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多少錢才能退休?

大峽隨筆life
·
·
IPFS
·
攝影師:Nina Uhlikova: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725255/

理財的專家常常問:「你一個月需要多少錢才夠用?」或是「你需要多少錢才能退休?

上面的問題能讓你想個老半天,還是無法有個確切數字,因為環境變化因素太多。

有些人乾脆懶得想,直接說一個大數字,反正一定夠用!

最近聽到一位老師的回答,我覺得很不錯。
「不管你需要多少錢?只要你的『被動收入』,高過你的需求即可。」

被動收入」就是你不上班、沒有薪水,還能每過月流進你帳戶的錢。
譬如說銀行利息、退休金及政府補助、收房租店租、股票股息、保險回饋金或各種投資收入等等。

如果被動收入不夠用,那只剩一個方法,就是「降低生活所需」。
大家雖然不願意降低生活品質,但也沒辦法,入不敷出就只能流落街頭了。(換句話說,流落街頭也是生活所需降到最低了吧?)

我們現在的上班族,最好就朝著這兩個標準去努力即可。

第一:增加被動收入。
第二:降低生活所需。

我們努力增加被動收入未雨綢繆的同時,當然可動用的錢比較少,這個時候我們就能順便訓練「降低生活所需」的能力,其實很多的快樂都不需要構築在金錢上,比起「增加被動收入」,「降低生活所需」能力並沒有比較容易,這都需要長時間的吸收知識、累積覺悟或轉變才能達成。

為何美國樂透中頭獎的人,90%後來都會變得反而比原來更窮困潦倒?
因為他們的金錢瞬間提升到頂,但他們沒有「調整生活所需的能力」,花錢能放不能收,總有一天會回到原點,還比原點更慘。

我們都汲汲營營的尋求更多的財富,這並沒有錯!但同時我們也必須累積「降低生活所需能力」,找到幸福的根本。

你若問我:「大峽,那我降低生活所需達流浪漢等級,那不是更加厲害,而且被動收入極少極少就能生活了!」

的確沒有錯啊!但這得必須是你希望的生活,如果你參透世間達到一定標準,當流浪漢靠乞討救濟維生也能感到幸福,當然就可以這麼做;可惜我們大多是凡人。

另一方面來看,非常多的富豪及有錢人到最後都反而過著「極簡生活」,因為他們知道錢財能帶來的幸福有限,內心的充實才是王道。

至於甚麼是幸福,簡單來說就是三項:

1.身體健康。
2.心靈富足。
3.財務健全。

這三項需相輔相成,齊頭並進,才能得到真幸福。
但這其中是心靈最重要,另外兩項就算部分缺乏,心靈方面也能補足;相反的,心靈方面出問題,另外兩項卻無法填補。

如何充實心靈是個大課題,「降低生活所需能力」只是其中一環節,說來話長,我們今天就先不談了。

※其實「降低生活所需能力」的「降低」兩字是指大多數一般人而言,對有錢人或富豪來說,叫做「控制生活所需能力」,「控制」兩字才是重點。

今天大峽與各位分享的,就是:
第一:增加被動收入。
第二:降低(控制)生活所需。

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這兩方面都還完全沒有起頭,或是概念模糊!也許,你該好好的思考一下了。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大峽隨筆life性格是波動狀態,分不清是外向還是內向;內心小劇場多到驚人,好聽點兒是思考型,難聽點兒是庸人自擾。所以愛寫東寫西。歡迎追蹤我的粉專短篇文字:https://www.facebook.com/lifeshen0938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心境靈修、命理命運哲學與心理
28 篇作品

最近比較煩,一個哲學思考IV

最近比較煩,一個哲學思考 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