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 | 正視台灣「總體歧視」的殘忍(上):當她們的子宮被放大檢視
作者:王穎芝 (原文發佈於2021年5月8日)
編按:本篇為《世界走走》4/29透過Clubhouse專訪紀錄片《阿紫》台裔導演吳郁瑩、台越二代劉千萍。
吳郁瑩來自嘉義,旅居美國從事紀錄片事業多年,為了拍攝《阿紫》花費兩年在雲林沿海農村「蹲點」。她說,曾在農村與周圍認識的人當中,目睹針對新住民家庭的荒謬成見,「對不熟悉的國家,人們的認知封閉扭曲,一開始就抱持不對等的心態去接觸新住民,肯定傷害婚姻和下一代。」婚姻破裂收場,坊間謠言「娶越南仔容易跑掉」,正是歧視直接或間接造成的後果。
但台灣人真這麼狠心傷害移民嗎?不一定。
吳郁瑩認為,殘忍有時源於不理解,沒有人先天知道什麼是「政治正確」,很多婆婆也是從相親與持家苦過來的女人,在她們的傳統世界裡,女人家聽話是天經地義。她並指出:「當事人的知識背景或生活環境,可能沒有管道去正確認知外籍配偶的母國,也不曉得歧視謠言毫無證據可言,公眾環境該怎麼協助這些當事人去得到正確的訊息,是我覺得要去思考的地方。」
也因此,吳郁瑩拍攝《阿紫》,讓觀眾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當事家庭的心境,她相信只要跟著鏡頭去觀察,觀眾會發現一個家庭的破裂與爭吵,沒有人是絕對做錯了,也只有任憑觀眾解讀之後,紀錄片帶出的各種相關話題討論,才會對議題產生實質上的影響。
獻給孩子,不帶批判眼光的紀錄
「媳婦跟牛一樣,怎麼教都是牛。」
「要不是因為有了你們,媽媽沒辦法再待下去。」
吳郁瑩指出:「《阿紫》裡面,我特別關注的還有小孩子的狀態。一邊是媽媽,一邊是奶奶,兩個都很疼愛小孩,但是孩子卻一直吸收到婆媳互相仇恨的訊息,這對成長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當事家庭已經看過這部拍攝他們生活的紀錄片。她說:「我從未抱著拯救的心態去拍攝。我只是相信,採訪與提問能讓他們有機會在忙碌生計之餘,去沉澱思考一些沒想過的事,這個過程到底對他們有多少實質幫助,我很難計算,但有沒有這個過程,對他們來說是不一樣的。」
「阿紫的小孩也看了,希望留給孩子關於跨國家庭磨合的客觀紀錄,以後長大,可以回過頭看父母是如何走過這些風風雨雨,也提醒他們,磨合的過程是非常複雜的,是與非不能像黑與白那樣劃分,」她說道。
走出歧視與家庭矛盾,才能發揮新二代優勢
「你是鴨仔蛋吃太多,所以才這麼野蠻?」
同理心溝通一直是人與彼此連結的關鍵,但得具備社會資源才能更懂怎麼溝通。面對家庭紛爭,新住民與其子女很多時候沒有話語權。作為過來人的劉千萍指出:「我外婆家曾被形容成愛錢,導致我以前對外婆的印象不是很好,直到長大有餘力獨立思考,我才能考慮到媽媽的身分還是娘家的女兒、姊妹,幫忙家裡的花用,可能是她在台灣唯一能向原生家庭表達孝順與關心的方式。」
她表示,旁人很多時候會以為,閒言閒語只是對孩子「陳述事實」,也很常說「你不要那麼經不起開玩笑」,可是對於新二代來說,任何一個玩笑都不好笑,「因為他講的是我爸爸媽媽,我不喜歡聽到家人被這樣殘酷的批評或揶揄。」
早在跨國婚姻盛行的時候,媒體與公家機關就該阻止謠言穿鑿附會、把外籍配偶妖魔化。劉千萍強調:「跨國婚姻由仲介促成又怎麼了?台灣人該關心跨國結合的重點,並不是他們怎麼認識的,而是他們該如何去經營家庭,在養育後代的方面,需要什麼社會資源協助。」
「就算新南向從2016年開始到現在,已經逐漸有成效,我們還是要持續去關心,新二代孩子所面對的矛盾衝突,並協助他們面對困境,調整心理狀態,」她強調,「對新二代子女來說,我們必須先去跟家裡的人和解,跟自己和解,讓家裡的人互相尊重,才有可能實現外人想像──平和地、非常有意識地去培養爸爸這邊的文化優勢、媽媽那邊的優勢。」
「基於地緣、海外華僑與產業發展政策使然,台灣過去與東協及南亞國家人才交流多為單向,較少進行雙向交流,未來將兼顧雙方需求,在『以人為本、雙向多元』的交流原則下,強化教育、產業人力的交流與合作,並結合新住民及其第二代的力量,提升台灣與東協及南亞各國雙邊人才資源的互補與合作。」
──新南向政策人才交流計畫
「你們」、「我們」、台灣人
台灣是一座移民之島,除了原住民族群外,現今多數人口都是400年來從中國與世界各地遷居而來的移民。「從媽媽這邊數過來,我是第二代,所以叫新住民第二代,但我爸家族在台灣已經是第八代,好像又可以叫我『舊八代』。」劉千萍相信,新住民與她們的孩子在排解積累多年的痛苦情緒後,仍能在生長的台灣找到一同生活的方式。
「跨國婚姻是現正進行式的遷移與落地生根,這個過程大部分台灣人的祖先可能都經歷過,所以我們並非距離你那麼遙遠,你自己的族譜或許就有不同族裔血統。」劉千萍說,在磨合與和解的過程當中,期望台灣社會能重新去認識「人」的本質,與其一味去擔心人口或資源分配問題,「我們應該先重新把不同國家、不同族群的人視為人,然後一起想辦法在這塊土地上共生。」
世界走走原創文章/報導目錄(生成中)
1. ...
(未完待續)
14. 正視台灣「總體歧視」的殘忍(下):在這座島成長的新二代、舊八代
15. 是誰住在露營車裡:以車為家的「游牧人生」在台灣可行嗎?
16. 藝術不再「打高空」:一座讓種植園勞工掙脫貧窮宿命的美術館
17. 戰雲密布的海峽、危機四伏的運河,從兩段歷史看台灣的命運
18. 摩登家庭:誰說婚姻一定要有「愛」?她們選擇和好友結婚去
21. 全國三級疫情警戒:恢復往常還有多久?模範國家給你開卷答案
22. 居家防疫是種「特權」:那些無法WFH、被迫WAH、沒有家的人們
23. 當無國界的病毒遇上有國界的疫苗──「疫苗民族主義」禍延台灣
24. 我與新冠病毒共處一年半的經驗談:旅日台灣人的緊急事態日常
26. 台灣成中國「疫苗外交」戰場
30. 緬北血翡翠:漫長軍事獨裁下,底層人民只有這個卑微願望
31. 你我打疫苗對抗傳染病,要感謝300年前一位拿兒女做試驗的勇敢女性
32. 疫情職涯考驗:30歲,他在越南替台商跑業務,她在美國當飛行教練
33. 拍A片伸張女權?瑞典導演艾莉卡・拉斯特的「女性主義A片」之路
35. 萬物皆可「訂」:疫情拉抬的訂閱經濟來襲,你也剁手手了嗎?
36. 毒品使用者可以「正常生活」?美國這位大學教授要你相信
38. 矽谷之祖,亦是矽谷之恥!諾貝爾天才的「失敗」人生啟示錄
41. 中共建黨百年:出生註定階級命運,「社會主義」真相是不平等
42. 疫情時差報告:走過沒有疫苗時的巴黎,與超佛系防疫的瑞典
43. 疫情時差報告:他見證5%人口感染仍樂觀的阿曼,她從杜拜「逃亡」到放下恐慌
45. 東京的第三場奧運夢
46. 跑道之上,誰是合乎標準的女人?
51. 想像一個沒有金牌的全紅嬋
52. 聖文森駐台大使柏安卓:我的結婚誓詞沒有「服從丈夫」這句話
54. 塔利班再臨:女性重返黑暗年代
本文原刊於《世界走走》。《世界走走》是一家新起步的、希望做成具有性別意識的國際新聞電子報,冀以跳脫二元的嶄新視角,詮釋各地的迷人故事🌎
路遙遠,我們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