孫子住下層,外公、二婆婆和她的子女、孫兒們住上層。
上下兩層居住情況:
上層:外公、二婆婆、大舅父一家四口、三舅父一家四口、兩位未出嫁姨姨,還有另外一位已婚姨姨把兩個兒子寄居在此,共十四人。
下層:我婆婆,二舅父一家三口、四舅父。我們回B國時母親也是住下層的,那樣勉強可以算作五人。(由於大部份小朋友都在上層,所以我和弟弟也是住上層的)
不要以為下層人數較少居住環境較好。我外公在B國由小販開始做起(他專賣豆腐,母親說她小時候也有一起製作過豆腐),到後來就發展成一間小店,賣食材與日用品。下層除了是我婆婆一房人的屋所外,另一邊還是貨倉,間中會有工人來搬貨。同時由於下層無甚裝修,光線也不知怎的一直較暗,環境明顯比不上上層精緻。上下層都有不同出入口,所以住在不同樓層的人除了在空地泊車時,基本上可以不甚往來。
現在回想,單看這個格局,已看到外公明顯是偏愛二婆婆的。二婆婆的子女們與我婆婆的子女們相比,外貌更優秀,穿著也較為光鮮。我猜二婆婆年輕時樣貌應比我婆婆出眾,而從我對二人僅有的印象來講,二婆婆也是一個比較精明的人。
我身為一個隔年到外公家住一個月的小朋友,當時並不能了解兩房的恩怨情仇,只知外公好像沒有怎樣和我婆婆在一起,不過我看母親與樓上的舅父姨姨們也好像有說有笑似的。後來我(偷)聽到父母的對話才知道兩房的不和。後來我母親也會間中輕輕地與我抱怨她兄長們的「不爭氣」,老是被二房的兄弟們欺負。
到很多年後,當外公和兩個婆婆都過身後,兩房人正式分開。他們都搬離了那座上層光鮮亮麗的住所、下層昏暗的貨倉兼住所。我成長後去過B國一次,見我二舅父最後一面。那時二舅母已過身,二舅父和他的兒子(我表弟)與四舅父住在一起,那個家是精美多了。我也有見到二房的一些長輩,他們都各自有住屋,但仍有來往。
到今天回望這個大家族(?)的歷史,有點像我當年看巴金《家春秋》的感覺。當長輩過世,家就散開了。在K城長大的我,其實一直不理解為甚麼那麼多人住在同一間屋中。雖然有很多一起吃飯的確是很熱鬧(還可以幾十人一起在後山BBQ!),但人與人之間一定會有很多磨擦。我想,這就是長輩過世後就分家的主要原因吧。
我不知以上的故事與七日書的題目是否貼切,但以上種種的確令我有「百感交集、層次複雜」的感覺呢。身為一個旁觀者都感嘆,如果是當中的參與者應該更有感吧。
想著想著,我媽一直沒有解釋過為甚麼要嫁來K城。也許,來這裡可以避開B國中兩房鬥爭也是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