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人生】安全觀測系統
Photo by Matthew Hamilton on Unsplash
對於一般消費性房地產的消費者來說,安全觀測系統是完全不會接觸到的東西,它也是假設工程的一部份,完成之後就拆掉了,所以我們也不會看到,但是如果你家旁邊有工地正在施工,那就很重要了,究竟什麼是安全觀測系統呢?
安全觀測系統項目
安全觀測系統項目稱為系統,表示它不是單一項目的假設工程,而是一系列的監測裝置組成的系統,包含大地測量、鄰房測量、水位測量等等項目,工地鄰房的傾斜度、會不會下陷、有沒有危險,就看這些監測系統跟使用這些數據的人有沒有確實使用它。
1、鄰房傾度盤
在工程裡所謂的鄰房,就是在開挖工地旁邊的建築物,而所謂的傾度盤,就是測量傾斜角度的盤體,它的測量原理不是很重要,重點是當傾度的數據過大時,房屋就有結構受損的危險,容易出現裂縫,這就是所謂的鄰損。通常在發現鄰房傾斜角度慢慢變大時,就會採取打設微型樁或是檢討擋土支撐力道足部足夠或是地盤土壤有沒有被掏空的問題,畢竟新蓋的房子而多花大筆的賠償費,是每個老闆都不樂見的。
2、地面沉陷點
只要新建房屋的開挖深度很大,通常都要擔心路面掏空的問題,前陣子新聞才講高雄因為工地開挖的關係路面出現大坑洞(高雄路面大坑洞 初判建案惹禍已勒令停工),講的就是這樣的問題。這種狀況最常發生在下雨的時候,因為雨水的沖刷加上開挖的關係,土壤就會不斷地從邊壁流失,最後鄰道路側就會下陷,而地面沉陷點的觀測多多少少有預防作用,它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在柏油路面上釘上一根釘子,用水準儀去觀測這些點的高程就可以了,道理如此簡單,卻要多付錢給廠商,反正為了安全,多做一點總比沒有做來的好。
3、水位、水壓觀測井
地下水會影響土壤的強度,也會影響開挖面底部方便施工與否,通常水位太高都會用點井抽水,如果開挖深度是8米,我們可以藉由觀測報告看出現在的水位是在哪裡,然後抽到超過8米的位置,不過通常都會失敗,因為水位並不是很單純的水平線,是弧形的水力波降線,通常都得超抽,所以基地開挖之後底部有水還滿常見的,不能說正常,只能說是常見,如果硬要抽到底面乾燥,還得擔心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的問題,所以降水是很專門的工作,並不是隨我們高興地。
4、中間樁隆起點
這也跟鄰房沒有很直接的關係,不會裝在鄰房上,也不會裝在馬路上,而是在工地裡,一般民眾也比較不易理解。簡單來講,第二點地面沉陷是由於土從開挖邊壁的旁邊流走導致鄰房受損,而中間樁會隆起是因為土從開挖面的兩側往下流然後從開挖面正中間往上噴而導致土壤流失,一樣會造成地面下陷或鄰房傾斜的問題,總之,在都市開挖,工地負責人的壓力都頗大。
5、支撐應變計
支撐應變計就是在工地開挖後,水平向稱在擋土牆上的型鋼,型鋼是鋼鐵材料,因為材料單純的關係鋼鐵的應力應變相對彈性係數的關係很容易算出來,所以我們放支撐應變計在這些型鋼上面,藉此推論現在擋土牆向開挖面內側推了多少力量,力道過大擋土牆會坍塌,坍塌後土壤會掏空,土壤掏空鄰近建物當然也保不住。
結語
其實這五項安全觀測系統都是互相牽連的,開挖的破壞行為很多種,我們只是藉由多項觀測值去對同一件事情做確認,就是鄰近構造物的安全,而在觀測系統裡誰先誰後,這誰也說不準,有可能是水位過高導致側向土壓力過大,連動中間支撐受壓迫壞,最後導致土壤流失然後鄰近路面下陷及鄰房傾斜。又或是中間樁因為砂湧的關係鄰近土壤流失,導致鄰房傾斜及地層下陷都有可能,現場能做的,就是在哪項數值出現問題時,盡量去找原因及改善狀況,畢竟真的發生事情絕對是任何人都不願意看到的,然而,安全觀測系統真正發揮作用的次數不多,所以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很重視,只是等到真正出事,是誰也承擔不起的吧。
工程系列文章
-
- 買房相關
- 【房屋知識+】智慧建築標章跟買房自住者有什麼關係?
- 【房屋知識+】以建商的角度來說,客變有這樣的好處
- 【房屋知識+】住宅最重要的防水,也是有用心的建案
- 【房屋知識+】BIM跟買房自住的消費者有什麼關係?
- 【房屋知識+】建設公司有自己的營造廠有比較好嗎?
- 【房屋知識+】建案除了筏基還做基樁,安全大加分?
- 【房屋知識+】建築物綠建築標章跟買房自主的消費者有什麼關係?
- 【房屋知識+】小地區建商優於上市櫃建商的迷思
- 【房屋知識+】判斷格局好壞的基本判斷準則-建築篇
- 【房屋知識+】哪家建商比較好呢?
- 【房屋知識+】地磚跟牆壁的銜接處,踢腳板好還是矽利康好?
- 【房屋知識+】自住的房子,結構安全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 【工地人生】什麼是筏式基礎,基礎又有哪些種類?
- 【房屋知識+】買中古屋屋齡幾年比較好?中古屋有什麼問題?
- 買房相關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