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战纪念日:“我想只要人们还记得他,他就没有完全死去”

牛依墙
·
·
IPFS

忘记为何有记得一个美国公墓在Valkenburg了。在风景如画的小镇逛了逛,觉得沉浸在中世纪的历史中以后再看一些不一样的地方挺好的,坐公交辗转到了美国公墓。公墓很整洁,高大的树木上草坪休整的干干净净。整个陵园也非常宽敞,跟周围切割成各种小方块的典型的荷兰乡下风景很不一样,有点“天外来客”的感觉。我发现大部分人是开车过来的,或者至少自行车,像我们这样到公交车到门口,走着进去的没看到其他人。同样,也没看到其他亚洲人模样的来到这里。这里好像是一个很“大西洋”的存在。

美国公墓大门


往里走进去,先看到的是像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方尖碑那样风格的建筑群,白色的岩石墙,中间是水池,两边种了樱花。左边一个不太大的小殿堂里面,盟军当年从诺曼底登陆一直打到德国的易北河与苏军汇合的路线图刻在正面的墙上。我发现刚刚在Valkenburg市中心的花园里的小男孩也跟家人也在这里,他问妈妈这是opa爷爷当年经历的事情吗?那时我还以为这里就是一个普通的游客去的地方,跟华盛顿的阿灵顿公墓一样,我之前去美国打比赛的时候也会过去那里瞧瞧。

公墓建筑群


献花扫墓的老人


首先让我感觉有点不一样的是小殿堂对面的一对老人,进来的时候我看他们自己骑着自行车带了花过来,现在正要把花放到陵园事先准备好的可以插入地里的花瓶里。我觉得神奇,当年牺牲的美国士兵最年轻的到今年已经90多了,这对老人最多也就是他们的孩子?可是他们怎么会在这里生活呢?我想去问,没好意思。周围的墙上写满了牺牲的美军的士兵的名字,我跟小浦绕了一圈,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华人的名字,有点像当年第一次去纽约的elis island的时候看登陆的记录里面有没有华人一样。墙上所有的名字看起来就像“典型的”白人家孩子的名字,一圈走下来只有一个lee,一个ling,一个park可能是东亚人。这到不吃惊,谁也没法否认当年的美军有多白。也是在这时,我发现这些来的游客很多并不像我一样单单是来参观的,她们很多人都拿了花,像那个老人一样放到花瓶中。

公墓内像华盛顿一样的建筑群
LIVE IN FREEDOM


建筑群往里就是正儿八经的陵园了。这里跟阿灵顿公墓一样,标志性的一排排白色的十字架。不知道设计师是怎么做到的,十字架看起来很整齐,但是又不是象棋棋盘一样的横竖直线,而是有一些曲线,看过去让人审美很舒适。其实我刚刚开始以为这是一个无名烈士墓或者集体坟墓,结果仔细看发现每个十字架上都有一个名字,出生日期还有在军队里的番号,甚至有的不是十字架而是犹太人的大卫星。再抬头看这一眼望过去无边的十字架,突然有点肃然起敬。我能想象在战争中处理那么多尸体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情,脑中会想起512地震的时候汶川那让人诟病的因为防疫而草草埋葬了逝去的死难者的万人坑。

“美式公墓”标配的十字架


往陵园里面走,阳光开始在傍晚的角度柔和洒向整个公墓。我发现好像拿着花往陵园里面走的人一波又一波,而且这里很多的十字架前面都有鲜花,我真的无法抑制自己的好奇,这些来献花扫墓的都是谁?如果只是想像我一样纪念逝去的灵魂,为何他们都是去找到特定的墓碑把花放下。这里埋的是美国人,为何这么多荷兰人来给不是自己亲戚的人扫墓纪念?

犹太人的墓碑


我们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在石椅上休息,极好的天气美丽的景致还有人来人往的活力让这里很惬意。小浦拿出来了手机,开始看他的视频,我发现在我们的身后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士正在一个十字架前献花。她很耐心,把花瓶插在地上以后又几次三番的把花瓶里面的淡色玫瑰再加整理,整个场景好像在对着镜子整理自己的衣帽一样的用心。她脸上没有什么难过,发现我的注视以后与我互相致意,拿出来了手机给墓碑和献花拍了几张照片,好像自己在做一件特别高兴的事情。而这更加让我抑制不住的好奇,再她献完花走向我的时候,我立即开始了发问。

to you from failing hands we throw the torch be yours to hold it high


原来这里的墓碑是可以被“领养”(adopt)的,领养人会不定期的来扫墓。这位女士选择了一个叫做Gordon Greggor的墓碑,因为当时她有一个跟这位Gordon去世时一样大小(23岁)的孩子。她告诉我“我没办法想象她妈妈把自己那么年轻的孩子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然后再也没有见到他了!我只能想象她应该很难过吧。”这里看到的所有人都是来给自己“领养”的墓碑扫墓的,这里8000多个墓碑都被像这位女士一样的人收养了。公墓所在的小镇叫Margraten,人口不过几百,但现在小镇的市政厅里人们还在排队想要领养,很明显大部分的收养人来自更远的地方。

Honor is theirs who knew the path of honor


其实公墓里面的墓碑哪里需要人来收养和照顾。整个公墓是美国政府在当时直接买下来的地盘,今天依旧由美国政府管理,陵园里面简单但又充满设计感的十字架和白宫南草坪一样的草坪都是经过标准的设计和工业化的机械管理和维护,如此多的人来往和献花反而加重了维护的任务。不过我想这就是人与人的联结(people to people connection)或者中国喜欢用的“民心相通”的典型案例吧。在世界其他地方,朝鲜,柬埔寨和坦桑尼亚,我都会去看中国志愿军和援外专家的公墓。在那些跟这个美军公墓一样边远的地方,一般都是一个看似很有深意的纪念碑,里面看不到曾经的普通个体的影子,也没有跟今天那里社会的任何有机的联结。我作为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到来对这些中国公墓都会显得非常的突兀,它们存在的最大意义似乎是为了中国大使在固定的时候去悼念,以及给中国媒体发新闻的素材。

只要人们还记得他,他就没有完全死去


这位热情洋溢的女士开始跟我讲她在“收养”了这个墓碑以后也用心去发掘了这位叫做Gordon的士兵的故事,他死在美军去往德国易北河沿岸进军的一辆卡车上,当时他们中了炸弹,一死三伤。她告诉我当时丧生在这里的美军亲属都可以选择是运回美国埋葬还是埋在这里,大部分人选择了后者,因为他们想“让孩子们可以跟他们的朋友们在一起”,听到这里我真的感动到湿了眼眶。荷兰后来对公墓当年埋葬的情景进行了还原并制作成了纪录片,很多当年不为人知的故事在那时也被告知天下。比如当时也有德国人被错误的拉到了这里进行埋葬,在入土的时候牧师说:“你是个好人,只是进错了阵营”,那个镜头没有了战争的残忍,一切都显得很人性(humane)。

一位不知道身份的士兵充满诗意的墓志铭

她接着跟我说刚刚就是拍照给她的儿子看。儿子以前也陪她一起来扫墓,不过他现在住在德国今天也不是德国的公共假期过来不太方便。“不过他告诉我,妈妈你以后走了我会接着来收养这个墓碑的,就像到时候照顾你的墓碑一样的去照顾它”,这位女士非常自豪的跟我说,“我想只要人们还记得他,他就没有完全死去(As long as they are remembered they are not fully dead)。我们就跟Gordon的妈妈一样去照顾他”。她跟我讲的时候我一直抑制不住发自内心的感动,但听到这句眼泪就夺眶而出。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