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背后的你,是什么样的?
最近工作总卡在内容上,内容选题逻辑、选题角度拆解、选题表述吸引力……在接收的反馈里,有两个直指命门的书写弱点:书写不够用户视角、语言不够简洁有力。
今天看到,David Perell 的「50天写作课程」里提到:「Your voice won’t reveal itself until you drop the consultant-speak and listen to the whispers of your intuition.」(自己翻译是:直到你放下顾问姿态,倾听直觉的低语,「你」才会真实显现。)
想想这样「姿态」的出现,不止一两次了。
——
在自己写作的时候,除非情绪、思路已经积攒到了顶点,否则绝对写不出一篇稍微有些逻辑的文章。文章从不思考结构,只想任意妄为;不好好练习表达,不会对文字语序、重复语义进行调整。
在这样的写作状态下,却会出现某种「身份姿态」。它产生于对文章的无名期待折磨、当下变扭的情绪、自己不断膨胀的ego。好像敲下的每一个字,如若击不起任何水花,都不应当被记录。
长此以往,我没有办法坚持写作,能量都在「身份姿态」和「自我EGO」的斗争中消耗殆尽。
这是,书写角色背后的「自我审视」。在审视结果论中,「我」在不断缩小。
——
在工作书写的时候,我无法转变情绪,去理解书写的功能性;懒于精进自己,拿着「反正在内容上没有话语权」的心态去做事。
在最初书写选题方案的时候,被愤愤不平的情绪围绕:明明是内容中心的活儿,为什么要市场来去想;我都想完了,为什么他们不能好好优化下内容和标题;什么活儿都我来了,还得让他们来挑剔,凭什么……
当情绪掌控了头脑,理智就不复存在了。我不会去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个选题、选题表述的意图究竟是什么;更不会去考虑,这样的选题训练,其实正是我所需要精进的。
在脑海里胜出的,只有愤懑和趾高气昂。这样的书写角色下,我是写不出来「好东西」的。
——
总结一下,今天的感受。
摆脱角色和情绪,培养直觉,去听内心的低语。
去表达、去训练、去让「自己」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