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病?劇場演員老症頭
對劇場演員來說,尷尬,它最常在社交場合出沒。例如在認識新朋友之際,我們常會被問到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你做什麼工作?」對一般人來說,這問題實在沒那麼複雜,可以說我在金融業、設計業、媒體圈、旅遊產業都行;只不過,對劇場演員而言就帶著難度(我是指心理層面),被問到的瞬間,我甚至腦袋裡會高速浮現許多質疑。
「嗯,該說自己是演員嗎?」
「那他會不會接著問,哇!你最近有演哪個電視台的戲?」
「該不會又要叫我表演三秒鐘掉淚?或是喜怒哀樂這樣的老把戲……」
「如果說劇場演員,他能理解嗎?是不是要接著解釋更多?好累。」
真的好累!所以我經常腦袋先當機十秒,再擠出四兩撥千斤的回答打發。「我……在藝術領域……工作。」(此刻臉已僵住)
識相一點的人,會看到我眼神發直的模樣(還有前額不時抖動的青筋),他們會哈哈笑幾聲帶過(旋即暗自決定不要再跟這怪人聯絡)。不過,還是有很多人不死心打破沙鍋問到底(特別是長輩,我謝謝你),這時就換我用四兩撥千斤的方式,趕緊切換到下一題(逃跑也不可恥)。
除了工作難解釋,我也經常在「劇場工作者」和「演員」這兩個名詞中感受到自我定位的尷尬。一直不敢講自己是演員,一方面覺得,我和心目中的演員典範差太多了!另一方面,我也沒有什麼代表作可以拿出來舉證,所以用劇場工作者來定義,比較能跨越我心中那一個坎(不信就問問你身邊的劇場朋友,可能會獲得類似解答)。
真的,建立這個部落格,已經是我很大的突破了(不要再逼我)!對這生態有些認識的人,應該會知道劇場人大多數喜歡穿黑衣、搞神秘、躲在角落、不太願意社交、反社會(我自己加的),甚至下了台之後就會偏愛黯淡無光。
這其實跟我們一路上受到的教育有關。
還記得剛進學校,那時是一個清新小大一(走路會小跳步、眼神會閃閃發光),教授和老師就會嚴肅地望著我們,用不可違逆的語氣說,「同學們,你們來戲劇系不是要當明星的!」(望著鏡子我有自知之明,謝謝提醒)再來,我們師長多半都是個性怪奇又很低調的藝術家,為我們帶來的影響就是:不喜歡(也懼怕)在舞台表演之外,坦露更多自己。就這樣,一路活到了社群媒體時代,連帶也讓我對社群感到興趣缺缺。
如今,已步入中年大叔年紀的我,在職涯上來個大轉換(或是重入火坑),工作團隊希望我們可以建立專屬平台,不單單只是介紹自己和觀眾產生連結,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經營品牌,或許哪一天可以當網紅(我常開玩笑說,我會先開Onlyfans啦,而且要每日更新)。
於是在2023年的5月,大叔創立了部落格、FB,這對活了四十多歲的我來說,真的跨越了一個很高的心底障礙(泛淚)。再仔細推敲琢磨,能有一個平台跟觀眾分享心情,或許還能夠得到回應,也是一件不錯的事啊。
很久以前,網路上不就一直鼓吹大家要跨出舒適圈?而且老話一句: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所以大叔在這裡也想說,想做什麼就去做吧。也許腦袋會出現很多質疑,又或者心底有許多關卡,不過倘若不踏出第一步,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原來可以有這樣的能力,更何況,四十歲的大叔都可以,和我年紀相近,或是更年輕的你又何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