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來到Matters
前天晚上,因为过于苦闷,註冊了matters號,隨後在其上發了兩篇文章,沒想到挺受歡迎。這自然是一件令我喜悅的事。不過最令我開心的,是終於找到一個可以良性沟通交流的平臺了。
我本人素日裏閑著愛寫一些時事評論,開了一個個人微信公眾號。至今為止陸陸續續發表了五十多篇文章,不過因為沒有刻意去推廣和宣傳,平常也只是在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裏轉發,關註的人並不多。而且由於微信的審查嚴格得要死,大多數文章不到二千閱讀量就被封了。其它國內的平臺也大都嘗試過,不過效果並不理想,甚至還出現被永久封號的狀況。
在大陸的網絡平臺寫文章,不僅大概率會被封,更使寫手門擔驚受怕的是喝茶(被警察問候)的風險。因此,大陸存留下來的寫手們大都有一套獨特的行文風格,要麽是避免涉及政治,要麽是極其迎合主旋律。而為了避免敏感字審查,更有一篇文章出現大量“錯別字”之現象。不敢直論時事,或者無法直論,於是文章風格古怪、曲折之程度可謂前所未有。
總而言之,近些年來,大陸言論空間不斷被壓制,並有持續惡化之跡象。誠然,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但此種不斷妥協的應變之策,正在不斷塑造每一位處於大環境下個體的思維模式。寫手們在適應下創造出其獨特的表達和行文風格,讀者們亦在不斷接受這種獨特風格,而最危險的是,在不知覺的適應融合時,網絡時代成長起的新生網名將會忘記或者從未擁有正常的語言和邏輯思考,並會認為當下的一切都是正常的。可以說,大陸的語言不斷被制度同化和“強奸”,個體倘若不逃離這種環境,其命運恐怕難以避免被吞噬。
第一次接觸到matters是因為有朋友推薦陳純的文章,結果很意味也很驚喜,發現了這個如此優秀的中文交流社區。目前雖然對這個網站的運營模式仍不大了解,但收到了來自很多陌生人的鼓勵,這使我感到這是一個“與眾不同”、充滿溫暖的社區。希望往後能在此交到互相溫暖、交流知識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