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無奈別離時
阿姐在英倫,二哥在美利堅。而他們的媽媽在北京。老人家和大哥一家住在一起。
阿姐大約每兩年一次回京探母,二哥工作離不開,十多年都沒有回家看看的時間。 2019年他們的媽媽中風後生活也不能自理了。而大哥也年近七旬,在癌症手術後,精力漸漸不濟。孫輩是獨子忙得自顧不暇,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去照顧老人。這年冬季,兄妹仨商量好相約在來年春節在京團聚,好好陪陪媽媽,待到阿姐和二哥各回各家後,大哥就送媽媽去養老院。
2020年,COVID-19跟著新年的腳步從武漢向四面八方擴散,最終成為全球的世紀大瘟疫。從武漢的封城到全國各地的匪夷所思的"硬核"阻斷,再到世界各國的斷航閉關。洲際、國際、省際、市際、鄉際,以及樓與樓,單元與單元,甚至人與人之間,統統變成了大大小小的孤島!
阿姐和二哥的回家行程無奈地成為泡影。等疫情過去再相聚的願望,不斷破滅。 ”雙非“政策和綠碼之難求,成為不可逾越的鴻溝。 2020年,有人說,回不去的故鄉啊,讓親人們陰陽兩隔!不是生死陰陽兩隔,而是核酸檢測陰陽兩隔!對於海外遊子來說,故鄉是不可得的綠碼,你在這頭,親人在那頭。 “非必要,莫回來!" ...... 若有必要呢?即使你衝破了重重關隘,飛越了萬水千山,卻過不了最後一關,在集中隔離營的難熬時間中,你和親人咫尺天涯,喪失了生離死別的那一刻!想和親人在塵世中見最後一面,竟是難圓的夢。
疫情大考的優秀生驕傲地證明自己的優越性。可是你想過沒,你的優秀讓誰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疫苗的普及趕不上病毒變異的速度,而似鐵的重重雄關也沒擋住病毒的傳播。那病毒總是從境外偷渡進來。外面的人進不來,境外輸入作何解?那是冰凍海鮮裡、那是貨物中、那是紙箱上帶進來!哦,原來那病毒是七十二變的孫悟空啊,一切皆為載體!
2022年,在COVID入世的第三個年頭,邊境隔離政策延展到國內的基層。鄉愁是過年也回不去的家。即使你和故鄉親人核酸檢測都是陰,可是你的辦公樓、你的小區、甚至你的城市千萬人中曾有那麼幾例的核酸陽性,集中隔離營就阻斷了你的回家路。你寒冬臘月渡渭河,你單車獨行百公里,你八天八夜徒步走秦嶺,你還是躲不過被集中隔離的命運*。而在西安的封城中,非COVID病人的命,竟斷送在一紙核酸檢測陰性報告的時效上。疫情大考的優劣如何判斷?小百姓們只能各看各命了。
別人的故事終歸是耳邊風,自己若不幸才能體會別人的苦難。有位朋友在體制中過著優裕的生活,對朋友間議論負面新聞,斥之為"偏激“。他認為就該”舍小家顧大家“,在疫情中無論怎麼樣的個人犧牲都是理所應當的。他的看法很主流。在一個集體主義的社會裡,少數個體的死活如同顯示屏上的幾個壞點,無關宏旨,不會影響到五彩絢麗的畫面。只是,假設你自己不幸成為那個壞點如何呢?
阿姐想不通,北京的新冠陽性案例與英倫相比,簡直是不值得一提的零頭的零頭。她的媽媽因為心衰被送進醫院救治,病人入了院,家屬雖然有陰性證明卻不能進去陪護,除非你只進不出。大哥唯一一次進入醫院,還要感謝主治醫生給了半小時方便。醫生和家屬溝通了緊急救治和可以接受治療的程度之類。當時大哥表示,不要過度治療,希望醫生適度治療,減輕媽媽的痛苦。和醫生談畢,他去病房陪了媽媽一小會,醫生就催促他離開。因為允許進入醫院的半小時結束了。是啊,疫情政策下,也不能讓醫生為難。
沒想到這就是大哥在媽媽身邊的最後一次了。此後只能通過護工的手機傳送沒有溫度的視訊。在沒有一個親人在身邊的孤獨中,老人家離去了...... 阿姐哭著說,我希望媽媽在臨終時沒有知覺,我希望媽媽住進醫院後就不再清醒,那樣她才不會感受孤獨的痛苦!
老人家逝於1月20日。原定於22日火化。冬奧彩排的封路使後事推遲一天。阿姐和二哥無法到場,只有大哥一家去送別。大哥獨自看著他們的媽媽化為青煙。
瘟疫年代,最是無奈離別時。同在一個世界,擁抱的溫度尚存,下一刻就不知道還能否再見。回不去的故鄉,見不到的親人,命裡註定的孤獨。畢竟,每個人最終都將歸於孤獨。
從2020年1月至今,據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因COVID-19死亡的人數已達到5,698,618。而沒有呈現在統計數據上的、非COVID感染卻得不到救治的死亡人數有誰知道?恐怕地球的上空早已漂滿了冤魂孤鬼......
誰能在這個題目下,給我正能量?
*西安“狠人”:八天八夜翻越秦岭,骑车夜行百公里,都是什么存在_腾讯新闻 (qq.com)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