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東坑道路_(上)
一、前言 :
每當親戚朋友一同聚集在阿公阿婆(爺爺奶奶)家,伯母們總是最勤勞的,一進門先把各自買好的菜擺好,或是到後面的菜園拔幾把阿婆種的菜,大約在十點左右婆婆媽媽們就開始準備中午豐盛的團圓菜。現代先進的鍋子與瓦斯爐和一旁仍然用木材當燃料的灶都是煮飯的好幫手,有時阿婆還會一旁燒木炭用小爐子來悶煮竹筍乾(滿滿雞油)。享用完滿桌的宴席,飯後運動是不可少的,而散步是我們最習慣,也是最喜歡的方式。
這一條散步的路線散布著家族長輩的種種回憶,任何一個小角落,可能對於他們都是無限的回想;而不是從小生長在這裡的我, 只能經由他們一次次的轉述,來窺視他們一塊塊記憶的小小碎片。
因為阿婆很節省, 所以我們洗澡時用的熱水, 是用柴火慢慢燒的, 而不會用熱水器的熱水。過年時二十幾個人齊聚一堂, 排隊洗澡的畫面很好玩。 另外一個例子印證阿婆的節儉, 以前洗衣服都是用自家的山泉水, 冬天時洗到手會凍到僵硬, 直到媳婦反應後才有洗衣機的出現。
隨著阿婆年紀越來越大, 我們也漸漸吃不到這些自家做的傳統客家美食了。比如說, 粽子, 菜包, 鹹菜, 長豆乾等等。
二、這一條充滿回憶的小路 :
有時我阿婆家上面會有老鷹在盤旋, 聽說以前在曬穀場養雞的時候, 牠們還會下來抓小雞呢@@
一切的故事都要從這一條路開始說起……
起點是阿婆家的現址
目前阿婆家是位於坡上的一塊平地, 要上這個坡可是要轉大約270度的大彎, 很考驗開車技術。 從鎮上到這裡, 開車約要10分鐘。
終點是阿婆家的舊址 (屋主改建過,原本是土磚牆)
從現在的阿婆家到這裡(舊址), 我們通常是用走路的。大約一小時內可以到達。這條路到接近尾端是窄小的單行道, 不好會車, 開車不太方便。
(一)、一間房子不容易
現在的這棟房子的地和當時的房子是阿公在台北做板模賺錢後才買的,聽我爸說是民國56年才從以前的老房子搬出來,但是當時那棟還是日式的建築。一開始是最左邊的公廳和一旁的工具間(如下圖)先改建完成,而平常吃飯的大客廳在那時還是一大片的榻榻米,直到我大伯、二伯和小叔結婚後,才把原本的日式房子完全拆除,先是蓋了現在房子的一樓和二樓是後來加蓋的(Google map 阿婆家現址上白色的那一棟屋子)。
這隻狗狗的名字叫"強強", 一隻很乖的黑色拉不拉多。牠聽得懂客語, 說湊內(客語:坐下), 它作會乖乖地坐下。 牠的頭指向的地方就是公廳和工具間所在的地方。
(二)、”耕”者的田? 地”主”的田?
這隻虎斑貓的名字叫"小虎", 調皮搗蛋, 但很可愛。 有一次我們家的車窗沒有關好, 剛好裏面有放花枝丸, 我們一上車才發現被吃光了。 轉頭看小虎, 牠就裝作好像沒事一樣> < 牠的頭指向的那棵植物就是我們家種的木瓜樹。
在房子的旁邊有一塊田,是我阿婆和阿公平常細心照料的菜園。從側門走出來,經過平常洗菜時倒髒水的小水溝,映入眼簾的先是幾棵的木瓜樹(如上圖)。再往左邊一瞥,一隻隻肥肥的雞正開心地吃著飼料(目前已經沒有在養雞了),是用玉米摻混著燕麥潑灑在一長條木製的飼料箱。再往前走幾步路,一片綠油油的蔬菜,由遠至近,由低到高,從龍鬚菜、大白菜, 苦瓜到茄子(如下圖),大部分吃的蔬菜都是由這裡所供應。雖然這田是我們在種,但是地不是我們家的。
這一棵棵吊菜(客語:茄子) 是幾個月前我和阿婆一起種的, 因為阿公的腳沒那麼有力了, 我就來幫阿婆的忙。鬆土, 移植, 澆水, 把一盆盆的茄子苗種在這塊長輩一直辛苦耕耘的地上。
在當時按著”耕者有其田”的政策(1951~1976辦理公地放領),政府徵收地主超額的出租耕地,還有其上使佃農收益的其他固著物的基地,像是房舍、曬場……等等,放領給現耕農民。[1] 我祖父他們當時搬出來後就有在耕那塊田,如果照著當時的政策,這一塊田可能會變成是我們家的,但聽說當時阿公很老實,不想拿別人的東西, 因此田弄到最後仍是地主的,他們還是繼續腳踏實地的耕田。
[1] 耕者有其田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耕者有其田
{未完待續}
我是讀理工科的, 文筆沒有很好(我在國中考升學考試時, 作文只有3分@@)_, 但是我在大學時還是修了一門客家學院的“社區歷史與地方寫作”課程, 當時就寫了這篇文來記錄自己家族的故事。我會大概分成五段(包含這篇), 先修改, 加上新的圖片和情況, 並配上實地的背景音樂或很符合我心境的好聽客語歌曲後, 再逐一分享給大家。(應該能在出國前全部完成)
題目暫定如下:
1. 記憶中的東坑道路_(上)
2. 記憶中的東坑道路_(中)
3. 記憶中的東坑道路_(下)
4. 一些照片_今昔對比
5. 今日街景/昨日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