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善宝橘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我永远不会把我的孩子送去学校

善宝橘
·

最近在读一本书:《I would never send my kids to school》。

这本书是 Supermemo 的创始人 Piotr Wozniak 所写,开宗明义,书名即表达了他的核心观点。

有鉴于并非所有人都了解 Supermemo,稍微提及几句:这是一款记忆软件,如今在语言学习领域流行的 Anki,其算法就继承自 Supermemo 开源的第二代算法。

这本书蛮有意思,Wozniak 自己在学校制度的管制下,一直念到了博士,但却拒绝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校。其对学校的怨念之深,可谓不言而喻了。

当然,身为生物学博士,Wozniak 对学校制度的批判也多来自认知和神经科学。在本书中,他提到了支撑他论点的核心因素:学习动力。

学习动力是人先天具有的属性,它更泛化的表达是对信息的欲求。如果用进化论的观点看,早期人类处于危险环境时,不得不努力搜集周遭信息。信息不足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而对信息的欲求便刻在了人类的基因中。

我们现在面对滔滔信息流而无法停止刷动的手指,某种程度上就是学习动力在作祟,但用错了地方的学习动力未尝是一件好事。

回归主题。书中称,学习动力有五个特点:

1. 与生俱来

2. 可以训练

3. 可以被抑制

4. 不是由压力所刺激的(甚至产生相反作用)

5. 可产生回报

前三点不须赘述,且说说最后两点。

第四点,不是由压力所刺激的(甚至产生相反作用),意思是,压力非但不能促进学习动力的提高,相反还可能会抑制它。而学习动力,意如其名,正是学习的关键要素。缺乏学习动力,无论学习任何知识,都只能事倍功半。

在 Wozniak 看来,学校就是最大的压力源。这种压力灌注到学生身上,使得他们的学习动力都被抑制住,学习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

第五点,可产生回报。意思是,学习动力会驱使学生对某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这种学习会让学生产生愉悦感,而愉悦感又会增加学习动力,促使学生更加投入对该方面知识的学习,这又再次产生愉悦感,愉悦感再次增加学习动力,如此生生不息,形成正向螺旋。

第五点的核心要义,即认为学习真正的报偿是学习带来的愉悦感,而非其他外来的激励。举凡在任一领域有所成就的专家,无不是因为知识本身带来的快乐。纳尔达、宫本茂,接归此类。

据此,我们可知,学习动力是学习知识的关键因素,而压力会抑制学习动力,学校又是压力最大的源泉,那么 Wozniak 不将自己的孩子送去学校,就顺理成章了。

然而学校的罪状还不止压力这一条。

上面我们谈学习动力,这是人的本能属性。然而学习动力不是对所有东西都感冒,只有满足条件的知识才能入学习动力的法眼:

1. 该知识在学生的价值序列中排位靠前;

2. 该知识具有可预期性;

3. 该知识具有惊喜性;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不同的喜好。懵懂的孩童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学习动力最强,尽管随着成长这种动力不断被家庭、学校、社会所扼杀,但由于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不同,好恶也不同。

在价值序列中靠前的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最高。而学校强行把这个范围框定在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中,并且强行拔高某一领域知识的序列。

学校列出的序列,跟学生所具有的序列,是冲突矛盾的,当学生被迫学习在他心中价值序列低的知识,他的学习动力就会降低,甚至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

然而光序列靠前也是不行的,如果知识本身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范畴,同样会降低学习动力。知识就如同一颗树一般,先有树干,再有树枝,再有枝丫,层层递进。如果直接从树干到枝丫,中间就有摔死的可能。

学校是统一化教学,知识的教授节奏是一致的,而不同学生的解码能力不同,这样,有的学生刚爬上树干,就要他去够枝丫上的果子,当然心有余而力不足。学生一旦产生挫败,学习动力也会下降。

当然,如果所学习的知识一直处于学生的理解范畴,那就毫无新鲜感。重复对大脑来说也是一种惩罚,同样会降低学习动力。而学校所教授的知识,其范围是有限的,一旦在某一时间段内达到目标,就会停止学习新知,反复重复。

这种重复,对于对该知识解码能力差的学生而言,是多重折磨。一方面他处于巨大的压力下,另一方面他无法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却又得不断重复,可谓难上加难。

对学生而言,好的知识,既是他自己感兴趣的,又要是他能够理解的,但又会不断有建立于旧知识上的新知识出现,这样他的学生动力会不断得到刺激而持续保持。

而学校,给学生带来压力、扭曲价值序列、忽视个体解码能力、反复重复以惩罚大脑。这四大罪状是对学校制度的有力控诉。

Wozniak 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最好途径是让学生自由学习。从一个人出生开始,他接触周围的环境和讯息。讯息意味着选择权,作为好的父母,其所能给孩子提供的最好帮助不是让他从小去上补习班、兴趣班,而是让他尽可能接触新的东西。每个人的先天禀赋是不同的,选择范围越广,孩子越有可能触碰到自己的禀赋所在。

及至孩子确立了自己的兴趣方向,好的家长和老师应该尽量帮助孩子获得其想要获得的讯息(和指导)。

自由学习是受学习动力驱动的,这使得每个人的选择都成为自主行为,他所能长成的样子也一定是与众不同的。学习不必受到学校的拘束,人完全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教育方式,家庭教育、慕课教育、对学习而言,这些都只是获取讯息的途径而已。 Wozniak 将之称为教育的自由市场。

虽然,书中痛斥了学校的弊端,但没有人能够否认,学校的初衷一定是好的,教育的初衷一定是好的。但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我们或许该反思这种制度所带来的良弊。

学校作为一种威权主义制度,它是否扼杀了学生的选择权?在统一制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太过趋同?而当学生结束学校生涯后,谁又来解决缺乏目标的问题?不在学习动力驱使下的学习,究竟是速成的良方还是畸形的怪物?

也许我们的心中都有了答案,也许我们只是缺少改变现实的力量和勇气。

最后,想要扯一点题外话。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巧在听一期关于算法的播客。于是突然想到,算法岂非和学校一样,都是一种控制?

当我们所接收的信息是被过滤过的,我们选择的范围就被框定了。这种形塑不单单是所谓信息的同温层,它是否会产生更深层次的影响?例如,如果我的讯息被框定在认知科学,那么我大概不会听算法的播客,又怎么会将算法和学校联系在一块呢?

而创造、创新本质上就是跨学科知识的联想与碰撞,当我们所接触的信息无比垂直集中时,我们是否失去了创造的能力?

也许这值得一想。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