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色经济圈
今天读到梁文道老师的新作,其中提到最近获得诸多讨论的“黄色经济圈”,他说:“出於政治取向,選擇某種消費模式,這一點我很明白。但是反過來破壞藍色商戶,在我看來就完全不能接受了。理由很簡單,如果有一個人發表任何我不同意的觀點,我該做的事情,難道不是該和他在言論的平臺上討論爭辯?我怎麼能夠因為他的政治立場和我不同,就跑去打砸他開的店鋪?如果黃絲可以容許這等「勇武」,那在道理上是否也能理解黃店被藍絲破壞?”
关于“装修”,梁文说的对,如果真的追求和认同自由主义式的“民主自由”,那么因为意见不同就破坏他人物业完全不能接受,香港目前“勇武派”动手打砸,“和理非”部分文宣洗地,部分装没看见,只能说明他们要么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民主自由,要么就是被恐共情绪遮蔽了眼睛,也显现出这场号称争取民主自由的运动下面隐藏的激进的本土右翼暗流。
但是,即使不是“装修”,以“罢买蓝店,帮衬黄店”为主轴的所谓“黄色经济圈”就是一个自由派可以接受并且宣讲推广的概念嘛?因意见不同而执行惩罚的理念是一样的,只不过从粗暴的物理打砸变成了细水长流的“反对我就要让你有经济损失”,如果政府做政府采购时不能因为某单位负责人与工作无关的政治意见而施行歧视,那么为什么个人、私人组织、反对派的政治团体就有这个权利呢?这难道不是同样不见容于“言论自由”吗?
当然我知道,这种因为政见不同就“抵制罢买”的逻辑在当今世界上非常普遍,内地的小粉红们以及一些(出于本心或者无奈)的公司团体也经常要搞私下的“经济制裁”,而西方的一些政治团体可能也会因为觉得他人发表了“政治不正确”的言论而声言抵制。这里面的情况可能千差万别,到底是谁、以什么身份、在何许场合、发表了什么言论,这些因素可能都会影响“抵制”的合理性。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我并不反对这种抵制,比如如果某个餐厅老板多次发表“支那人是劣等人”之类的种族仇恨言论,我大概也很难有胃口再去光顾他家的餐厅。
可是在黄色经济圈的问题上,这种私人“抵制”的逻辑和精神被可悲地放大化了,“蓝”“黄”是是涉及极为广泛的两大政治观念派别,两派中都涉及广泛地从温和到激进的政治光谱,而其中大量的言论应该是在言论自由的保护范围内,而不加区别地提倡“黄色经济圈”,其核心无非是企图用手中的经济权力惩罚异议、力挺我方,这又何尝不是在进一步撕裂社会和损害言论自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