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DuncanLau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2022世界盃的一些想法

DuncanLau
·
·
32隊參賽隊伍,話咁快只剩下八強,也就是只剩下八場賽事,便會曲終人散,這一屆有一些觀察,和想法,和大家分享。

那0.188公分(1.88mm)

在十六強產生之後,有人做了個小統計,歐洲(UEFA)球隊有8隊,南美洲(CONMEBOL)2隊,亞洲(AFC)3隊(包括澳洲),非洲(CFA)有2隊,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區(CONCACAF)1隊,被認為是比較平均分布的一次。其實和以前只有16隊的決賽週相比是差不多,例如在1974年,十六隊分別是歐洲9隊,南美4隊,非洲1隊,中北美等地區1隊,最後大洋州(OFC)1隊。(按:亞洲沒有代表是因為最終一席位要和大洋州的最後一隊互爭,最後澳洲勝出。如果是南韓勝出,則亞洲區有一席,大洋洲便沒有代表了。)*

大家比對一下,兩者真的相當接近。可能有人指出,當年亞洲和非洲的代表少得不公平,但那是歷史的軌跡。足球一直是歐洲和南美國家的天下,不少球會都有上百年歷史,而到了近百年後的今日,仍然只有歐洲和南美的國家隊曾奪過世界盃冠軍,亞非球隊的確進步不少,而且漸入佳景,因此在十六強的數字也反映出來,但要奪標,恐怕不是未來一兩屆的事。


一些新球例,科技日新月異,以嶄新科技來協助和支援,務求賽事更公平公正,本是無可厚非,但卻會出現矯枉過正,又會破壞球賽的節奏。看來翻看電視重播已是無可避免,而技術方面,在監察越位時是相當精準,有時只是一隻手指的分別,其實有點令人沮喪。而最大敗筆是不讓旁證先舉旗,要VAR室內球證確認準許,才通知旁證舉旗。因此大家看到旁證沒有示意,便以為球賽繼續,於是今年特別多詐糊。如此這般,旁證難有所發揮,難道只監察皮球有沒有出界?等等,原來現在的皮球內置晶片感應器,是否完全越界是由電腦判定,那旁證還可做甚麼?


超過一千次的傳球

這是數據時代,甚麼都有個數字,於是每場比賽之後,都有一批數字,以前一些簡單的,如射門次數,角球罰球次數,紅黃牌之類外,現在還有控球率,每個球員的跑動距離(多少公里),解圍次數等等。例如西班牙對摩洛哥時,創下全場傳球超過一千次的記錄,我才知道,原來傳球這個標準,一般來說五、六百次是平均之數,一千次其實有點不可思議。這樣的一堆數字,個人認為是讓一眾忽然球迷也能參與討論,在社交媒體上,真的見到大量以這種討論為多,總之容易過解釋怎樣才算越位(Off Side)。

而今屆的最大話題數字一定是0.188公分(1.88mm),差之毫釐,日本晉級,德國執包袱!


數字只能提供茶餘飯後的話題,如果一切正常地進展,如何可以這樣引人入勝?日本對西班牙的最後一場分組賽,控球率只有17.7%,(聽說還是世界盃紀錄最低)但最終是勝方,任憑你網羅各種數據,結果依然可以出人意表,或者那才是競賽的真諦,否則,數據都已展示一切,還比賽來幹嘛?


今屆在卡塔爾舉行的一個特色,特別地方細,球場集中,七個主要球場,有五個在地鐵網內,一程車可達,另外兩個也只是轉一次車。因此很多球迷感到方便,又據聞有狂熱球迷會趕赴兩場比賽,甚至嘗試三場,就是因為有可能。但那不正是重量不重質嗎?


*一頁歷史:南韓和澳洲的最後對壘,主客兩場合計2:2,當時未有作客入球條例,因此安排一場加賽定勝負,在中立地方舉行。當年在亞洲,能稱得上是中立的,極少數,最後安排在香港政府大球場舉行。因此,1974年西德世界盃最後一席位(大洋洲/亞洲),是在香港產生的,澳洲以一球小勝南韓。在1982年的西班牙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則有中國和新西蘭同分同得失球,亦要加賽定勝負,那一場比賽在星加玻舉行,新西蘭以2:1勝出,此後,中國要到2002年才正式第一次打進世界盃決賽週。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