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斯日记第一百四十九日:我们选择不了出生地,但可以选择自己的埋葬地
时值高考之时,这句话曾引起同窗无数的共鸣。
我们所在的山东,即使坐穿自习室考出的600+分也不如一个身处北京、上海的学生四五百分可以进入的高校排名靠前。
很多身处北京上海的朋友会说,北京上海的学生是素质教育,考卷不同,可难道其他身居河南山东河北、偏远地区的学生就不想要一个更轻松愉快的素质教育么,谁又喜欢每天浸泡在无尽的模拟试卷海洋中呢。
有幸也曾在北京工作过三个月,昔日的发小已经以一个北京户口沾沾自喜了,言语之中也能感受到无比的优越感,失望感无尽涌上心头。
好像一直以来,无论去到哪里,我一直都会自动的将自己代入在弱势群体中,去体会他们的伤感和不公。
我还记得多年前,在北京驱赶'低端人口'的政策出台时,我去问另一个工作在北京的好友作何感想,她的回答是,挺好的,净化了周边的环境。
而我却是悲从心起,今天可以驱赶没有学历的租房群体,他日是否可以驱赶大学学历,再过段时间是否又可以驱赶硕士学历。
我想不公平是一定会存在的,无论在何时何地,但我们每个人,应该要做的是去努力消除不公的存在,而非挤破头皮,努力站上天平上高高翘起的那一端,成为既得利益者。
也只有每个人都在为不公发声,无法消除的不公现象才有机会尽可能被消除,否则,我们终有一日会沦为不公的一方。
好像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好像我们山东的孩子都以能够进入天子脚下工作为荣,又尤其以能够端起皇粮的饭碗为骄傲。
其他的地方,我不太清楚,但我知道励志投资教育,想要孩子通过努力学习考上985、211大学改变家庭出身的想法仍大有人在,甚至也有无数的父母希望通过改变孩子的命运,寄机改变自己遗憾的人生。
我想这才是华人为何如此重视教育的最重要原因,即使来到了澳洲,华人群体依旧是最重视下一代教育的社区,当然,这种企图操控下一代命运下的悲剧也蛮多的。
在我看来这都是没能尽全力把控自己人生,转而寻求其他方式的错误做法。
由于做了很久的自媒体,又做了英语学校,接触了很多很多向往国外生活的父母,很多已经将希望寄托于子女。
在我看来,这也并不是一个最优解,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植根于子女身上,但子女的生活依旧是异于自身的其他人生课题,且不说殷切的期望下极易失控,可控能力,也不如寻求控制自己的人生来的容易。
其实希望改变子女的命运,在我看来依旧是缺乏了勇气去改变自己人生的一种表现形式,毕竟只是让子女好好学习去完成自己的梦想,比自己努力完成自己的梦想要困难的多,且后者是没有借口退路的付出,只有自己为自己的努力程度埋单。
一场疫情,我想已经打醒了无数的迷茫者,20年疫情初起之时,我已经在自己过往的文章判断出过去的每一年都会是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最好的岁月,现在的形势愈发肯定了我当初的判断,虽然不行命中,却也让我感到遗憾,因为来的太快太急,打乱了很多已经行动中人的计划,但其实如果真的被打乱,也说明我们的行动已经足够迟。
所以我们也无须为自己的不幸过多伤感,因为一切皆有因,我们也需要为自己的后知后觉付出代价。
但倘若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也一定还是有机会,至少比接下来的未知情况更有机会,也比预判十年后子女的情况更有胜算。
人这一辈子,确实改变不了自己出生的地点,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自己将来生活的地点、子女出生的地点,以及自己被埋丧的地点,这些才是我们真正有机会控制的。
(最近开始专注于视频方式的输出,更多在youtube上,摘选个别转发在视频号上,有兴趣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