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051《史記》卷三〈殷本紀〉13
中宗崩,子帝中丁立。帝中丁遷于隞。河亶甲居相。祖乙遷于邢。帝中丁崩,弟外壬立,是為帝外壬。仲丁書闕不具。帝外壬崩,弟河亶甲立,是為帝河亶甲。河亶甲時,殷復衰。
河亶甲崩,子帝祖乙立。帝祖乙立,殷復興。巫賢任職。
祖乙崩,子帝祖辛立。帝祖辛崩,弟沃甲立,是為帝沃甲。帝沃甲崩,立沃甲兄祖辛之子祖丁,是為帝祖丁。帝祖丁崩,立弟沃甲之子南庚,是為帝南庚。帝南庚崩,立帝祖丁之子陽甲,是為帝陽甲。帝陽甲之時,殷衰。
自中丁以來,廢適而更立諸弟子,弟子或爭相代立,比九世亂,於是諸侯莫朝。
今天打算一口氣看四段史料,因為這幾段史料是個完整的段落,述說著三件重要的事情:
其一,司馬遷提到商王朝的政治中心的三次搬遷,從原本的首都─亳,中丁的時候遷到「隞(ㄠˊ)」,河亶(ㄉㄢˇ)甲的時候再遷到「相」,祖乙的時候遷到「邢」(帝中丁遷于隞。河亶甲居相。祖乙遷于邢)。為何會接二連三的搬遷國都?司馬遷並沒有說明,但以我對商王朝中心所在的位置,也就是今日的河南一帶的認識,那個地處黃河下游的地區,應該常經歷黃河改道或氾濫吧?!這或許是當時不斷搬遷國都的原因。
其二,司馬遷首次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了一份連他都沒看到的資料─《仲丁》(仲丁書闕不具),或許這份文獻可以解釋為何商王朝的政治中心會搬遷。但也可以間接證明,之前司馬遷提到的許多篇章,應該都是他親眼看過的,只可惜大多亡佚,所以我們也就沒有機會看到了。
其三,司馬遷又一口氣帶過了中宗太戊之後的九位國君,從中丁→(弟)外壬→(弟)河亶甲→(子)祖乙→(子)祖辛→(弟)沃甲→(姪兒)祖丁→(堂弟)南庚→(姪兒)陽甲。這九位國君中,除了第四位祖乙的時代較為興盛外,其餘似乎都越來越衰弱。為何會出現這種王朝中衰的狀況呢?司馬遷為我們提出了他自己的解釋:因為商王朝在這個時期廢掉了嫡長子繼承制度,而改用了「兄終弟及」的關係(廢適而更立諸弟子)。
「兄終弟及」這個繼承制度的最大缺點在於,如果親兄弟這一代的人都傳完的話,那麼接下來要傳哪個兄弟的兒子來當下一任國君呢?如果回到大哥的兒子,那麼小弟的兒子應該會心生不滿吧?所以,司馬遷才會認為,因為兄弟們都在爭奪王位下,造成這九代的亂象(弟子或爭相代立,比九世亂)。也由於中央的爭權奪利,而導致各地諸侯也就不再來中央朝貢(於是諸侯莫朝)。
透過這四段史料,可以發現商王朝在這九代較為衰弱的國君時期,又是遷都,又是爭奪王位,因而導致諸侯不願意來朝貢。每每讀到類似的資料時,心中總想著一件事情:到底是因為王朝衰弱而導致內憂外患?還是因為內憂外患而導致衰弱?其實,我想很多時候都是因為王朝陷入了衰弱的循環吧!因為爭權而導致衰弱,因為衰弱而想更換首都的位置,因為更換首都的位置而更加衰弱,因為更加衰弱而遭到奪權,如此循環著。簡言之,用錯了繼承制度的商王朝,陷入了這個衰弱循環中,難以跳脫。之後要如何跳脫,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幾段史料給我的收穫。