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好文:走私品種貓,為什麼只能安樂死?

世界走走 seh seh
·
·
IPFS
·

午安,兩週過去,阿富汗局勢依舊在惡化,儘管多數人都不熟悉,但眼睜睜看著城市陷落、社會衰頹與生命逝去的哀傷,仍讓人們格外難平復。卻也更加提醒我們,任何地區、任何邊隅都一樣,在還能夠關注的時候,絕不停止關注。

【台灣】走私品種貓,為什麼只能安樂死?

臉書 - 走私貓檢疫的困難與安樂死之必要

8月20日,台灣查獲一艘載有154隻走私動物的船,全部都是高價品種貓,防檢局依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全數安樂死,不料引發民眾不捨情緒,大量民意痛批殘忍之下,總統蔡英文不得不在21日緊急發文,重申防檢必要並譴責走私者罔顧生命,也表示會檢討制度下的彈性空間。對於作為寵物的貓咪,人類難免有特別強的共情能力,然而來源不明的動物與外來種,極可能對一地生態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從此文可清楚知道,安樂死已是傷害和成本最小的「必須之惡」。

另外也推薦動物媒體窩窩:不能說的品種犬貓秘密外來入侵種移除物語兩則深度專題,帶我們看見保育一線人員心聲與寵物產業的晦澀秘密,理解走私貓一案不僅是民意與法規的衝突,也是因為生態保育與動物保護之間,始終拉扯著「人道」的定義。

(Kim Davies@Unsplash)

【中國】要三孩,先雙減

BBC中文網 - 中國教育:雙減新政落地滿月 教培行業經歷最寒冷的暑假

中國於8月20日正式通過人口計生法修正案,允許夫妻生養三胎的「三孩政策」正式獲得法律依據,距離開放二胎僅相隔6年。中國中央承諾從教育、扶養、住房等領域提供支持措施,為家庭減輕負擔。早在一個月前,當局已啟動「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任務,被稱為「雙減」的政策,正是針對規模上看1兆的教培行業(台灣稱補教業)。

華人思想本就重視考試升學,加上人口眾多與一胎化的背景,中國現代學生的競爭異常激烈,教培業原本看似是一種只增不減的「剛需」,卻在一聲令下被迫大量裁員,上千萬從業人口都將受到衝擊。這篇文章我們看到教培業者如何謀求轉型自救,但也不免疑惑,被強制「減去」的兒少精神負擔又會以何種形式反加到社會身上。

(AP)

【香港】散了的筵席 

端傳媒 - 區議員散席,辦事處斷捨離:如果人還在,所有東西都可以繼續下去

今年5月,香港立法會修例要求區議員宣誓擁護《基本法》並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隨著7月的宣誓日期逼近,港府又不斷放出風聲稱,未滿足要求的區議員不僅會被「DQ」(取消資格),還可能追討上百萬港元的在任薪金與津貼,因此已有多達250名民主派區議員自尋離職,佔總議席一半以上。

端傳媒走訪十多位辭職的議員辦事處,記錄下這裡上演的一場場撤離行動。撤退並不是靜寂無聲的——街坊請吃道別飯、人們上門哭泣互擁,言談間議員們對選民的責任感與不捨一再滿溢出來。離開位置不等於停止服務,他們各自打算下一步,唯一相同的是都將繼續與居民同在,與香港同在。

【Herstory】20年不變的傻白甜

天下雜誌 - 《千金私廚》芭莉絲 傻白甜其實都是裝的?

亮麗金髮加上全身粉紅服飾,希爾頓集團千金芭莉絲(Paris Hilton)又出現了,這次她在Netflix《千金私廚》繼續擔當「嬌慣千金」的角色,明明是下廚節目,卻說出種種不食人間煙火的台詞,吸引不少人著迷於這場娛樂效果極強的實境秀。但不少人可能有印象,芭莉絲曾在個人紀錄片《This is Paris》述說童年陰影,更強調自己「不是大家認識的她」,如今卻再度大方擁抱、鞏固傻白甜形象,觀眾也一如既往強力買單。令人不禁莞爾,是眾人永遠需要看見(並嘲弄)如此「典型」的富家女?還是芭莉絲對市場邏輯看得太透徹呢?

【社群熱議】人人想當乾爹乾媽

台北市立動物園的馬來貘「貘莉」近日誕下寶寶,園方發起了 #貘法少女待命名 的活動,邀請各界人士一起提名,並以Facebook的按讚數排名為準,前三名才能入選。結果活動吸引來了許多網紅與KOL熱情參與,包含以馬來貘為插畫主角的Chern’s、視網膜和范琪斐的美國時間等等,連台北市長柯文哲、公視台語台和台積電都來參一咖,高掛排行的有「視網貘」、「貘花豆」、「貘菇」⋯⋯看來新生的喜悅激發了無限創意,貘寶寶獲得眾多祝福。不妨也去看看,為你喜歡的名字點個讚吧。

【我的身體,我的關係】我有個不肯打疫苗的朋友

The Guardian - What I learned from an unlikely friendship with an anti-masker

兩針下去,就能大幅緩解染上COVID-19的致死疑慮,被疫情劇烈改變的世界中,多數人都渴望疫苗帶給我們的安全感。但美國卻有這麼一群人,將口罩與疫苗視為對自由的絕對否定,至今仍貫徹「打疫苗,毋寧死」。人類學家Anand Pandian 將自己與反疫苗朋友的對話交鋒寫下,試圖理解反疫苗群體的思想,最終意識到正反方的歧見可能已大到兩個星球般遙遠,但人類仍需共存共亡,在疫情、氣候變遷和不平等現象的急迫危機面前,消弭意見鴻溝的挑戰恐怕比我們想像得還大、。

【一個點子的誕生】「這個點子屬於AI」

地球圖輯隊 - 世界首例 南非認定AI系統「DABUS」為專利的「發明者」

AI(人工智慧)會不會成為能與人類匹敵的智慧?在科幻作品近乎陳腔濫調的題材,如今在南非法庭率先成真了:AI系統「DABUS」自行發明一種食物容器,而且被認證為專利發明者!雖然沒有任何國家支持這起判例,但無疑讓AI朝向「人格化」推進一大步。大部分人應該能同意,「人之所以為人」一大關鍵是擁有創造力和自我意識,這也是人腦最珍貴、最難以被機器取代的部分,DABUS一案關乎科技與法律的競速,卻也帶出更多哲學問題:如果AI能像人腦一般運作,它能擁有人類的權利嗎?

【好作品收藏箱】

The Mother as a Creator:汪曉青17年母子成長記

孩子總是簌一聲就長大了。許多父母還沈浸在童言童語和搖搖學步的畫面,一轉眼卻發現孩子已準備去世界闖蕩,自己卻來不及回首為人父母的感受。來自台北的藝術家汪曉青不甘於時光遺失,從懷孕為起點,17年來每年都與兒子拍下親子照,讓兩人的成長一起凝結在鏡頭之前,感動全球多國觀者。

「藝術家需要擁有自我,但一個媽媽是不能擁有太多自我的,這兩個角色極端衝突,所以想(用攝影)談論,我能不能有了孩子,還是可以持續我的創作、研究,持續我的未來。」


本文原刊於《世界走走》。《世界走走》是一家新起步的、希望做成具有性別意識的國際新聞電子報,冀以跳脫二元的嶄新視角,詮釋各地的迷人故事🌎

路遙遠,我們一起走👣

訂閱世界走走電子報

世界走走 Facebook

世界走走 Instagram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