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業日記6:重新安頓自己
找到一個舒服的位置,好好去愛
看到標題6這個數字有點驚訝了一下,時間過得好快,不知不覺離開公司竟然已經過了半年,距離自己訂下的期限也只剩下一半。
當初立下的目標有的還沒開始,有的已經在實踐了。也有很多額外加進來的東西,都是在離職後陸續得到的啟發。該找時間好好檢視這些待辦事項的輕重緩急,重新把那些「不做的話會影響我身份認同」的事安排到更優先的順序上,調整時間和體力的分配。人生無法全拿,有些割捨是必要的。
休業日記N:代表離職第N個月,以此類推。
之前有提到我搬回家住了,因為行程關係,一直到這個月才有比較長的時間待在家裡。距離上次長住家裡,大概是高中時的事了吧?
決定回家是什麼樣的心境與過程呢?
試想在你眼前有個正在打包的紙箱,它被塞的滿滿、沒剩下多少空隙。當你心滿意足地封箱後,轉頭卻看見桌上有個悲劇 — —天啊!剛剛竟然漏掉了一支紅酒杯。這時如果要帶上紅酒杯,有兩種做法:不放進紙箱或放進紙箱。決定回家就像是選擇了後者,你知道那是麻煩的,但你仍選擇與紙箱產生關係,重新拆開它,然後放進自己(紅酒杯)。
這個過程可能會花費一些時間,需要反覆試上幾次。為了不讓玻璃承受碎裂的風險,你會避免粗暴的硬塞,取而代之,先嘗試從紙箱裡拿出一點東西,然後加入一支紅酒杯,重新評估、安置。有時候你甚至需要拿出全部的東西,才足夠騰出一只杯子的空間。
回家不只是自己一個人的事,就像紅酒杯牽動著紙箱內的物品。家好比紙箱,紙箱內的物品是家人與他們早已建立的秩序。紅酒杯的出現,挑戰舊有的規則、習性,打亂了原本的秩序。需要經過多次嘗試、磨合,才能找到最佳的擺放位置,而這個位置會是家人與我都能感到舒服自在、不會互相壓迫的位置。新的擺放方式就是我們共同建立起來的秩序,透過這種方式互動,我們才不會傷害到彼此。
那……有沒有一種情況是我們拿出了所有東西卻放不回去?很有可能。世界上真的存在最佳的擺放方式嗎?真的有和諧共存的可能性嗎?還是那只是一個美好的假象、自欺欺人的安慰劑?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很多時候人生都只是在「嘗試」而已,嘗試追求一個答案,或者,嘗試印證心中的答案。
我想如果真的放不回去,也是某種警示吧!提醒我們空間不夠了,需要割捨一些東西,例如放下過去、拋棄偏見、降低期待,才能騰出更多空間接納彼此現在的模樣。
人生是不舒服的,所有的不舒服都有它的意義。在找到新的相處方式、建立新秩序之前,會有段陣痛期是很正常的,過程中感到心累、無助、絕望,或是在磨合中受到傷害也是常有的事。回家路漫漫,但是永遠記得,隨時可以中途離場,不必勉強自己跪著走完。
「因為不管你再愛對方,都不應該勝過你愛你自己。你永遠是你人生的第一順位。」
這句話來自有相同經歷的好友W送我的祝福(嗚嗚,W我愛妳♥️)
這個月大小衝突不斷,儘管我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但沒想到它來得這麼快且劇烈。我們尋求了家庭溝通諮商,透過專業人士及第三方的引導介入,從旁搭建溝通橋樑。當然一次的效果有限,所以馬上又有了第二次衝突,母親和我在第二次大衝突後共同訂下溝通原則:
「我忘掉父母對我的傷害,父母也忘掉我對他們的傷害。這還不夠,我要記得他們的好,他們也記得我的好」
最近在洪仲清醫師的貼文中看到這段話,也想朝這方向努力,多看見母親的好。例如這個月她煮了有放鹽巴的炒飯給我吃😆(鹽巴梗請見這裡),這是她人生這輩子第一次炒飯,非常成功!雖然吃起來有點像燴飯,但還是好好吃!
(這篇好適合業配紅酒呢~寫完都想來開一瓶了😂🍷)
本月成就(2020/04)
- 插畫:0張
- 音樂:除了每月一次的家教外,找了其他學習資源,培養新的學習方式
- 文章:1篇(休業日記5:是結束也是開始)
- 閱讀:《回家種田》、《生活在他方》、《生命不能承受之輕》(看米蘭·昆德拉的書,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嗚嗚)
- 在家天數:15天
- 新料理:鬆餅🥞、日式鮭魚炊飯🍚、三角飯糰🍙
- 認識南投,重新建立生活模式與生活圈
- 撿樹枝自製衣帽架、掛鉤與書架(進度30%?有興趣可以追蹤 臉書)
- 練習開車(在南投沒車真的不行😂)
- 初考機車駕照路考沒過😢
- 認識基隆明德山莊
- 第一次家庭溝通諮商
- 透過料理與母親對話,建立共同話題
- 和母親一起訂下溝通原則,在衝突結束後嘗試擁抱她
《休業日記》是我30歲離職後開始連載的日記,每個月一篇。有興趣可以追蹤:Facebook | Instagram | Med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