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程元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古敘利亞早期基督教神秘主義手稿翻譯(3)

程元
·
·
白露,陰天。繼續翻譯。

文本翻譯:

在三位一體的幫助下,萬物的主,我將撰寫馬爾·西蒙·塔伊佈特赫的著作摘錄,該書由靈性哲學家和理論家之首所作11。首先,論述身體和靈魂的勞作是雙重但統一的特性。

我們所付出努力來准備和現在正在准備的這些充分理由的目的是什麽?就是為了讓讀者通過這些理由思考和理解12,我們被創造為一種雙重但統一的本性的事實;我們的靈性修行也是雙重但統一的,因為它是通過身體的感官和靈魂的能力共同、全面地進行的。確實,正如那


11 (熟悉“理論”的人),作者將其定義為“靈魂之眼的可理解視野”,見第50頁。在整本書中,我將堅持使用這個專業術語。同時,我也將使用“可理解”這一詞,按新柏拉圖主義和哲學的意義,指“僅能被理性理解,而非通過感官感知的事物”。

12 文本中重復使用了“理由”一詞。


些愉快展開的勞動之葉,在沒有使徒保羅所描述的13靈性知識的果實的情形下是無意義的;而果實如果沒有葉子也無法得到保護,二者都需要相互的幫助——身體需要靈魂,靈魂也需要身體。

— 來自聖迪奧尼修斯14的作品,附有作者的註釋。

理論的知識植根於自然中,併根據其所涵蓋事物的秩序或特性而劃分。這知識的一部分通過推理和邏輯句子的構建得以顯現,另一部分則不是通過言語15,而是通過心靈的內在沈默來領悟。部分知識涉及可見的自然,另一部分則向超越自然視野的本質升華。

確實,部分知識涵蓋那些伴隨可見的自然的靈性力量,併在其中發揮影響,另一部分則涉及從外部進入理性存在的科學,憑借其自身的意志而獲得。還有一部分,如同一朵稀有的花,在被賦予的許可下,向上升起,穿越我們所描述的所有層次16,朝向隱藏的神性的崇高光輝。

由此可見,存在多種靈性理論,其數量隨著知識所觸碰的不同眾生而增加。當靈魂通過這些理論以各種方式被教導時,這些理論彼此接近、結合併向高處上升。靈魂被這些理論塑造,直到它達到唯一的第一存在,所有知識的終點。這個終點隨後變為無知識,或者說是一種高於所有知識的知識,因為它達到了隱藏神性17的神聖知識,這超越了所有理解。這樣,人在理解了所有自然的力量後,將明白這一點:隱藏的本質是不可理解的。

對這些可見和物質性的知識,神父們稱之為“自然自由意志的第一次沖動”,而隨之而來的知識則稱為“第二次自然沖動”;由於前者是通過這些具有可見性的力量獲得的,有時他們稱其為“學習”,有時將其視為各種知識的不同方面,如幾何、數學18、佔星術和天文學。他們對理性和靈性存在的本質的知識,以精確的方式稱為“靈性理論”和“神聖知識”;併將“神聖理論”這一表達應用於心靈的內在視野,該視野通過一種實際上不是真正形象的恩典之形象,盡可能地延伸向隱秘神性的不可理解之光;但他們也將其比喻為“神聖之言”。

因此,他們將“理論”定義為神恩啟示的流通,因為正是通過他的恩典流通,他使我們脫離了物質和自然的可觸摸的黑暗裹屍布,帶領我們進入靈性力量的可理解的知識,這種知識隱藏在萬物之中併在其中運作;因此,我們超越了感官,成為心靈隱藏秘密的感知者。我們的主在教導中稱這種三位一體的單一理論——也是我們救主流通知識的源泉—— “天國”,當他說:“天國在妳們之內”,這併不是通過遵守儀式來獲得的。“它們也不會說‘看,在這裏’或


13 加拉太書 5:22。

14 亞略巴古的迪奧尼修斯,然而,這一部分更像是作者的原創作品,而非對亞略巴古的註釋。

15 合併文本中的兩個字。

16 這顯然指的是作者書中早先的一章,但抄寫者已將其省略。

17 註意,“ithutha”既可以指“本質”,也可以指“神性”。

18 文本中 Kaldáyütha”通常指“佔星術”或“迦爾底亞人的科學”。


‘看,在那裏’”19,意思就是,它併不局限於任何一個地方,而是在你們內心的隱藏形象和可理解的心靈的相似性中,盡可能地成為與其創造者相似的的可理解的形象;因為正是在其中,他的天國在我們心中顯現和被認識,這得益於其純凈和明晰的高尚品質,以及對其造物主的熱切和持續的渴望。

因此,天國就是對天上眾靈可理解本質的崇高靈性理論的知識。即使那些達到完美高度的人,也被稱為“虛心的”,天使則降臨到「無知和知識貧乏的人」身邊,以提升他們對真理的認識。

他稱20聖天使們為“高於天的智慧與心靈”;而神對我們的天意,植根於我們內心併在整個創造中以無界的方式運作,他稱之為“我們內在的神性”21。每當他提到最高的神性時22,他指的是高於所有本質、自然、智慧和心思的隱藏本質;這個獨一無二的存在高於所有智慧,任何心靈或智慧都無法理解,且高於所有言辭或句子;這個存在絕不來源於任何現存的存在,盡管祂是所有存在的原因,卻仍然保持其本質,高於所有自然、言辭和能力。願祂通過神聖的經典,以恰當且可理解的方式自述,符合祂的恩典,併賜予我們在理解23和中介24理論中的恩典,通過這些理論,令人敬畏的神性得以顯現!

因此,第一善25不僅與受造物無關,而且在保持其本質不變的同時,祂那高於其他光芒的光輝照耀著每一個受造物,依據其有限的光亮程度助益他們內心的良善。它通過植根於每種本質中的隱藏渴望,將每一種本質向上引導,更尤其是將理性的存在引向其不可理解的知識和對其形象的參與中,盡可能地進行這種參與;祂尤其吸引那些向著適合其本質的有限光明擴展的神聖智慧,同時從內心啟迪他們,使他們能夠在謙卑的沈默中贊美所有屬天的本質,併激勵他們盡可能地擴展併與至高的原則合一,因為我們是在「祂中生活、移動併存在著的」。26

聖父們將在神中的可理解的生命和在神中的靈性修行分為兩部分:即以實踐履行的誡命和關於每個受造物理論性的知識。那句“妳要盡心、盡性、盡力愛主你的神” 就是涉及靈性理論的,而“要愛鄰如己”27則適用於實踐履行誡命。

至於一個人努力、受教併逐步提升到靈性狀態的修行,有三種:可感性或不可感性、凈化和聖潔。第一種修行在於一個人內心感受到良心的攪動,繼而轉離罪惡的作為,開始悔改,立即且毫不拖延地以嘆息和對過去生活的深惡痛絕為開端。


19 路加福音 17:21。

20 亞略巴古的迪奧尼修斯

21《希臘神父文集》第三卷,第95頁。

22 拉丁文中的“至高神性”。

23 參見第50頁關於“理解”的特別部分。它被定義為“理論的審視者”

24 即,現存的存在。

25 比較:拉丁文中的“至高善”。

26 使徒行傳 17:28。

27 馬太福音 22:37, 39。


第二種修行是在此之後,充滿精力和熱情地開始履行誡命的辨別工作28;在神的恩典幫助下履行誡命,併在其能力和熱情的範圍內征服私欲,之後他將處於正義、力量和聖潔的狀態:自然的正義,通過履行誡命產生的征服私欲的力量。至於聖潔,它是通過聖靈的啟示而被主的話語所凈化的純潔性。

從此,他將開始通過靈魂的純潔和靈性知識的啟示進入高於自然的靈性理論。通過靈性理論,他將在心中靈性地看到所有其他人以物質方式看到的可見事物。在內心和思維中,他將審視所有當前的創造和過去或依然存在的世界;世界的歲月及其之中所發生的一切,以及人們的財富和權力;祖先給予的恩惠與啟示,代代相傳下來的報應或審判,連同創造的進程中經歴的各種變遷。

所有這些,智者(世俗的)以物質的方式看到的那些事物,他都將努力在心中以靈性方式進行探究,借助靈性理論。他併不會以農夫的眼光看待各類植物,也不會以醫生的眼光看待藥用品,而是通過靈性理論,秘密地在心中沈思他以肉眼所見到的一切。通過這種方式,心靈被教導和啟發,向內觀察靈性本質,關註隱藏在萬物中的秘密力量,以不可理解的方式在一切之中運作。

通過這些教導和努力,心靈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和啟迪,以至於它不能僅僅看到一個物質對象,而不立即在自己的理論中29看到隱藏在其中秘密運作的神聖天意。因此,心靈被教導在內心深處秘密地默想那些高高在上的無形存在,併通過自己的理論30以非物質的方式觀察它們的等級、職能以及無法言喻的榮耀的變奏,併在神的幫助下盡其所能地模仿它們。

正是通過在神聖經典當中描述的真實的知識和神聖教導的理論,以不同方式和各種稱謂以描述神性,心靈才得以從對塵世事物的可感性中提升,併向上追求。當心靈被照亮併向上升起時,它意識到那具有不可感性的光輝,併更渴望被引向無形的神聖光明,以及超越所有智慧的神聖知識。此時,神聖的恩典將在這種不可感性中居住,心靈將意識到由萬光之父和源頭傾註的崇高而無盡的奧秘,這些與祂隱藏的善良相似的光輝照耀著我們;心靈將盡其所能地承受這些奧秘,印刻下善良榮耀的形象,具體表現為它的渴望和在靈性修行中的成長。隨後,它會立即承認,與唯一的至高神性相比,一切都是虛妄。

這位聖人所說的31,“在我們內心的神性”,就是那神聖的天意,它掌控一切,使一切神化、完善、照亮一切;它以其完美的善良滲透一切,支撐一切,併賦予萬物與至高神性合一的渴望。它高於一切,因為它超越了所有喜愛與它相交的存在。確實,這種在我們內心的神性,也是至高神性對我們的天意,植根於所有創造的基礎中,以無限的方式在其中運作,正如所寫的那樣:「在祂中生活、移動併存在著的」對祂的描述也在神聖經典和教導中晦澀地傳播。祂在世界的根基建立之前32,就已知曉我們救主的顯現,通過這一顯現,所有籠罩以色列肉體之


28 見第24頁。

29 文本中為“心靈”。

30 文本為“心靈的”。

31《希臘神父文集》第956頁。

32 比較:馬太福音 25:34 等


心的黑暗面紗將被揭去。當他說:“你們既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敬拜父的日子將到;真正的敬拜者要用心靈和真理敬拜父;因為神是靈,必須用心靈敬拜祂33”,而無需任何中介;因為我們對神的訴說是我們的心,而我們對人的訴說則是我們的言語。

在神聖經典中,神被稱為:良善、愛、知識、智慧、公正、光、光線、光輝、道、生命等,這樣我們的名字就可以與祂的名字相連,併因祂而增強,以便我們渴望那位愛我們的神,祂從其善良的高度降臨到我們的謙卑之地,以便通過將我們內心的神性與至高神性結合,提升我們從世俗到靈性。祂這樣做是為了通過祂的謙卑,以恩典賜予我們信心,使我們能理解和認識到我們自己的神化、我們在祂形象中的生成,以及通過神的形象在最初的時刻以我們內在的神性,那關於隱秘而高於一切心靈的至高本質的神性所創造的我們。確實,他在每一種可理解的、可見的、無靈魂的存在中都植入了某種高於一切良善和本質的良善,這就是關於我們內在神性的至高神性34;通過植根於每種本性的良善,我們渴望併嚮往那位高於一切良善的善者的愛,併通過從祂發出的光線,我們或許可以通過對至高良善的渴望,從而渴望那高於一切光和良善的光明與良善。

就像那可見的太陽,盡管每種本質與祂都相距遙遠,所有本質都渴望祂,祂仍然在萬物中無差別地運作,即使與一切仍有距離,遠離一切;祂使一切成熟、使一切甘甜併照亮一切,祂觸及萬物,併被萬物所渴望——至高的善者和高於我們內在神性的至高神性也是如此,以上述方式無界地存在於萬物之中,遠超言語和思想的方式,盡祂依然遠離一切;每種本質通過其內在運作35的善良渴望祂,併嚮往至高的神性。確實,“神性”僅用於指代神聖本質,其中隱藏著一個奧秘:那就是神和我們中被尊稱(為神)的人的奧秘36。


33 約翰福音 4:21-24

34 字面意思為“在我們內心的神性”。

35 請閱讀該代詞為陽性。

36 句話雖然復雜,但這其意思似乎很清晰。


(待續...)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