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評析|打破慣例的《007生死交戰》還是007嗎?
中文名稱:《007生死交戰》
英文名稱:《No Time to Die》
上映時間:2021年
國家名稱:英國
類型:動作
導演:凱瑞福永(Cary Joji Fukunaga)
編劇:凱瑞福永(Cary Joji Fukunaga)/尼爾·普維斯/羅伯·韋德/菲比·沃勒-布里奇
演員: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 /雷米馬利克(Rami Malek) / 安娜德哈瑪絲(Ana de Armas)/ 蕾雅瑟杜(Léa Seydoux) / 雷夫范恩斯(Ralph Fiennes) /克里斯多夫沃茲(Christoph Waltz)/ 娜歐蜜哈瑞絲(Naomie Harris) /班維蕭(Ben Whishaw) / 傑佛瑞萊特(Jeffrey Wright) / 大衛丹席克(David Dencik) / 拉莎娜林區(Lashana Lynch)
前言
英國情報員007的故事,從虛構小說中誕生,卻在現實社會中成長。隨著社會意識的改變與革新,讓演員丹尼爾克雷格飾演的007系列突破以往格局,讓「情報員」的身分回到凡間,不再只是藉由科技打造的魅力型男角色,在一連串流暢的行動和驚險過後,抱得美人歸的制式結局。相反的,丹尼爾克雷格將007深層的內心陰影赤裸裸顯示在生活中,愛恨情仇都在「情報員」這個身分中被擴張詮釋與延伸解讀。這份「殺人執照」的背後,不同以往幸福快樂的完滿收尾,而是帶著悲劇色彩的故事訴說一段令人哀傷憐憫的情節。從《007生死交戰》之後,007將被賦予新的意義與價值,展現全然不同的敘事。
情節慣例:從科技化到人性化的改變
007系列電影,向來都是依循相似模式而進行敘事,其中最令人注目的焦點莫過於「科技」賦予「情報員」身分特別的隱喻現象,讓007像是走在時代前端的先鋒,成為時尚且先進的象徵。這一特色,在007系列電影中扮演著相當吃重的分量,甚至,有些觀眾就是為了看這些科技效果帶來的新鮮感而走進電影院中。體驗科技的「未來感」一直是007系列電影的第二主打,甚至007主角人物的魅力塑造與表現都必須仰賴於此做為發揮的管道。由此可見,007和科技始終脫不了連體關係。
說到科技,就不得不提到「Q」這個角色,所有的科技都來自於「Q」的發揮,可以說是讓007成為007的關鍵人物。不過,這份仰賴「Q」的作用在演員丹尼爾克雷格接手007角色之後慢慢淡化,漸漸從次核心地位退居陪襯角色,科技要素越來越無法成為關鍵時刻的利器,取而代之的是007主角人物的性格特色與人性化的演出。換句話說,007系列的情節慣例從2006年《007首部曲:皇家夜總會》開始產生變化,高科技裝備不再是觀看007的專屬視角,而是聚焦在007展開生活面對壓力與衝突之中的反應,讓執行任務成為敘事路徑,背後暗藏的是真正007內在世界的人性化表現——深邃的愛與恨,在救人與殺人之間,陷入瘋狂與克制的人性掙扎。
角色慣例:從夢幻偶像回到現實人物的轉變
因此,007不再是夢幻偶像包裝優雅與冷靜的完美集合體,而是緩緩朝向現實人物的血肉中成長,在悲歡離合中體會人生的意料之外。尤其《007首部曲:皇家夜總會》一路發展到《007生死交戰》,作為情報員身分的007比任何人都容易接觸到人性陰暗面的衝擊,因為生活在充滿惡意的犯罪場域裡,在殺戮與救贖之間,很難保持平衡關係的相處,因而造就手握「殺人執照」的龐大壓力,也是這一系列故事背後隱藏的話題與暗喻。
丹尼爾克雷格扮演的007不只是情報員的身分,更是「殺手」。在他的詮釋之下,007一改以往優雅且冷靜的態度,轉變為具有強烈性格特徵的暴力美學的代表。憤怒與復仇,可以說是此時此刻007發揮人性面最為尖銳的印象,隨時隨地都可見到滿腔怒火的臉色與不顧一切的行動,直到《007生死交戰》之時,才稍微回復了冷靜的面貌。如此的007,賦予情報員身分更為深廣的意義與價值,扭轉觀眾對於夢幻偶像的迷戀與認知,宣告真相時代的來臨需要更多的思考與角度觀看,才能真正明白一個經典角色的形塑,依賴的是現實而非想像。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手握「殺人執照」的真義,就是為了救贖!
看完《007生死交戰》之後,終於看到了盡情展現性格的007,在發洩憤怒與復仇之後,找回自我意識的冷靜,透過「親情」的連繫,讓007的人物角色添增一股溫暖的氣質。讓手握「殺人執照」的情報員身分,回歸詮釋「殺生為護生」(借用霹靂布袋戲佛劍分說的出場台詞作為說明)的真義。甚至是犧牲自我也在所不惜!這樣的精神,為此一系列的007畫下完美的結束,並且引領出下一代的007將發展出更多的可能與成長,令人期待。
結語
一開始,我還很不習慣打破慣例的007現象,認為如此的007演出令人大失所望,失去冷靜的人設,還能被稱作007嗎?經過此一系列的敘事,發覺這才是007的真實面貌,具備人性與個性的現實角色,走出想像的美好,更貼近與穿梭在一般人的生活之間,成為傳說。我想,007可能是任何人,任何人都能夠成為007,「007」已然成為某種價值意識的象徵符號代表,用「守護」的信念,永恆流傳。
2021.12.25(初稿,讀雨居)
2021.12.25(首發,方格子)
2021.12.25(分享,Mat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