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尼斯·瓦鲁法基斯:《资本主义毁了它自己,又及什么是数字封建主义》| 齐泽克对谈节选翻译

AccountlKiller
·
·
IPFS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hx0sq_gXK4
先补充一下这个讲座的背景材料

各位键委应该都知道齐泽克是谁,这里就不赘述了。扬尼斯是希腊前财政部长,只干了半年(2015年1月27日-2015年7月6日)。去当财政部长前,扬尼斯在V社担任“私人经济顾问”。坊间传闻,G胖对扬尼斯的研究非常感兴趣,让他参与了Steam市场的设计。扬尼斯和齐泽克的这次对谈,原版一共两个小时,内容几乎是无所不包。对谈结束后,扬尼斯自己剪了一个“切片”,就是我翻译的这个“节选段落”。


齐:人类究竟会面对怎样的未来?过去,我们俩经常针对这个话题展开讨论。我还记得你之前跟我聊过一个叫“世界秩序的新面相”的概念——好像是叫这个名字吧?其实我也记不清了。你在那个时候跟我说,“那个传统意义上的、由新自由主义主导的资本主义已经不存在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齐:我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了这件事了——时间可能是在2020年的春季或夏季,那一天,我们俩正好在通电话。巧的是,就在我们聊天的时候,英国公布了四月份的GDP数据——跌的一塌糊涂!但没过多久,伦敦的证券市场却逆势上扬。你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告诉我,资本主义的内部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和过去那个、我们都熟悉的由市场、利润和生产率等传统概念构成的资本主义相比,现在的世界已经变得完全不同...

扬:呵呵,因为它早就不是“资本主义”了。

齐:听着呢,就是这件事,你现在给我来展开讲讲。


扬:谢谢你提醒我,要把这整件事搞明白,我们还是得先回顾一下当时的数据。它发生在2020年的八月——不是今年八月,是去年的八月。那一天,在英国时间早上九点的时候,消息出来了。数据表明,英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四月份萎缩了21%。即便放眼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历史,这也是史无前例的头一遭。

扬:因为疫情的关系,其实大家都知道去年四月份的GDP不会好看。当时,市场的普遍观点是,GDP可能会下跌4%或8%或9%,但21%——这个数字绝对是在所有人的预料之外。没有人知道GDP竟然会跌的这么厉害,包括我自己也吃了一惊。但紧接着,就在40分钟之后,好戏上演了——伦敦的证券市场竟然上涨了3%。我认为,在经典资本主义世界的旧有秩序中,这件事不可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扬:GDP暴跌,证券市场却在上涨,这是为什么?在一种情况下,这件事有可能发生——市场本来预期GDP会跌10%,但它只跌了8%。跌还是跌了,但比预期情况跌的少。这种情况下,市场信心倍增,证券市场上涨。不过,这和八月份发生的事情完全不同——我们本来以为GDP会跌10%,结果它跌了20%,但即便如此,证券市场却还在上涨。这个反常的迹象告诉我,事情正在起变化,有些不同寻常的东西在背后捣鬼——我知道它是什么,我现在就告诉你。


扬: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通过接受各国央行的救济,原本已经奄奄一息的资本主义体系勉强保住一命。不过,但凡是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这种“央行直接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的事情,在过去从未发生——看看1929年的华尔街股灾你就知道了,那个时候可没有什么“大而不能倒”。在过去,如果一个银行该倒闭的话,那它就会倒闭。

扬:那么,在2008年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银行体系和股票市场花了12年的时间来适应这种全新的变化——现在,他们已经对央行的救济上瘾了。他们逐渐明白,一旦经济形势不好,央行就会大放水,而这些钱最后会流到他们的手上。

扬:现在,假设你是一个英国伦敦的股票经纪人。早上九点的时候,你听到了GDP暴跌的消息——-21%,我的上帝,全完了!这是你脑海中的第一个想法,接下来呢?你会这么想。就在我吓尿的同时,在英国央行上班的那群小朋友,他们肯定也吓尿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怎么做?肯定是去印钱,印更多的钱!和过去一样,这笔钱最终会流到股票市场,会推高股价,所以——现在,这个GDP下跌21%的时刻,其实是一个绝佳的买入机会!买!买!买!


扬:在这件事发生之后,一直有一些疯狂的念头在我的脑海中盘旋。(面向观众)当时我告诉齐泽克,我会在明年——在我的下一本新书中把我的想法公之于众。我的观点是,资本主义已经完成了它的自我进化,它已经演化成了一个全新的系统。

扬:之所以我会这么讲,是因为在我看来,所谓“资本主义”有两大必须的基本要素——第一,是利润驱动——就像发动机要烧汽油一样,资本主义需要利润刺激;其二,是发生在市场里的、对劳动力的剥削。在过去的封建主义时代,是根本就没有“市场剥削”这一回事的——假设你是一个封建领主,你手底下有很多给你种粮食的农民,他们种一些土豆、大麻、大豆或者什么别的经济作物。按照封建主义的原则,农民会把差不多60%的收入交给他们的领主以换取保护。在那个时候,现代意义上的“市场”并不存在,农民和封建领主的关系是纯粹的“征收”与“被征收”。

扬: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我想各位应该都很熟悉——农民被资本主义从土地中连根拔起,他们在进入了城市后变成了所谓的“自由劳动力”,接着又发展出了所谓的“工薪阶级”,再往后便有了最早的“劳动力市场”。无论是金融市场、土地市场、房地产市场,还是劳动力市场——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剥削。

扬:但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08年后,我们用央行直接印出来的“钞票”代替了原先的“利润”,作为如今这个“剥削系统”的新燃料。当今扩张速度最快的市场在哪里?是谷歌、亚马逊和脸书这样的“大平台”,它们成为了上述这种情况下的最大的受益者。央行放出来的水不断流入那些“大平台”,最终的结果是,在你登录脸书或亚马逊的那一刻,你就离开了我们熟悉的那个“旧式资本主义世界”。

齐泽克:为什么?解释一下。


扬:举例而言,我们假设你现在想在脸书上做生意,卖点什么小玩意之类的——为了卖东西,你得在脸书上打广告。既然要打广告,你就要给扎克伯格付钱。于是你掏出了信用卡,换了一个脸书上的广告页,然后别人就会在他的时间线上看到你投放的广告。我来提醒一下,这整件事是有多么的不同寻常——我们俩今天在这里开会,底下有那么多观众,如果有广告商找到我,要我给他们打广告,然后我接了。我能做的顶多就是向你、向观众们宣传一下他的产品,我的影响范围也只有这个会场那么大。但扎克伯格呢?他一个人,却拥有了整个数字空间。

扬:想象一个可能只会发生在科幻小说里面的场景——你来到了路易斯安那,你走在街上,然后发现街上的所有建筑物都属于一个人。而在这些建筑物——这些商店里卖的东西,都被那个人控制。那个人不仅能给商品定价,他甚至可以决定哪些东西可以交易、哪些不可以交易,哪些人可以参与交易、哪些人不可以参与交易。这个虚构的路易斯安那,就是现实中的谷歌和脸书——他们可以控制你的眼睛,你能看到什么,你看不到什么,全都由那个人写的算法说了算。如果他不想让你看到一些东西,那么在数字世界中,你就永远都看不到。

扬:这算什么?这根本就不是市场!一切都回去了,我们又回到了封建主义的时代——这一次是“数字封建主义”。现在的“大平台”拥有不亚于封建领主的特权,不仅如此,他们还赚了很多很多钱。至于剩下来的其他公司呢?他们永远都无法盈利。看看Uber,我们用它来做例子好了——Uber永远都无法盈利。要解释这件事,我们得引入“私募”这个概念。你知道“私人股权投资”是什么吗?举例来说,这伙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去收购其他公司。

扬:假设现在有一家私人医疗企业,他们有医生、护士什么之类的。除此之外,他们还建了一家医院。这个时候,私募入场,他们在买了这家公司的同时,也买了他们的医院。然后,他们把手头上的东西分成了两家公司——第一家公司拥有建筑物(医院)和固定资产,第二家公司可以提供服务,并且在名义上把服务卖给第一家公司。第一家公司因为拥有可以抵押的固定资产,所以他们能从银行得到巨额贷款。于是,这伙人就用银行的贷款给自己发工资、给股东分红,他们用这种方法把银行的钱转移到自己的口袋里。如此一来,两家公司都不会产生任何利润——第二家公司用赚来的绝大部分钱去还第一家公司的债务。没有利润,自然就不用交税。但不用过太长时间,关于“盈利能力”的问题都会暴露出来——这两家公司形成了一个从银行里抽钱的体系,这是一个空壳,它会破产、会死,但这个抽钱的过程让一些人盆满钵满。

扬:你知道在医疗领域大肆推广私有化的人都来自哪里吗?看看脸书在英国干的勾当吧,顺便一提,在公众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谷歌也在和他们做一样的事情(后面这段就不翻译了,大概就是说这个老哥组织了一个抵制医疗私有化的活动,希望大家踊跃参加)。

扬:平台不是市场,在市场萎缩的同时,平台却在疯狂扩张。与此同时,中央银行的钱、主权基金、国防预算,都在不断流向这些大平台——这么做的初衷可能是为了保护政府,但印钞机马力全开的后果却是养肥了大平台。我把这种事情叫做“数字封建主义”。


扬:我之所以会对这个问题如此感兴趣,不仅仅是想搞清楚这一切背后的运行机制——“数字封建主义”不是一个好玩的问题,我想搞明白的是,它对我们所有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会以怎样的方式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它对我们的政府来说意味着什么?现在, 让我以一个经济学家的视角回答我自己的问题——这意外着,我们所有曾经奏效的财政货币政策都会失效。当平台取代了市场的时候,整个经济系统的存亡都取决于央行放不放水。如果你明天当了欧洲中央银行的行长,那么很不幸的是,你就成为了全欧洲距离奴隶制最近的那个人——你没有权力,你没有威信,你无法做任何独立的决策。就算你想成为一个英雄——成为我们的“欧洲王子”,停止给平台大撒币——要么你做不到,要么你做了,你就有机会目睹整个欧洲在你的眼前分崩离析。现在你知道了,我们的欧洲中央银行根本就不是什么独立的机构——恰恰相反,它知道自己离不开那些大平台。与此同时,我们的政府也被大平台的利益所束缚,他们很少有可以自由活动的空间。至于那些和“财富再分配”有关的议题?当一切都被包裹在“数字封建主义”里时,当一切都被大平台掌控的时候,你能做的事情真的非常有限。

扬:既然说到这里,我感觉我可以接着这个话题多说几句。过去的资本主义是这样的,工人在工作的时候,他们当然属于是被剥削的工人阶级的一份子。但是在回到家后,剩下的时间就属于他们自己了。可是在今天,这样的“经典资本主义”已经不存在了,经典的“被剥削者”也越来越少,更多的人——我得说绝大部分人是在主动地为这些“数字封建领主”创造越来越多的“数字资本”。每一次,你拿着手机出门的时候,谷歌知道你在哪。于是,谷歌就通过它的谷歌地图把你的行踪变成了它的资本——请注意,你不是谷歌的股东,你拿不到谷歌的分红,但他们却能从你的身上获利。

扬:现在,既然疫情持续了那么久,大家应该都已经知道,我们的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是如何被搅成了一团浆糊。身为一个“数字封建主义”的受害者,你根本无法从工作中脱身——老板可以随时随地给你布置新的工作任务,压力如影随形;就算是在半夜的时候,老板也希望你随时都能刷新App,以接收他给你下达的最新命令。但有的时候,就算我们的老板没有在半夜的时候给我们发信息,我们自己也会去刷各种App。我将这种情况视作一种“自我奴役”。

扬:自由主义者曾经最最重视的一件事——个人主权,在今天已经消失了!看看现在的年轻人,你也知道,我也在大学里面给年轻人上过课。你知道我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什么吗?他们缺少独立性。我们的“自由民主体制”承诺过,每个人都有独立自主地自我发展的权力,但我在他们的身上却看不到任何独立性。有一些学生,他们去上一些很垃圾的课——他们也知道哪些课非常垃圾,但他们还是去修学分,只是为了让自己的简历丰富一点。

扬:我的某些学生,在推特和Ins上表现的特别活跃,似乎想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社交能力——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将自己视作一种商品。当然,他们也不傻,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接受面试的时候,面试官会去社交媒体上找他们的账号。然而,我将这种持续不断地打造自己“虚拟形象”的做法视作一种“自我奴役”——为了在某个未来的场合讨好雇主,我们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形象。这和奴隶制有什么区别?

扬:尽管自由主义者曾经如此珍视,但我们的私人空间在当下已经荡然无存了,这也是让我提出“数字封建主义”的一大诱因。当我谈论这件事的时候,你知道最糟糕的是什么吗?你知道谁最轻视我对未来的看法吗?是我们左壬自己!因为我们左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怀着一股摧毁资本主义的雄心壮志——但事实上的情况是,在我们摧毁资本主义前,资本主义已经把它自己给摧毁了。现在, 我们熟悉的那种资本主义已经被一些更加糟糕的东西取代了——不是被社会主义取代。没有一个左壬原意听我的,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

CC0 License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AccountlKillerWhat sphinx of cement and aluminum bashed open their skulls and ate up their brains and imagination?
  • Author
  • More

非美的美国

《福音书摘要》:第一章

《福音书摘要》: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